Zoom被封之后,其用户都在寻找替代产品,在这个背景下国内用户也有机会看清一些视频会议选型的“坑”。Zoom是一家为视频会议提供技术的供应商,只针对视频会议一个场景,产品页面简洁,便捷入会,主打实用便捷的产品定位,简单来说,Zoom就是用来进行视频会议的一个工具。
我们来看一个视频会议采购的实际案例,一般企业在采购时主要考虑这几个因素:
- 可靠,稳定视频沟通
- 便捷,能够“一键入会”
- 标准化用户体验
目前来看,市场上主流视频会议供应商在企业的部署初期都可以满足这些需求。但是当其试图整合当前会议室基础设施时,面临另外一个情况。Zoom并不生产屏幕、手机或其他基础设施。相反,它依赖于第三方合作伙伴。理论上讲,这应该是很好的,但在实用性上,其产品和服务的支持和实施成为企业头痛的一个问题,因为这时候企业需要购买不同的视听设备、电视、NUC电脑以及其他设备。
为这些会议室提供服务支持也很有挑战性,因为没有制造商愿意承担会议室设备的服务责任。相反,一旦出现问题和故障,企业IT部门必须确定问题所在,然后联系该技术的特定供应商。所以,对于企业来讲后期使用处理起来非常麻烦。
对比来看另外一个着名视频会议系统Webex在国内的推广策略: 通过科天云合法合规运营,提供视频会议完整解决方案。提供产品支持的同时将完整解决方案的服务和运营交给本土力量,更切合实际也更有利于客户长期价值的实现。

正如图中左面所示,Zoom需要多厂商、多种硬件与软件的集成服务。右侧则是科天云提供的解决方案。屏+端+云一站式服务模式,整套软硬件、技术与服务均来自于同一厂商,无论部署在本地还是云台均可支持,收费方式也更灵活。
当下,视频会议在向更广的领域扩展,比如远程教育、远程医疗、全球创新资源高效协作等。中国移动在近期的 5G 应用宣传场景中,就包括了超高清视频会议、5G 远程教学、5G 远程医疗等 8 个场景。目前已经可以看到整体协作解决方案在双师课堂、在线教育领域的广泛使用。云会管、智能高清触屏、打通软硬件统一入口,AI、大数据等产品和服务也应用在整体协作解决方案中创造价值。对企业来讲,把握趋势,进行数字化的转型是一场长跑,不能只注重眼前的利益得失,而应该有长远的战略眼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