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专家观点 >

企业移动市场之辨

2015-04-14 10:22:33   作者:   来源:CTI论坛   评论:0  点击:


  有人说企业移动市场不温不火多年,已经到了该爆发的时刻;有人说企业移动市场要真正被激活还有几个关键问题没有解决;而无论如何,智能终端的迅速发展、移动互联网的快速普及、云、大数据、物联网等新技术的日趋成熟,这些现实因素无一不在挑动着企业移动市场的神经。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移动终端的普及应用,企业级移动应用市场已经激活。一方面,IT厂商们纷纷布局移动市场,想要抓住企业信息化的又一浪潮,但这一过程的进展如何?遇到了哪些问题?另一方面,作为最终用户的企业信息化负责人,该如何利用这一利器发展企业信息化,提升企业竞争力等,这些问题都值得深入讨论。

  驶向何方

  企业的移动应用近几年被广泛提及和关注,大连口岸物流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杨惠云认为主要是源于企业的很多应用都受个人消费趋势的影响。从餐饮预约、购物、支付、娱乐、学习,越来越多的基于消费者的应用,都已经迅速转向移动端,随处可见。这种渗透,在使消费者的习惯发生转变的过程,也带动了企业级移动应用的迅猛增长。

  的确,“IT消费化”也是近些年业内普遍认同的一种看法,特别是业内的一些标志性“联姻”。例如2014年7月,苹果与 IBM 达成排他性合作协议,共同打造一样新品类商业应用,建立全新的企业级移动体验。在 2015 年巴塞罗那的 MWC 上,苹果和 IBM 联手推出了他们基于 iPhone 与 iPad 的企业级应用。这次发布的应用共有三款,分别是:Advisor Alerts,为财务顾问所打造,直观地展现用户的不同资产的实时数据,并将不同方向资产打通放入同一个帐号,方便管理。此外,还加入了CRM 系统中的内容。Dynamic Buy,是为零售商所打造的,可以直观显示商品的购买动态,并且提供数据分析,哪些产品最热销,哪些产品无人问津,当然还有实际收入和利润。Passenger Care,为航空公司所打造的,包括了乘机、飞机时间表,以及机场信息,此外这款应用还可以帮助机场工作人员帮助误机的旅客重新规划旅行路线等等。

  在安卓系统阵营,2014 年 Google 便整合其 Apps for Work、云端硬盘、搜索、地图及 Chrome 等解决方案,取名为“Google for Work”平台。而 Google 又将企业应用拓向移动市场,宣布推出“Android for Work”。此外,Google 也为企业端用户推出名为“Google Play for Work”的企业版 Google Play 商店,并与 SAP、三星、Sony、Adobe 等公司合作,让企业端不再需要在原商店的茫茫大海中打捞应用程序。

  对此,中集青岛冷藏产业基地CIO耿峰分析道:企业IT的移动化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智能终端的飞速发展与普及;3G、4G通讯技术的普及都为移动化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很多企业都在逐步实现自己的WIFI覆盖;管理者本身有及时掌握运营状况的需求,这也要求一线的基础数据及时采集提报,这些都是移动化可以轻松实现的。所以企业信息化的移动趋势会有一个爆发式的增长。

  而关于企业如何将移动化贯彻在IT建设中,杨惠云认为通常包括三个层面:一是基于企业内部管理需求,内部管理的移动应用使业务处理者、管理者随时随地处理业务、监控业务;二是响应外部客户需求,以移动端的应用直接面向客户,完成业务委托、业务交易、业务跟踪、呼叫服务等;三是完成相应的生态建设。“移动应用本质是由于技术发展从而满足业务需求的一种形式而已,有很多时候,一些企业决策者会认为什么都需要移动化,或者为了移动而移动。但究其实质,一切为了满足业务需要这一基本原则才是关键的,不能改变的要旨。更为重要的是要看清,企业的移动应用大都与企业现有的系统有直接的关联,移动应用的部署与企业对移动应用的阶段性划分有关。”她强调到。

  易订货创始人冯颉从另一个侧面解读了移动化对于企业级IT的影响,他认为,移动在整个企业级IT市场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引爆点,甚至对云的发展也是一个大的促进。从大的环境看,软件业在云计算、互联网的冲击之下,逐渐出现了SaaS的模式,人们通过互联网,在WEB上使用云服务。而近些年以苹果手机为代表的智能移动终端、微信等移动应用带动移动化的浪潮,使得客户越来越愿意去选择“云+移动端”的方式来使用IT服务,同时,享用便捷的操作和良好的客户体验。“所以我认为在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下,企业级移动这个市场已经借势起来了”。

  然而,北京慧点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移动应用事业部总经理韩国权从自身多年对企业级业务的观察出发,表达了一些现实的担忧:移动这个趋势是肯定的,方向也肯定没问题,而且三、四年前大家都在积极的做这方面的布局,但是实际的情况一直处于不温不火的状态,一些真正地深入到关键业务领域的这种移动化的应用其实还不是特别的多。现在企业级IT的移动化还是比较浅层次的,并不触及到这个企业的核心业务。那些真正和业务一线绑在一起的应用系统,才是信息化最有生命力的那个部分。“目前只有一些跟移动化场景结合特别紧密的行业领域,才会体现移动化在业务中所起的支撑作用,只有到这种程度的时候,移动化才能成为企业生产经营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是核心工具。” 韩国权说道。

  那么,企业级移动市场的走向又是怎样的呢?是会融入到企业信息化中,成为企业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甚至会替代过去的IT部署呢?还是只会停留在工具化的企业外围IT使用水平呢?

  新旧之争

  针对韩国权所谈论的现实问题,冯颉表示,这是不可否认的,中国的很多企业还没有把一些关键的企业应用移动化,这是一个节奏的问题。但普遍的情况是:很多传统IT厂商已有的软件或企业应用本身就很复杂,那么他们在向移动应用市场布局的时候,往往只是做一个局部的展现,所以与其说关键应用在移动的市场不温不火,还不如理解为大多数IT厂商的管理架构和思维难以去适应和控制在移动方面的布局。

  但针对韩国权提出的此类问题,北京汇金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副总裁王舜林也同样认为这是大多数企业面临的很现实问题。目前还没有哪个公司愿意把他的财务软件取消,转到云或者做移动化,因为现在几乎所有的公司都有一套财务软件,财务数据的关键性自然不言而喻。

  其实很多关键业务没有移动化或者放在云端的原因主要有几个方面:首先是不安全、不可信,这是对于用户心理上的障碍,特别强大的技术真正保障用户数据的安全性;第二,从立法方面看,我国也没有相应的法律、法规做规范,特别是涉及到数据所有权的问题。作为运营商在这当中承担什么样的义务和责任,这个方面也没有相应的法律法规。第三,很多的运营商搭建平台是带着享有这些数据达到更大的价值的目的,所以这种情况下用户会非常谨慎的,涉及到核心业务,涉及到用户自身的比较关键性的信息,确确实实是会更慎重一些的。

  总结来看,技术的发展加上创新的商业模式,使得移动和云的结合成为是一个很好的发展趋势,但是用户在真正享用这样一些服务的时候还是会有顾虑,因此核心的东西可能暂时不会往这方面发展,步子也不会迈的太大。

  针对这种观点,冯颉却有自己的理解,他认为,目前看,在中国软件市场上就有旧时代和新时代的两个阵营,旧时代里有以本地安装为主的PC版本的软件厂商,新型的有基于云的一些公司,特别是垂直领域下的细分行业,特别是移动互联和云的逐渐市场普及,这类企业处在一个快速成长期,但是还没有到一个能够占据主流市场发展阶段,但不容忽视的是,在高速成长期的细分领域,已经占领了碎片化市场上的一个主流位置,一些更加关键或者大的企业应用没有放在云上或者没有占据更大份额的市场,是因为客户强烈的认同度还不够,所以这是一个逐步开花的过程。

  布局之惑

  这里面就引发了一个问题,企业级移动市场如此火热,那么究竟是传统的软件企业有竞争优势,还是新型的纯互联网公司更胜一筹呢?

  过去在旧的市场都是客户提出需求,然后厂商提出方案做满足,但是在新兴市场中,往往是厂商自己去洞察,小的力量经历三五年之后就会变得很大,所以一定要引领三五年之后的市场和需求。“我认为传统的公司受限于思路上,客户体验我们做的很好,互联网公司做的就是比传统公司要好,一方面体现在更贴近用户的在产品体验上,一方把握浪潮,移动互联网和云计算,第二是我们很关注客户体验。”冯颉说道。

  甲骨文公司产品管理移动战略副总裁Suhas Uliyar表示:“甲骨文始终相信移动的力量会帮助企业转型,我们呼吁所有企业在未来拥抱移动化。甲骨文想要传递的信息很清晰:企业需要以简单和低成本的方式来部署端到端的移动平台。通过对用户友好的移动应用,企业可以获取快速和高效的集成业务数据,从而帮助团队随时随地进行更高效的协作。此外,通过集装箱式的技术,员工能够在任何设备(包括个人手机)上以安全的方式访问敏感的业务数据。无论企业接受与否,移动办公都将成为必然趋势。所以企业现在要做的只有两件事:接受变革,从中获益;抑或逆势而行,被市场淘汰。

  IBM近期宣布与Twitter合作,并推出业界第一款基于Twitter数据的云数据分析服务,该项服务可以帮助企业业务人员和开发人员通过Twitter数据,获取用于商业行为的洞察。据悉,第一批使用该服务的客户项目超过百个——IBM和Twitter的这次合作正在帮助客户将社交数据运用到业务决策之中。据悉,目前,专家们通过第一批上线的上百个项目,获取了以下三类社交洞察:

  洞察一:地理造成的地区差异显著:在传统依赖于订阅用户的电信公司和媒体公司之中,绝大多数正在为用户的高流失率头疼不已。为此,这类公司正在试图开发复杂的分析模型来了解和预测客户的流失。但在特定地理区域内,天气或节点性事件的影响通常难以琢磨。对此,IBM把Twitter数据和雨雪大风等会引发服务中断的事件信息结合,发掘天气变化、用户在Twitter上的抱怨与客户流失之间的关系。结合当地Twitter数据与气象数据进行分析,IBM极大地改进了客户流失模型。

  洞察二:内部员工流动直接影响对外销售:IBM的分析模型显示,在注重个人口味喜好的餐饮服务业,客人非常看重和服务生之间建立的关系,并常常喜欢在Twitter的平台上表达这些感受和看法。一旦因为员工离职导致关系中断,客人就会在Twitter上抱怨,并表示可能会重新考虑是否要继续来此就餐。IBM在Twitter上调取了不同类型的商店和餐馆关于忠诚度的信息,比对这些商店和餐馆的财务营业数据,发现顾客对员工流动的不满不仅会对销量产生负面影响,高价值的忠实客户对此尤其敏感。一项超过600万人参与的商户忠诚度调查显示,这些高价值的忠实用户是几乎每天都光临的常客,虽然仅占总体人数的3.3%,为商户贡献的利润却是最多的。

  洞察三:社交洞察影响流行趋势:制造业厂商通常希望知道在何时应该生产什么样的商品,但不断变化的零售趋势和消费习惯让他们难以随需应变。IBM发现,对于服装行业为代表的制造厂商来说,Twitter是一个具有非常有效的价值需求指标。借助IBM研究院所提供的心理语言学分析工具,制造商可以从那些具有影响力的时尚博主所发布的Twitter信息中,非常全面地获取消费者心态、认知及社交等各种因素。把这些因素与销售和市场份额信息等运营数据相结合,这不但可以帮助制造商改进营销策略,同时能为未来产品的开发提供参。

  而早在2012年,SAP就完成对企业移动应用程序平台开发商Syclo的收购。Syclo是一家帮助企业在移动设备上建立和部署安全应用的公司。除此以外,Syclo还帮助服务及专业领域的企业拓展其应用至移动平台。该公司产品支持对IBM、甲骨文、TRIRIGA以及SAP的数据进行整合。

  类似如IBM、甲骨文、SAP这样的IT巨头通常在移动方面的布局是采用收购或者与业内企业合作,优势是一方面不影响主线业务的进展,另一方面也补足了自身所缺乏的“互联网基因”,这也是快速占领市场的最直接有效地手段,然而这样的方法是否受用呢?

  “想要在传统的组织架构和营运模式中通过移动和云的创新非常难得,所以这些企业采取外部收购或强联合的方式,迅速布局或者进行市场占位,获取新业务,此类公司的竞争力是肌肉发达,但大脑不够纯粹,也就是思想还不够灵活,从现实情况看,在移动互联网方面表现优异的公司无疑不是从创新的小公司发展而来的,还没有一家半创新半传统的公司做的非常好的。不能说完全达不到,但是目前没有看见。”冯颉如是说道。

  冯颉给出的判定也是基于他多年来的实战经验,从在传统的管理软件公司就职到创立纯互联网公司,他体会着不同阵营里人们对企业级移动市场的看法。而就目前看,很多国内的传统企业自行布局也会面临诸多问题,比如传统管理软件厂商更多的把关键或重量级的应用放在PC端(本地部署),然后挑出一两个边缘的应用放在移动端或云端部署,只是对产品做了修修补补而没有太多颠覆性的改变。但对于云计算的互联网公司来说,移动化的产品可以说是他们核心战略思路。

  不过,不同的企业基于自己业务在移动方面的布局和尝试也不尽相同。韩国权介绍,慧点科技的移动信息化早在2007年就开始了,这是因为慧点科技服务的主要是大型、集团型的企业,他们在新技术的引入、尝试方面都愿意做创新,所以很早就提出了这样的期望和要求,但这个阶段更像是业务孵化阶段,当时的受制因素也非常多。到2010年的时候,慧点科技正式把它作为一个业务方向来做,2012年初成立了移动应用事业部,主攻移动应用的企业级市场。移动应用事业部从前段的孵化到成立至今已经有三年了,事业部要做的事情从单纯的现有系统移动化,到企业级移动应用系统开发,再到移动终端管理、应用管理、开发平台以及移动设备配套,涉猎的范围不断地在扩大。

  韩国权进一步补充道:“我们讲移动信息化是一个整体的解决方案,涉及到各个方面,移动应用事业部现在可能要参与到各个领域里边,都会有相应的计划。慧点科技恐怕不会去做市场上诸如订餐平台这类面向消费者的移动应用,慧点科技还是会围绕着企业的管理职能、管控职能以及生产经营过程的角度看移动信息化能够发挥的更大价值和作用。”

  而耿峰所在的中集青岛冷藏产业基地是从2014年开始启动这方面的工作,但还没有制定完备的战略规划,主要是围绕“数字化工厂”这个项目来进行的,是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阶段。之所以如此考虑,耿峰坦言是因为在传统制造业移动信息化的成熟度相对较低,所以首要关注的是最终用户的体验以及系统的稳定性,这二者非常关键,体验度不高的话(主要是有很多体验非常之完美的外部APP比较),影响系统效率,稳定性差直接指向存在的必要性上,当然未来大面积部署移动信息化那是必须的。

  落地之举

  如何在移动方面拔得头筹或是有所作为是否有模式可循呢?对此,冯颉提出,现在有一种说法是因为移动的兴起,从某种意义上救了SaaS企业云计算的业务,因为在没有移动出来之前,大家都是在传统的PC层面去体验云计算的软件服务,并没有感受到与传统软件相比太大的根本性的颠覆,但是一旦移动互联网起来之后,“云+端”的模式就颠覆了过去的传统形式。

  对于传统软件公司,移动业务的发展是否会对企业的原有业务造成影响呢?韩国权认为这个问题很关键,从慧点科技看,内部管理是“共和制”的,就是所有的业务线相互之间一定是互相促进、互相协助发展的,只有这样才是最佳的模式。第二,慧点科技核心的业务方向很清楚,依然是企业管控、风险管控,但是从提升管理决策的高效性来说,移动化能够带来便捷的条件。所以在业务方面,移动化也和公司其他的业务单元完全匹配,移动本身更像是一个加速器的定位。第三,慧点科技原来一直在做管理应用,管理和业务执行之间的这种相互的渗透,甚至通过管理手段来改变业务的过程,这样的趋势越来越明显,所以移动也恰好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和链接手段。公司的业务领域必将借助移动业务的发展,逐渐从管理向生产经营延伸。

  冯颉认为,大家一开始都不会说把传统的ERP放在移动端上,因为那块太重了,但是反过来讲,如果大家把前沿的边缘的管理职能都做完了的话,很多中小企业的成长型客户就会因为用了这些前沿的云端软件服务而逐渐把关键的业务迁移过去。可以说这是一个新型的创新市场,也是增量的市场,所有的传统软件公司都是在存量市场上的一个客户积累,但移动和云的这个潮流的变迁使得这个旧有市场是在畏缩的,而新市场在增加,这是此消彼长的过程。“我们发现在移动端产品推出之后不久,付费用户终端使用曲线就发生了一些变化,PC端增长到一定的数量后就趋于稳定了,移动端的曲线迅速上扬超过了PC端的使用,现在移动端与PC端比例是7:3。另外我们发现,在对产品24小时的监控过程中,我们发现移动端会完全覆盖PC端,PC端的活跃度最晚会持续到22点,而移动端到凌晨3点还有用户。”

  而在王舜林看来,安全更为重要,特别是目前上至国家下至普通消费者都对数据、信息安全提到了一个非常高的认知水平。汇金科技做的移动平台最基本的功能就是用于企业内部的沟通,并且区分于市场上流行的针对消费者的移动平台;第二个方面,为了消除客户疑虑,移动平台做了很多安全方面的措施,包括数据传输通道、数据管理等。

  谈到安全性,这也是金雅拓的重点关注业务。据了解,2014年,金雅拓就宣布其LinqUs移动ID平台已为商业投放准备就绪。此款解决方案帮助移动运营商向所有用户提供服务,即使用任何手机都可通过单一的认证方式连接上网。借助嵌入到SIM卡的软件应用程序,金雅拓的LinqUs移动ID平台可在任何手机上使用,并通过空中下载向移动运营商的现有客户群迅速进行部署,其安全性更能够由一个专有的认证服务器进行一步强化。

  金雅拓大中华及韩国区总裁童雪君表示,智能终端层出不穷,势必要将测试范围和兼容的版本不断扩大,并在不同的国家做测试,才能保障平台有效运转。此外,她还强调:“我非常关心EMV的迁移,这是银行必做的,金融芯片化以后就是移动金融,这是相辅相成的,是金融领域非常重要的发展历程,其实这跟移动支付也有直接的关系,因为这是一个大环境,中国人民银行推的PBOC 2.0和3.0标准都是以非接为基础的,非接是必不可缺的一个功能,并且银联也大规模的推动非接支付的收单环境,有了大环境以后其他银行都会跟上在移动金融方面的布局。

  另外,近日中国电信宣布选择金雅拓UpTeq多应用NFC SIM为北京和上海两大城市部署安全的NFC交通服务。中国电信目前拥有超过1.83亿用户。通过这一部署,每天可有4500万公交出行者通过轻触智能手机乘坐地铁、完成日常购物的支付。同时,这个NFC SIM卡还内置了金雅拓的4G LTE管理软件,用户可以轻松地通过便捷、高速的移动网络下载应用。

  虽然对于一个国外安全厂商而言,在中国发展数字安全业务很具挑战,但童雪君认为:“对我们来说金雅拓强调安全、可信度,技术有保障,做到这些之后再来和客户去谈就不会有质疑,而真正做到让企业放心选择,还需要做到从高端到低端都有产品和解决方案的覆盖,并且让客户真正能够感受到我们推出的解决方案简单、易行、成本低、复制性好才行。”

相关热词搜索: 甲骨文 金雅拓 移动市场

上一篇:Optus的M2M商业经

下一篇:最后一页

相关阅读:

分享到: 收藏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