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是:  首页 > 资讯 > 文章精选 >
 首页 > 资讯 > 文章精选 >

COPC《搭建科学的外包商管理体系-甲乙互益、实现双赢》

2019-05-24 09:30:53   作者:   来源:CTI论坛   评论:0  点击:


  今天,很荣幸受到福禄网左总的邀请,能够在这个平台上与大家分享一些COPC关于外包商管理的经验。现在,COPC已经变成行业的一个准入门槛,它不再是一个最好的资质,而是一个行业必备资质。很多BPO公司一定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去甲方竞标的时候要求项目经理有COPC认证实施协调员的资质。它要求的其实不是资质,要求的是我们管理者是否具备基本的管理逻辑和概念,
  组委会给我的命题作文是说“标准”,我觉得咱们先抛开标准不谈,先讲一下外包商管理的一个基本逻辑,即怎么样去管是合适的。咱们回归这个管理的主题,平实地聊一些咱们管理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的方法。
  之前的演讲嘉宾讲述了为什么要外包。相信大家都有同样的想法,想通过外包来降低风险、提升效率、降低成本。新的公司会利用外包商的管理经验和专业度来少走一些弯路。但在管理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抱怨,外包商认为甲方太不讲理了,双方没有在一个频道上。我做了一个简单的四象限图表。把外包商分为两种,右边是很会管的,左边是稍微没有什么管理经验的。甲方也有会管和不会管的,有的甲方很会管,有正确的流程管理经验,正确的考核制度,正确的商务流程和合同流程,以及和外包商结束关系的流程,有些甲方则是一言堂式的管理。最理想的情况当然是大家都会管。但有些不太理想的情况是什么呢?
  有一些外包商很会管理,积累了很多经验,能够提供给甲方很多的反馈,但是很遗憾的是甲方不会管。比如说,甲方给外包商定指标的时候就只看接通率,只看接通率是显示不出来外包商的管理能力的,只要看哪家外包商安排的人多就可以了。再比如说只看重复来电率,现在技术非常先进了,大家也做多渠道管理、多媒体整合,既然已经为顾客提供了这么多触点,顾客24小时内没有重复来电并不代表问题已经解决,顾客可能是通过自助的方式,或其他的社交媒体解决的,所以重复来电率不足以表现出一个外包商的管理能力。再说一下挂机满意度,很多问题已经自助化,留给人工的问题越来越复杂,不能期冀一通电话解决问题,本通电话的满意度也不足以代表整个服务历程的满意度。
  还有一种情况,甲方不会管,外包商也不会管,在这种情况下,双方无法对自己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容易在管理中埋下很多坑。这些坑要么自己去承担后果,要么把这个后果留给了后人。
  那么大家会问,可不可能一个特别会管理的甲方找到了一个不会管理的外包商?这种情况一般不会出现,会管理的甲方当然想找一个管理语言相通的外包商。当然也有特例,有些互联网公司或者突然间有新增业务量的公司,会需要一些便宜的外包商把业务高峰度过去。对外包商而言,如果长期处于给别人顶业务危机,靠便宜去干活,那可替代性会越来越强,竞争会特别激烈。如果不想被淘汰,只能在管理上有输出,否则很难生存下去。
  最理想的情况当然是两家都会管,高山流水、弦遇知音。甲方知道什么是正确的外包商商务流程,知道怎么定价是合理的,甲方让外包商有钱可赚能够生存下去,该罚的时候罚、该奖的时候奖,该给外包商保护的时候提供保护。外包商很好地实现甲方的管理思路,同时能够找到流程当中出现的问题,并且把这些问题、顾客的声音反馈给甲方,能够在问题没有出现之前就去修改流程来预防这个问题的出现。就如一句古语说的,曲突徙薪之恩泽,焦头烂额为上客。
  说了这么多,我想表达的观点是甲方自己要会管。这个时候,有一个部门的角色就会显得尤其重要,这个部门称为供应商管理组织,我们给它一个缩写叫VMO。这个团队的角色就是在整个外包商管理的过程当中,负责管理整个外包业务周期,从了解需要什么样的外包商,挑选外包商,和外包商签订合同,上线以后的管理,到和外包商结束这个关系。一般来说团队不大,可能就几个人,甚至有些公司把VMO也外包出去了。VMO相当于是在外包商和内部事业部之间形成了一个很好的纽带,它能够把内部事业部的语言翻译成我们客服行业的要求,有效地传递给外包商,然后承担起日常管理的角色,这就是供应商管理组织应有的功能和承担的角色。它可以是虚拟的,也可以是一个实际的团队。具体来说一下VMO的工作架构:
  第一步定义要求,我们得先知道需要什么样的外包商,要有量化的标准和要求,比如:预测量多少,需要报告的频次是怎样的,预算多少,什么样的付费方式付费,法律法规要求,是否要具备COPC认证资质。
  定义好要求之后,就可以编排发标书。其中定价模式可以按人口付费,按产能付费,按分钟数付费、按成功解决的业务量,各种方式各有利弊。标书发给调研搜罗到的所有潜在外包商和现有外包商,标书里面要明确定义出来需要针对哪些内容进行反馈,和一些关键的数据指标定义。如果有问题,可以召开一个外包商的会议解释一下。
  外包商述标,甚至可以去外包商现场考察,评估外包商的能力。
  根据量化的评估,将外包商分类保存入外包商库,有些可能适用于其它新项目,有些适用于业务高峰过渡,有些是标杆型企业适用于今后发展。选择合适的外包商签订合同开始合作。
  项目上线后进入日常管理,管理外包商指标达成的绩效情况,定期结算费用。不同业务类型的客服中心的管理本质仍是一样的,在强调特性之前,都需要搭建指标体系、管理质量、管理流程、给员工辅导、管理预测排版、管理满意度。这个与自营客服中心的管理是一样的,区别在于甲方对一些关键流程管理的松紧度,没有一概而论的方式,还是要选择合适的。比如银行,电商,互联网公司可以管得紧一点,外包商只是基础人员管理,这样对风险管控、数据合规、隐私泄露都更有保障。另外,不能只看结果不注重过程,在过程当中还是要一定的参与度,起到监督作用。
  当由于一些状况需要选择新的外包商,这时要有一个量化的、合理的退出流程。甲方要给供应商留有提前准备的时间进行人员安置,及时与外包商结算后续费用。
  最后谈一下标准。虽然我的演讲题目是标准,但我把它放在最后,是希望大家不要拘泥于标准的思维,科学的管理体系无外乎就是以上谈到的几个方面。流程的搭建从整个的业务处理流程,即顾客相关的关键流程,到一些关键的支持流程,比如数据分析,报表搭建,灾备流程,预测排班的实现,从自助流程的管理,知识库的管理,到人员整个生命周期的管理,从人员的招聘,到人员岗位定义,到上岗以后的帮扶,员工满意度的升级等等,不管我们生活在哪一个不同类型的客服中心,本质上还是相通的。作为COPC,我们的目的是帮助所有行业同仁们、伙伴们实现整体业务能力的提升,从而能够推动整个行业发展。最终谢谢大家的理解!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CTI论坛无关。CTI论坛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专题

CTI论坛会员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