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移动和联通分别命名为“彩信”和“彩e”的多媒体信息业务从其诞生以来就成为众人“追捧”的对象,2005年全球业务量将达到700亿美元的预测更使这项业务平添了一份诱人。即便是刚刚开通“彩信”的中国移动,其数据部副部长王红宇就曾向媒体透露:在已经过去的一个多月的时间里,中国移动的彩信业务已经突破56万条的使用量,从已经在市场上出售的“彩信”手机数量来看,平均每部手机一天就发送3-4条“彩信。由此不难看出,“彩信”业务正在不断提升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地位,作为竞争对手的联通面对如此“大餐”岂能不“眼红”?
一位联通内部人士告诉记者,自从10月份也就是移动推出“彩信”业务以来,为了与之“对抗”,联通已经向自己的软件提供商和设备供应商多次吹风,要求各方个面全力以赴加紧技术支持,推动“彩e”业务的早日出台。
对于记者的采访,一家为联通作网关的软件公司的工程师也确认了上述说法。他表示,在今年10月,联通召开“彩e”业务大会,所有有关合作单位都要求集中力量配合“彩e”业务的推出。这位工程师同时表示:开通“彩e”业务的软件研发非常简单,自己公司已经将此在短时间内作了出来,如果硬件设备同时进行升级了的话,马上可以开通“彩e”业务。但是不知何故,联通方面除了广东省之外目前一直没有开通此项业务的命令传出,软件提供商们也只能在沉默中等待。但是,无论怎样,只看联通当时“吹风”的劲头也不会放弃数据业务蕴藏的大好商机。
在记者问及联通为何面对巨大的商机和成熟的技术却未能迅速跟进时,这位工程师沉思半晌才迟疑的说:虽然软件和硬件条件都已经成熟,但要层层上报的话还要一段时间。另外,联通方可能有意先将广东作为试点,同时等其他省的同步响应,在统一的时间内开通“彩e”业务,这样的话,在与移动的“彩信”业务的“对决”中才不会显得身单力薄。
而业内专家分析:“彩e”如果要想同“彩信”一样成功商用,必须要求有大量的手机终端支持才行。然而,目前就市场上CDMA手机的表现而言,能否担此重任还不免令联通方有所顾忌,联通“彩e”业务的迟迟未果与此不无关联。
ChinaByte e企业(e.chinabyt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