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国内 >

2013三大运营商的选择与路径

2013-01-22 08:48:53   作者:   来源:通信产业网   评论:0  点击:


  编者按:全世界的运营商都在做同一道考试题:压缩传统业务成本,重构流量及新业务收入引擎。交卷期限在许多人心中被聚焦在2013年。而年初掀起波澜的LTE牌照和移动业务转售放开,只是这张答卷的附加题,作答范围仍旧是新旧业务体系的更替。

  随着人口红利的消失殆尽,2012年成为一个分水岭,来势凶猛的OTT正在让运营商变成一个没有灵魂的老式管道。运营商新旧业务体系的更替更加激烈,而更加恶化的外部环境宣告了,2013,运营商只能前进,没有退路可守。

  在信息通信产业链中,运营商的利润增长率已经垫底,仅为1%,而Facebook等互联网企业则高达34%,芯片元器件生产增长15%,设备制造商也有9%的增长幅度。根据对34家公司2011年年报数据汇总测算,中电信董事长王晓初在2013工作会上发布了上述数字,代表了这家国字头老店对时势清楚的判断。

  是的,全世界的运营商都在做同一道考试题:压缩传统业务成本,重构流量及新业务收入引擎。

  中国运营商从2009年就接到考卷。在这一年,三大运营商收入及净利润增速出现下滑,语音MOU值也逐渐逼近峰值并开始下降。但由于仍然巨大的外部市场空间,交卷的日子似乎还遥遥无期。

  随着人口红利的殆尽,2012年成为一个分水岭。截至2012年10月,我国移动用户总数接近11亿,渗透率高80%几近饱和。联通“随意打”套餐的推出,预示着传统话音业务已经失去利润空间,同时用户已经突破3亿的微信再抢走大量短彩信和话音收入,来势凶猛的OTT正在让运营商变成一个没有灵魂的老式管道。

  这样,交卷期限在许多人心中被聚焦在2013年。而年初掀起波澜的LTE牌照和移动业务转售放开,只是这张答卷的附加题,作答范围仍旧是新旧业务体系的更替。而更加恶化的外部环境宣告了,2013,没有退路可守。

  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与烦恼

  根据统计数据,2012年我国3G用户已达2.3亿,智能手机出货量达到1.82亿台,大中型城市已经基本实现移动互联网普及,面向中小城市和农村市场,让2G用户转变为3G移动互联网用户,将成为2013市场的基本面。

  在2013年工作规划中,三大运营商均把渠道和市场下沉作为移动业务重心,力争实现总额为1亿的3G用户增长目标,普及移动互联网。

  智能终端价格和门槛的不断走低也为这种普及提供了必要条件。今年初三大运营商把3.5寸屏智能手机的价格打到了400元,市场人士预计2012年底智能手机的渗透率达到21%,并预计到2013和2014年将分别达到33%和45%。得益于联发科技的芯片组解决方案,许多白牌手机厂商也不断进入智能手机市场,进一步降低用户门槛。

  但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并不意味着运营商收入的水涨船高,还可能是相反面。近日瑞银发布报告称,传统的语音和短信收入日益面临遭受移动互联网应用侵蚀的威胁,因此可能将拖累行业总体收入的增长。瑞银预计行业总体服务收入增速将进一步放缓,从2012年的9.0%下降至2013年的7.8%和2014年的6.0%。

  “去电信化”强攻

  面对移动互联网的下沉式扩张,三大运营商都在2013年策略中把转型,特别是顺应移动互联网潮流作为发展重心,中电信更是第一次鲜明地提出了在创新业务上“去电信化”的主张。

  从目前来看,运营商的移动互联网化转型由两个方面构成:一是变现网络价值的流量经营,二是实现新收入的业务经营。在受限于体制的环境下,后者往往扮演了前者的垫脚石。也就是说,流量经营,仍旧在运营商的转型规划中占据了核心地位。

  在具体的策略上,从2013年工作报告中来看,三家运营商表现出各自的特点。作为弱势运营商,中电信和中联通的网络负荷并不饱满,两家运营商均把2013年的目标定为规模效益,力求吸引更多的新增移动互联网用户,提升网络效益。而在手段上,中联通要做的是把成熟的产业链优势转变为有效的用户黏性,主要通过话补减少机补来吸引用户入网,中电信则是持续通过千元或更低价智能机的锻造,通过固移融合优势来吸引用户,中移动仍旧以“四网协同”来弥补网络短板,从规划中看,即使2013年TD-LTE基站数量达到20万台,WiFi的投入力量依然只增不减,在一段时间内,与TD-LTE共同扮演“网络达人”的角色。

  在移动互联网业务发展上,中移动表现出一争高下的强势态度,“要加快新业务的创新发展,形成新型产品和特色业务体系,有效应对移动互联网业务竞争,打造公司新的增长点”;中电信则表现了一种竞合,“坚持新三者转型,打造管道+平台+内容的新业务体系”;中联通则流露出“不正面交锋”,“积极启动面向移动互联网的服务转型”。

  在具体业务打造上,中移动与中电信表现出某种一致性,即新业务的公司化运营,引入准互联网化体制,比如融资和退出机制、股份制、创始人等,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2013年规划中,两家运营商均表示会进一步推动公司化运营,推动业务尽快成熟实现收入。

  而一直在新业务开发上实行跟随策略的中联通,在2013年并无太大的改变。这大部分也与联通受到利润压力更大有关,对于投入产出有一定过程的新业务,联通暂时没有多余的精力,而是把更多的资源运用到流量经营上,比如率先推出针对红微博或视频的流量包等。

  面对2013日益凶猛的移动互联网浪潮,也许只有像王晓初所说:“竞争策略容易被模仿,只有始终领先一步,才能保持差异化竞争优势。”

  迎接LTE的触发点

  事实上,围绕着移动互联网人群的争夺展开,必然会催生基础网络的升级,这也将是运营商发挥优势的筹码,从2013年许多人预计LTE会被正式摆上台面。

  截至去年,全球25%左右的3G运营商已部署LTE商用网络,其中Verizon已有35%的流量来自LTE,表明LTE被市场接受的速度远远高于3G初期。正如中移动香港总裁李帆风判断:从2G到3G是一个革命,用户接受需要过程,而3G到LTE只是升级,用户会自然地过渡到LTE。

  中移动早已经发布了经主管部门许可的2013TD-LTE发展规划,按照这个规划,高达20万台基站的部署,将造就全球最大的TD-LTE预商用网,牌照发放与否,只会牵涉到市场宣传口号的措辞,不会改变中移动将成为中国首个LTE运营商的事实。

  在这一情况下,对中联通和中电信来说有两件事情要处理好,一是积极利用最后的窗口期,给对手重重一击,二是同样争取LTE运营资格,再度利用成熟产业链优势,把对手牵制在起跑线上。在2013年规划中,他们表现出了在这个窗口期的急迫感,同时又隐晦地表达了为4G积蓄力量的信号。

  在2013这个交织冰与火的年代,运营商会是垂老的骆驼,还是涅槃的凤凰,答案还未最终揭晓。 

分享到: 收藏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