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国内 >

“呼叫中心之都”雏形初现

2013-07-30 09:07:14   作者:   来源:ccw   评论:0  点击:


  素有“江南之首,中原之喉”之称的合肥,因淝、施二水交汇而得名,具有承东启西、贯通南北的重要区位优势,同时,也是国家级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核心城市、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城市。

  正是依托这样的地域优势以及社会使命,三年前的7月9日,合肥发布了《打造“中国呼叫中心之都”合肥宣言》,计划在合肥建设10万坐席、创造30万人就业的战略目标。尽管较成都等城市而言,合肥的呼叫中心发展之路起步较晚,但经过3年发展,在经历了1.0的发布与基础建设、2.0的产业聚集,截至目前已经实现了5.2万坐席、300多家呼叫中心及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集聚,同时,合肥呼叫中心的发展也正式进入了3.0时代。“之所以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主要得益于合肥呼叫中心‘产城一体’的发展理念。”中共合肥市委副书记、合肥市市长张庆军表示。

  产城一体联动发展

  为了实现“百万平米、十万坐席、千亿产值”的目标,2011年12月启动建设了合肥(蜀山)国际电子商务产业园。“目前,该产业园已经建成三期57万平方米的产业平台,建成呼叫坐席13000个,签约和入驻企业50多家,为上万名大学生提供了就业岗位,形成了包括电子商务、呼叫中心、云计算、服务外包和基础服务为一体的五大主导产业。”作为与政府合作管理运营产业园区的合肥三元联创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建纲认为,通过顶层设计打造的合肥城市名片,不是一句口号,而是搭载了城市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的产业布局和整体规划。

  此外,为了实现以产促城,产业园区的饮食、住宿、交通等生活配套得到不断完善。配套产业的快速发展,使得蜀山经济开发区由传统工业升级为现代高端服务业,由工业园区转型为现代都市产业园区。

  “2013年,开发区陆续推出包括过渡房、电商公寓、公租房在内的人才公寓1600余套,部分人才公寓拎包入住,第四个员工食堂正在建设,全部投入使用后将可满足近万人同时就餐。此外,为了方便出行,还引进了公交线路、配备园区免费巴士。”蜀山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主任葛宜良表示,“目前,开发区内超市、医院、学校、商场等综合配套设施已基本完善。”

  构建呼叫中心3.0

  作为后起之秀,合肥如何才能真正成为“中国呼叫中心之都”,对此,在其呼叫中心3.0宣言中可以找到答案——人才集聚与创新高地。

  “合肥最大的优势在于丰富的人力资源储备,而呼叫中心行业正是一个人力资源密集的行业,同时伴随着巨大的流动性。”张建纲分析认为。

  由此,3.0时代是呼叫之都人力资源造血时代、人力资源平台创新发展的时代。“作为人力资源的培训平台,我们将承担起桥梁的作用,通过建立人才库,提供人力资源支撑服务,搭建校企合作平台。”北京博导前程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总裁段建表示,“具体来讲,目前我们协助国内部分中职、高职学校开设了呼叫中心专业课程,同时对这些学校的老师进行培训,包括入企实践,通过建立大学生托管中心,接受过专业教育的学生可以顺利入职有需求的产业园区内的企业。”

  为将人才政策落实到位,园区还引入了“全国电子商务校企合作服务基地客户服务中心”和“全国客户信息服务专业教师实践基地”,成立了全国电商产业园区人才培养联盟,共同为呼叫中心企业提供全方位的人力资源解决方案。

  除了人才集聚这个重要标志外,呼叫中心3.0阶段另一个显著特征就是要上升至技术创新阶段,使合肥的呼叫中心产业由单一的基础发展和产业聚集,向提升产业高度、制定行业规则、研究行业标准、跟踪国际先进技术、推动研究成果转化、引领国内产业发展等几个方向发展,最终树立合肥呼叫中心产业在国内的领先地位。

  “未来3年内,产业园计划引进创新研发机构20家,创建一个国家实验室、一个国家工程技术中心。”张建纲表示,“目前,我们还在筹建中国信息产业战略发展研究院,为呼叫中心的发展提供先进的平台支撑,而这些努力都是为了通过搭建技术研发与科研成果转化所需的实施研究平台,建立有利于技术创新、成果转化的机制,进而提高中国呼叫中心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同时,为紧跟国际领先技术,大数据国家重点实验室也在筹备中,并引入中科大等科研资源、企业资源及专项资金,通过吸引大数据方面的专业人才,实现大数据领域与呼叫中心应用相结合的探索与尝试,形成电子商务、呼叫中心、云计算等各个相关产业技术力量的聚集与科技成果转化。

  可以预见,未来的呼叫中心将搭建先进的研发体系、行业准则、技术服务、产业规范,呼叫中心产业也将迎来更加快速的发展与扩张,而凭借与顶层设计匹配的城市定位和行业责任,合肥将朝着领跑中国呼叫中心产业发展的目标不断前行。

分享到: 收藏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