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国内 >

华为S12700开启T-bit AC新时代

2013-12-13 16:05:06   作者:   来源:CTI论坛   评论:0  点击:


  2013年2月,Dell’Oro集团发布一份市场报告,预测到2017年WLAN市场营收将超过110亿美元,比2012年增长将近50%。

  无线网络,前途无限

  推动无线网络指数级增长的原因,包括服务提供商部署WLAN、企业移动应用激增、基于无线的视频业务突飞猛进、BYOD以及802.11ac的更新换代周期等。而新应用对现有网络架构也提出了许多挑战,诸如有线和无线融合管理的统一策略就是一大挑战。另外,越来越多的功能捆绑到AP或AC中,导致用户的成本不断增加。

  与以前相比,无线网络还出现了一种趋势,那就是越来越多的大企业开始把WLAN视作可运行关键业务的生产型网络。目前业界部署的无线网络多为瘦AP架构,需要AC来做数据集中转发,因此AC的转发性能至关重要。随着BYOD的兴起,无线办公成为趋势,企业的无线网络规模日益增大,与此同时,IEEE802.11ac千兆无线网开始逐渐普及,AC的性能越来越成为网络瓶颈。如何应对,是摆在整个业界面前的一个问题。

  AC性能:客户最头疼的问题

  无线网络规模膨胀,AC容量免为其难。随着无线办公的普及、 BYOD的兴起,企业的无线网络在急剧增大。按照覆盖范围来讲,从最开始的点状补充(如独立的办公室、会议室等),无线网络只作为有线网络的延伸,到面状全覆盖,企业内部到处覆盖无线信号,无线网络成为办公主体。从最开始一个企业部署几个、几十个AP,到目前的几百、几千个AP。 以一个2万员工的大型企业为例,每位员工除了公司配备的笔记本外,还会有个人的PAD、手机智能终端等,因此,1个员工平均持有2~3个终端。2万人的企业则有4万个以上的终端,按照平均每个AP覆盖20个终端,则需要部署2000个以上AP。业界目前单台AC的管理容量一般在1000个AP左右, 多为256~512个AP,要管理2000个AP,则至少需要2~3台独立AC,如果再考虑AC备份,起码需要4~6台AC,这么多AC的部署和管理给企业带来了很大的建设运维成本。

  802.11ac大带宽,AC性能捉襟见肘。802.11n的3*3MIMO带宽仅为450Mbps,而802.11ac 3*3 MIMO时空口带宽则达到1.3Gbps,提升了3倍; 另外,11ac的编码效率更高,除去空口开销,实际可用带宽达到1Gbps,跨越了有线无线之间的带宽鸿沟,给企业无线应用带来了广阔的前景,然而,这也给负责集中转发的AC造成了很大的性能压力。以2000个AP来计算,按照3:1收敛,AC的转发性能就需要:2000AP×1Gbps/3=660Gbps,而目前业界AC的集中转发性能约为10Gbps,远远无法满足11ac时代的业务要求。

  业界解决方案的三大缺憾

  当单台AC转发性能成为瓶颈时,一个自然而然的做法就是增加AC节点,如增加独立盒式AC或框式AC插板,但这种做法总是有这样和那样的缺憾:

  缺憾一:网络预留资源不足

  在业界主流部署方式中,AC是旁挂在汇聚交换机旁,因此在增加AC节点时,需要汇聚交换机提供更多的端口,而在企业原先的网络规划中,汇聚交换机往往没有为AC预留额外的设备空间和端口,这导致增加AC节点非常困难。

  缺憾二:AC节点增多,难于管理

  增加AC节点的同时会给管理带来很大的不便,本来数据集中在一台AC,只需要配置一份,而新增多个节点后,则需要配置多份数据,还要保证相互之间的一致性。当需要调整配置时,多个节点要同步进行,容易出现差错。而且,AC节点增多,相互间的故障保护难以有效实施,可靠性不能保证,更重要的问题在于AC是无线网络的核心,一旦故障,则会造成整个无线网络的瘫痪。

  缺憾三:有线无线叠加网络,运维成本高

  现有的网络部署中,WLAN无线网络是叠加在有线网络之上,这两个网络需要分别进行数据配置、策略控制、网络管理等等,运维成本高。另外,虽然业界有框式AC,但是每块板卡相当于一个独立的AC节点,只是借用了交换机的插槽和电源,没有真正地实现统一管理。

  华为S12700随板AC的三大优势

  华为S12700敏捷交换机,采用高性能的ENP以太网络处理器,有效解决了AC性能瓶颈,开启了T-bit AC时代。

  业界首款T-bit AC

  传统的AC功能要么由独立的物理设备来实现,要么就由框式交换机的独立物理板卡来完成, 而S12700随板 T-bit AC 是基于ENP技术,融合AC处理和以太交换为一体,每块板卡支持80G线速转发,是业界独立AC性能的2倍以上,整机更高达960Gbps线速转发,整机可以提供高达T bit/s 的CAPWAP隧道封装/解封装及二层/三层数据转发能力,相比于传统独立的AC,无论是管理AP数还是用户数,都有数倍的提升。

  随板AC,节约用户投资

  用户无需购买AC设备或AC板卡,只要利用S12700随板AC和U2M的功能联动,就可实现有线无线用户的统一管理,既简化了网络部署,又节约了投资。另外,内置的随板AC不需占用额外机柜空间和端口资源,节省用户对机房建设的投资。最后,华为S12700随板AC可扩展性好,随着企业无线网络规模的增大,只要通过增加板卡即可实现平滑升级。

  有线和无线的真正融合

  华为S12700随板AC,创造性地将”AC管理AP”的优秀实践应用到“核心交换机管理接入交换机”上, 具有随板AC功能的以太业务接口板,不仅负责有线无线业务的统一转发,还对AP和有线接入交换机进行统一设备管理,集中配置下发,在业界第一次实现了有线和无线网络的统一管理、统一策略和统一转发,做到了有线和无线网络的真正融合,大大降低了企业的运维成本,促进了企业的IT业务创新。

  未来即将到来

  随着WLAN技术的发展,当11ac采用4*4 MIMO 160Mhz频宽时,带宽可达到3.5G,集中式的AC将难以满足带宽需求。华为即将推出层次化AC解决方案,上层通过云AC实现整网AP和业务的统一管理,下层通过汇聚交换机实现就近转发无线流量,降低对集中式转发的AC性能要求。

分享到: 收藏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