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国内 >

上海贝尔公司光荣与梦想三十年

2014-06-05 10:18:56   作者:   来源:CTI论坛   评论:0  点击:


  CTI论坛(ctiforum)6月5日消息(记者 于鑫):2002年的5月28日,通过转股改制后的全新的上海贝尔公司正式成立,新公司突破了原有的中外合资模式,依托国际国内两片市场和两种资源,进入了国际化运营的新发展阶段。今天,在这个特殊的日子,回顾上海贝尔自1984年成立至今的三十年,作为改革开放初期我国高新技术领域的第一家中外合资企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大到强。上海贝尔的发展,有力地支撑了国内通信网的建设、促进了通信业的发展,并带动了国内通信设备制造企业的群体突破和壮大。

  三十年波澜壮阔、三十年春华秋实。一代代上海贝尔人勇往直前,将“开拓创新、艰苦奋斗、客户至上、合作共赢”的上海贝尔精神薪火相传,谱写了一段段奋进的篇章。

  肩负使命,艰苦创业(1984-1991)

  改革开放之初,当我们推开封闭已久的国门,才发现中国通信基础设施远远落后于世界水平。为了尽快改变我国通信业严重滞后的局面,邮电部根据国家“以市场换技术”的方针,确定了“国外直接采购、国内合资合作生产、国内自主开发生产”三个层次的通信技术发展战略,上海贝尔应运而生,承担了第二层次“国内合资合作生产”的重要使命,引进国际先进的S1240程控交换技术,有力地支撑了国内通信网络的建设。同时,上海贝尔大力推进软硬件产品的国产化,有效地平抑了进口交换机的价格,降低了通信运营企业的运营成本。

  把握机遇,发展壮大(1992-2001)

  20世纪90年代初,以小平同志南巡讲话、浦东开发开放为标志,中国进入了加大改革、扩大开放的新阶段,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以及通信业的高速发展,成为推动上海贝尔发展壮大的强大动力。

  1992年12月8日,上海贝尔浦东新厂举行隆重的奠基仪式;1995年6月30日,上海贝尔生产线在浦东新厂建成,随后陆续投入运营。次年3月,上海贝尔将总部迁至浦东,进入了更高层次“引进来、走出去”的新阶段。

  在扩大生产规模的同时,为了顺应通信市场的变化,上海贝尔居安思危,开始建设遍布全国和部分海外市场的营销服务网络,积极实施产品与市场的多元化战略。在不断深化市场导向、加强技术引进与创新的同时,上海贝尔在企业管理上也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优化和完善了企业的经营机制和管理体制,成为中外合资企业的成功典范。

  1997年12月《人民日报》头版发表了一篇题为《在合作中自主——从上海贝尔看合资》的文章,在编者按中对上海贝尔的国产化和自主创新给予了高度评价:“在合资当中,要重质量、重效益、重引进先进技术,增强自我开发能力,促进企业技术进步和竞争能力的提高。这就要求我们有远见卓识,从企业和国家的长远利益出发。上海贝尔公司把引进技术与自主开发相结合的经验值得借鉴。”

  转股改制,全新启航(2002-2011)


 

  进入21世纪,中国改革开放事业不断向纵深推进,伴随着中国入世,中国越来越融入世界。中国通信企业在经历了上世纪90年代爆炸性增长之后,在新世纪的头十年再次站在了深刻改革的风口浪尖,也越来越融入全球通信业发展大潮。在此背景下,上海贝尔通过转股改制,突破了原有的中外合资模式,依托国际国内两片市场和两种资源,进入了国际化运营的新发展阶段。2002年5月28日,新公司正式成立, 7月2日新公司正式运行。

  上海贝尔在自身发展壮大的同时,不忘回报社会。公司将社会责任与可持续发展作为企业经营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将“科技创新,惠及全社会”的责任理念融入公司的发展和运营,并积极致力于以信息技术消除数字鸿沟,弘扬志愿者精神,助推社会和谐发展。

  传承精神,共创未来(2012–至今)

  当前,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更加复杂;中国正全面深化改革,通过自贸区建设来探索对外开放的新路径和新模式,推动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相互促进、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结合;全球信息通信产业处于深度调整中,4G、IP、超宽带等引领的新一轮技术升级日益加快,全行业竞争白热化,行业利润率持续降低,上海贝尔面临着空前的外部环境挑战和内部经营压力。

  在新一轮挑战和机遇面前,上海贝尔紧紧围绕“健康发展”和“业务转型”两大目标,力争在新的竞争格局中确保领先地位。“精益求精、追求卓越”,成为引领公司加快转型、全面提升核心能力的目标。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承载着一代代上海贝尔人的光荣与梦想,我们站在了新三十年的起点上。

分享到: 收藏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