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大佬的关键时刻”。专访58位商界精英人士 -- 小米雷军、锤子科技罗永浩、字节跳动张一鸣、搜狐张朝阳、罗辑思维罗振宇、搜狗王小川、赶集网杨浩涌、如家酒店孙坚、美团王兴、凡客陈年等——讲述自己过去一年遇到的挑战和他们的应对之道。全文内容如下:
三四年以前,华为做白牌手机。我来管消费者业务以后,从2011年战略调整,放弃白牌,用华为自有品牌。以前华为手机上面打的都是沃达丰,是运营商 LOGO,没有华为 LOGO。华为 LOGO 只是在电池里面,抠开里面才能看见,很小,消费者看不到。
余承东 2014年12月29日,《财经天下》周刊推出年度新闻特辑:“2014大佬的关键时刻”。专访58位商界精英人士 -- 小米雷军、搜狐张朝阳、如家酒店孙坚、美团王兴、凡客陈年等——讲述自己过去一年遇到的挑战和他们的应对之道。
我们做了改变,坚持精品战略,三四年时间坚持下来才取得今天的成绩。实际上,之前 Ascend P1、P2都卖得不够好。2012年初在美国发布 Ascend P1,那款产品销量大大低于预期,只卖了几十万台,价格不到3000元。其实我们 Ascend P1产品也很好,但是消费者不知道华为品牌。Ascend P6开始逐步地取得一些成功,卖到450万台,Ascend P7做得更好一点。
经过这几代产品的积累,才取得了 Mate7的成功。我们推出了 Mate7尊爵版,定价4300元,结果被炒到五六千元。
我们财年到2014年12月底,预计华为消费者业务超过120亿美元,2013年是90多亿美元,包括智能手机整个领域还有很大成长空间。
爆款提前7个月来临
现在华为 Mate7卖断货,最核心原因是消费者喜欢,激励我们坚持做消费者真正喜欢的产品。Mate7有大屏幕,窄边框,触摸式指纹,电池续航能力强,这些优势在 iPhone6 Plus 发布以后更加明显。同样是大屏手机,iPhone6 Plus 这个产品做得非常不够极致,5.5寸的屏比我们6寸的屏外形上还长一点,大家非常失望。不过,因为苹果有品牌惯性,还会好卖。三星S5和Note4,卖得非常差,外观、性能等方面,没有什么本质的进步。
我们在营销上做了很多,通过互联网、社交网络媒体营销,让消费者了解产品特点、卖点,对消费者来说,华为 Mate7是一个惊喜,造成了 Mate7的热销。本来预计三个月的量三天就卖光了,预期误差太大,严重供不应求。原来预计2015年 Ascend P8发布上市以后,才能取得热销,没想到 Mate7把这一日期提前了七个月。
国庆节之后就发现 Mate7热销,当我们发现热销的时候晚了,所有店里样机都被卖掉了。突然这么好的反应,整个团队感到非常震惊。Mate7用户,很多是苹果、三星高端客户转过来的,都是 CEO、总经理级别的人物,像比亚迪王传福。
现在一天供应两三万台,到店就抢光,搞得我跑到供应商催货。销售速度大大超过了P6。我们根本没有搞饥饿营销,上游供应链跟不上。像最新一代技术 JDI 的负向液晶屏,全世界第一款,对比度非常高。它们也是苹果供应商,增加产能要一个过程。
好多年都没有联系我的人,打电话来找我来买 Mate7。十几年前卖我宝马车的人,几年前卖我保时捷车的人,多年前卖我房子的人,好长时间没跟我联系过,都来找我买手机,还有过去的同学、朋友。我们很多员工,包括主管都遇到同样问题。这简直是在中国最热的一款产品。手机市场从来没有哪一款国产机需要抢。有人买了以后很喜欢,自己主动推荐,我弟弟就是个明显例子。我弟弟自己开公司,之前他买华为手机送客人,自己不用。用 Mate7以后,把 iPhone 扔了,用华为手机。他也遇到困惑,说现在很多人找,你哥不是在华为吗,能不能帮忙买到?
我们是双品牌,差异化,做精品战略,把低端砍掉。荣耀独立一年取得的成绩超出了期望,尤其在移动互联网领域的探索,这块起步比有些公司晚了三年时间,很短时间内迅速赶上了。原来我们不是很清楚怎么做互联网、电商、营销,(荣耀总裁)刘江峰带领的团队做了很多的探索。比如渠道的扁平化,传统的渠道分销成本高,国包商、渠道、零售商,一层层的,大概需要30%左右的渠道空间。用互联网以后,可以省掉25%到30%,就是可以直接卖给消费者了。中国的商业地产、人力成本、租金,都太贵了。
荣耀超出期望,打分应该超过100分,因为华为公司从来不满足的性格,不会觉得自己做得好。如果大家觉得自己做得好,就没法进步,还有很多需要学习、改进。
短期营销可以取得爆发增长,真正进步需要长期积累,华为希望走后者。很多人都说要做百年企业,中国很多企业走的路并不是很长。
通过荣耀把2000块钱以下中低端囊括,华为品牌则主要做中高端产品。小米现在增加量,是互联网公司抢用户的做法。它以红米做量,699元和599元,越做越低,越便宜量越大。宣传份额量大,听起来比较好听,实际意义不是很大,低端没有什么利润,对高端品牌的影响也不够好。
所以,华为品牌还是在往高端做,重点往2000块钱以上产品走。如果我们多做一点低端,量会非常大。其实这是策略选择不同,两个品牌定位不同,华为定位在商务、高端、时尚人士,荣耀定位互联网人群,追求规格、配置,追求极致性价比。大家知道,买汽车时对汽车都有不同的定位,比如宝马家族的 MINI Cooper 和宝马其他的车定位是不一样的,是有区别的。真正最高端、最新技术,首先用在华为上,部分新技术用在荣耀。
美国崛起有两个重要原因,一个是知识产权保护,一个是风险投资。有风险资金的钱来支持,允许失败。知识产权保护劳动成果。这方面中国还有差距。
现在很多手机厂家,未来绝大部分都会消失。全世界未来能活下来的手机厂家,不超过三四家。飞机制造业以前有很多家公司,现在真正大规模的只有波音和空客。
小米因走互联网低端路线,做性价比,他们利润率不到10%,现在他们至少少交15%的专利费,华为都交了,小米没交。小米要交专利费的话,会亏损。低价模式走出海外,我觉得可能不会像在中国能行得通。华为的专利数量比他们多多了,华为跟别人交叉互换,专利如果没别人多,会补点钱给别人。我们坚持多芯片供应商策略,高通、MTK 仍然是我们主要供应商,华为海思芯片也是我们供应商之一。
一加、锤子,跟我们不是在一个阶段上的,不是我们主要的学习方向。现在索尼一直在亏损,HTC 也一直在走下坡路,LG 也在痛苦挣扎。这些国际大厂里,华为是唯一快速增长的,联想收购了摩托罗拉,在整合期,也慢了。
我不一定是享受革命成果的人。
每一款新机,我本人都会试用。还有一些新机子,因为保密原因,没办法拿过来给你看,比如 Ascend P8。再过两个月,我在华为工作22年了,我2014年8月份已经到了退休年龄。其实我也在思考这个问题,是不是退休。其实对公司的热爱,我不忍心,希望这个业务做稳定了以后,也许我会退出,我会离开。
这几年做手机,有很多话不便于说。截止到今天,干得都很艰难,做手机跟传统华为 B2B 的业务,差别非常大。每个领导都使用手机,每个领导都有自己观点。消费者事业部是华为大家庭一部分,有各种各样的压力、阻力和噪声,非常非常大,挺艰难的。
在发展道路中,总要有人做铺路石、牺牲品。当业务成功了,我也不一定是享受革命成果的人。就像以前我管华为无线,其实华为无线以前竞争力也是很弱,在我的任期内,竞争力超过了所有的对手,超过中兴,后来还大大超过了排名第一的爱立信。
我们以前做 B2B 生意,不需要面对媒体。但是我们做消费者业务,要发声,不吱声,品牌做不起来。有很多冲突对我本人,对我们做事情都有很大压力。我是一个抱有乐观主义精神的人,不管遇到多少困难,多少问题,说句实话,我常常有快坚持不下去的时候,但我能很快 recover 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