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国内 >

虚拟运营商们还做不做鲶鱼 这是个问题

2015-07-27 09:33:56   作者:郑志辉   来源:飞象网   评论:0  点击:


  移动转售试点陷困局

  上周,工信部发言人在总结上半年度工作的新闻发布会上再次明确了对运营商“提速降费”工作的具体要求,但对去年一度如火如荼的虚拟运营试点,只有简单的一句,“继续做好移动通信转售业务对民营企业开放试点和宽带接入市场引入民营资本工作,通过竞争促进资费水平持续下降和服务质量不断提升。”

  实际上,连日来不断传出“唱衰”虚拟运营商(简称“虚商”)的声音,指出现有的42家移动转售企业不但半数企业未曾放号,不少还或停或转或卖,已放号的也不断爆出批零到挂、ARPU值低、离网率高等新老问题。这般百病缠身的“鲶鱼”,还能指望它们来激活整个移动通信市场,促进提速降费吗?

  移动通信转售是快速增长还是濒死?

  实际上,对于整个移动通信转售试点计划,走到今时今日,算是成功还是失败,在快速增长还是濒临死亡,观点两极分化。有趣的是,不管看好的还是唱衰的,理据都是工信部最新公布的一些行业数据。

  根据工信部数据,已有26家民营移动转售企业正式放号,累计发展用户超过820万户;自2014年5月第一家转售企业放号以来,全国移动转售用户数从第一个月发展不到10万增加到目前单月用户增长均超过100万;今年1-5月,移动转售用户占总体市场净增份额达41%。看好者认为,这些数据足以证明,移动转售行业正进入一个快速发展期。

  唱衰者则认为,仔细推敲这些数据,就会发现事实刚好相反。同样是根据工信部数据,我国全部移动用户数现接近13亿,820万的虚商用户占比不足1%。而在去年上半年,虚商业人士还曾喊出,2015年全部虚商用户可能达到5000万。

  此外,在已放号的企业中也分化严重。据了解,截至2015年5月,单蜗牛移动一家的用户数就达到200万,占虚商总用户数的1/4;用户50万-100万的有3家(爱施德、苏宁互联、国美极信);用户30万-50万的有4家;用户20万-30万的有1家;用户10万-20万的有2家。这些数据亦证明,余下的十多家虚商企业业务基本可以忽略不计。

  尽管如此,虚商产业联盟秘书长邹学勇坚持认为,仅仅一年多,虚商能发展这样的用户数还是颇为理想的。

  然而,摆在这些虚商企业面前的一个现实问题是,虚拟运营试点结束时间是今年年底,试点结束之后,发展不佳的转售企业将会被工信部吊销其业务牌照及没收押金、违约金。

  打酱油的走了剩下的就是精英?

  工信部通信研究院研究部主任许立东表示,移动转售企业业务出现分化很正常,从全球来看,移动虚商市场最终趋于集中,优胜劣汰是正常趋势。我国移动通信市场容量较大且仍有很大的增长空间,42家(发牌)企业也并不多。

  一些业内人士也附和说,经过一年多的市场洗礼,“打酱油的走了,剩下的都是精英”,更何况,在“互联网+”的大背景下,加上4G移动转售全面开启,虚商的未来仍然值得期待。只不过,剩下的真的就都是精英吗?

  蜗牛移动号称拥有超过200万170号用户,这一数字中水分有多少,质疑声从未曾断过。今年5月又传出有5位总监级别以上高层先后离职,他们大多是其从通信圈挖过去的。据某行业人士分析,当初是看好通信与游戏融合才进入,结果现实发现走不通。“游戏圈子不会因为免费通信而换号,人家一个道具甚至相当于一年通讯费。”

  类似的以自身优势尝试差异化创新失败的还有巴士在线和京东。巴士在线当初也希望能够将公交WiFi的APP与巴士在线媒体业务融合,由于公交WiFi推进迟缓,APP用户换号率不高,最近又转做在线理财了。京东则主打用户只要持续电商消费,就能获得日常生活所需的通话时长和流量。但从通信专家项立刚的实际使用体验却发现现实生活不是这么回事,“一是每个月不可能都去消费1000元,二是京东在价格方面没有任何优势”。

  除此之外,今年上半年还爆出了不少出乎业界预料的奇怪问题。譬如,前段时间,工信部对虚拟运营商进行了实名制登记的暗访调查,结果违规率竟高达100%。虚商非实名登记现象泛滥,很大原因在于虚商靠渠道养卡、盲目追求用户数量。

  其次,工信部还发现,业内出现越来越多以虚商号码名义发出的垃圾短信和电话,170号码逐渐沦为垃圾电话、垃圾短信的集散地,甚至影响到了基础运营商的运营。

  如果说养卡只是扰乱了通信行业市场秩序,非实名制和黑卡现象,在产业联盟秘书长邹学勇看来,则是“虚拟运营的一个致命问题”。
 

分享到: 收藏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