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专家观点 >

真不真?快不快?贵不贵? ——专家详解宽带速率

2012-09-06 10:14:23   作者:   来源:中国信息产业网   评论:0  点击:


   为了更好地推进国家信息化的发展,集中展现中国社会信息化的发展历程、现状和成果,提升社会各领域信息化水平,中国信息产业网、人民网、新浪网、凤凰网、新华网五大网站联手,于近期共同推出一系列信息化访谈。
 
  此次系列访谈将连续推出四期,分别围绕“信息社会与电信转型”、“综合国力和宽带战略”、“智慧中国与智慧网络”、“和谐社会与信息服务”四大主题展开。第二期“综合国力与宽带提速”专题访谈已于9月4日由中国信息产业网总裁申江婴和新浪网首席记者康钊共同主持,邀请人民邮电报社总编辑武锁宁、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副院长刘多现场对话。访谈中,专家对目前社会上热烈讨论的宽带速率问题进行了详细解剖。
 
真假非难是冤枉
 
  目前电信企业提供的宽带接入,有不少人质疑是“假宽带”。对于这个疑问,专家予以了澄清。
 
  武锁宁总编辑指出,进入新世纪以来,在我国电信部门积极努力下,中国的宽带用户发展一直比较快,目前用户总规模已经超过1.6亿,用户总规模居世界首位。取得这一成绩,电信企业功不可没。
 
  而且,需要解释的是这些用户都是真的宽带用户,而不是“假宽带”。因为,宽带的标准有很多说法,但是按最权威的国际电联统计口径,互联网接入分为窄带互联网接入用户和宽带互联网接入用户两大类。窄带主要是指通过modem(模拟拨号器实现上网,速率约为56K)和ISDN(窄带综合业务网接入,国际上这类不少,中国不多,固定速率128K)的互联网用户;而宽带接入则包括:DSL(512K~8M)、LAN(以太接入)、FTTH及Cable modem(基于有线电视的同轴电缆接入)等下行速率超过256kbps的互联网接入用户。目前我们国家的1.6亿宽带用户都是属于后一类。所以,指责中国的宽带用户是假宽带是一个常识错误、是冤枉。
 
快慢之争很复杂
 
  尽管都是真宽带用户,但确实存在快慢之分。这一方面是传输介质不同造成的。武锁宁总编辑举例说,同属宽带接入的不同接入技术,速率快慢差距明显。基于铜线的DSL的接入速率一般在512K至2兆之间;而基于光纤接入的FTTH一般接入速率起步就可在2兆以上,其中E-PON目前技术可达1G,G-PON目前技术已可达2.5G。光纤传输比铜缆传输具有先天优势,尽管同为宽带,但有可能存在百倍差距。
 
  另一方面,上网快慢是一种用户体验,是一种感觉。刘多副院长解释说,用户感知的接入快慢,不仅仅是接入环节的问题,其他相关因素很多、很复杂,不能简单而论。用户接入网络开始访问之后,数据要经过核心网,最后到应用方。比如看新浪网页,是用户发出请求,新浪服务器向用户推送数据。用户的体验是全程的,尽管电信企业给用户提供了2M、4M乃至8M的接入,但从用户端到内容服务商的服务器之间的这段网络,其中任何一段的带宽不够,都会导致用户感觉网络变慢。正是因为这样,要改善用户的体验,既要电信企业提供高带宽的接入,也需要做好互联互通,还需要内容服务商的服务器具备足够的带宽供用户访问,才能使得应用无论在上行还是下行的时候,都能保证足够的速率,给用户良好的体验。
 
  刘多副院长还强调,用户的习惯对用户体验的影响也很大。有的用户经常会开多个进程,一个在下载视频,一个在下载邮件,一个在游览网页。开多个进程,网速一定是慢的,习惯也会影响体验感觉。
 
贵贱之比有跳差
 
  中国的宽带价格到底贵不贵?是不是暴利?这是社会上争论的又一个问题。对此,专家表示,户均价格不高,兆均价格偏高。武锁宁总编辑解释说,中国宽带用户的户均价格并不高,平均每户不到一百元,比国外低。美国是每户每月50美元,相当于300多元人民币。但是,按照平均速率的价格,也就是平均每兆带宽接入的价格来计算,中国的价格又偏高,而且这种差距这几年与国际水平突然拉大了。
 
  对此,两位专家均表示,这是不同接入技术带来的差距。目前我国的宽带接入方式主要采用的仍然是基于铜线的宽带接入方式,平均每户的接入带宽从几百K起步。然而,最近几年,大多数国家的宽带接入已经转向基于入户光纤,这种接入方式的接入带宽一般从10~20M起,甚至能达到1G乃至几个G,是DSL接入的数十倍、上百倍。所以,虽然中外户均价格相当,但是“兆均”价格却存在“跳差”。
 
  针对这种情况,两位专家大声呼吁加快光进铜退改造,尽快用光纤接入取代传统的铜线接入。这是巨大的社会工程,需要出台国家宽带战略,并从政策、投资、基金等方面对运营商光网建设予以扶持,在政府、企业、社会的共同努力下,才能迅速实现规模化的宽带提速,缩小与世界其他国家的差距,有效改善用户体验。

相关阅读:

分享到: 收藏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