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专家观点 >

业务流程管理基本概念(二)--工作流

2012-09-18 09:09:27   作者:   来源:CTI论坛   评论:0  点击:


  工作流技术的发展历史

  工作流技术发端于1970年代中期办公自动化领域的研究工作,但工作流思想的出现还应该更早,1968年Fritz Nordsieck就已经清楚地表达了利用信息技术实现工作流程自动化的想法。1970年代与工作流有关的研究工作包括: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学院的比尔盖茨开发的原型系统SCOOP,施乐帕洛阿尔托研究中心的Clarence A. Ellis和Gary J. Nutt等人开发的OfficeTalk系列试验系统,还有Anatol Holt和Paul Cashman开发的ARPANET上的监控软件故障报告程序。SCOOP, Officetalk和Anatol Holt开发的系统都采用Petri网的某种变体进行流程建模。其中SCOOP和Officetalk系统,不但标志着工作流技术的开始,而且也是最早的办公自动化系统。

  1970年代人们对工作流技术充满着强烈乐观情绪,研究者普遍相信新技术可以带来办公效率的巨大改善,然而这种期望最终还是落空了。人们观察到这样一种现象,一个成功的组织往往会在适当的时候创造性的打破标准的办公流程;而工作流技术的引入使得人们只能死板的遵守固定的流程,最终导致办公效率低和人们对技术的反感。1970年代工作流技术失败的技术原因则包括:在办公室使用个人计算机尚未被社会接受,网络技术还不普遍,开发者还不了解群件技术的需求与缺陷。

  含有工作流特征的商用系统的开发始于1983年至1985年间,早期的商用系统主要来自于图像处理领域和电子邮件领域。图像处理许多时候需要流转和跟踪图像,工作流恰好迎合这种需求;增强的电子邮件系统也采用了工作流的思想,把原来点对点的邮件流转改进为依照某种流程来流转。在这些早期的工作流系统中只有少数获得了成功。

  进入1990年代以后,相关的技术条件逐渐成熟,工作流系统的开发与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热潮。据调查,截至1995年共有200多种软件声称支持工作流管理或者拥有工作流特征。工作流技术被应用于电讯业、软件工程、制造业、金融业、银行业、科学试验、卫生保健领域、航运业和办公自动化领域。1993年8月,工作流技术标准化的工业组织-工作流管理联盟(WfMC)成立。1994年,工作流管理联盟发布了用于工作流管理系统之间互操作的工作流参考模型,并相继制定了一系列工业标准。

  关于工作流技术的学术研究也十分活跃,许多原型系统在实验室里开发出来,人们从工作流模型、体系结构、事务、适应性、异常、安全、语言、形式化、正确性验证、资源管理、开发过程等各方面对工作流技术进行探讨,大量论文被撰写出来。

  工作流的定义

  
工作流(Workflow),是对工作流程及其各操作步骤之间业务规则的抽象、概括、描述。工作流建模,即将工作流程中的工作如何前后组织在一起的逻辑和规则在计算机中以恰当的模型进行表示并对其实施计算。工作流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为实现某个业务目标,在多个参与者之间,利用计算机,按某种预定规则自动传递文档、信息或者任务。

  工作流管理联盟(WfMC)给出的工作流定义是:工作流是一类能够完全或者部分自动执行的经营过程,它根据一系列过程规则、文档、信息或任务能够在不同的执行者之间进行传递与执行。工作流是指整个或部分经营过程在计算机支持下的全自动或半自动化。在实际情况中可以更广泛地把凡是由计算机软件系统(工作流管理系统)控制其执行的过程都称为工作流。

  一个工作流包括一组活动及它们的相互顺序关系,还包括过程及活动的启动和终止条件,以及对每个活动的描述。

  工作流管理系统指运行在一个或多个工作流引擎上用于定义、实现和管理工作流运行的一套软件系统,它与工作流执行者(人、应用)交互,推进工作流实例的执行,并监控工作流的运行状态。
分享到: 收藏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