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国内 >

移动互联网企业圈地智能手机 各出增收奇招

2012-07-19 10:54:14   作者:   来源:通信产业网   评论:0  点击:


  最近“小三”(小米与360)之争在互联网领域闹的沸沸扬扬,自从360的周鸿宣称将进军手机领域,推360特供机以来,双方的口水战就不断。有人做了一个统计,在6月26日至7月2日一周的时间内,小米科技董事长雷军连原创加转发合共有34条微博,其中出现“周总”或“周老板”字样的共29条。同时间段内,周鸿发微博35条,几乎所有内容都与雷军或小米手机有关。双方争论的焦点主要集中于CPU的性能比拼以及雷军是否如周鸿所说口是心非赚取疯狂暴利。暂且不论谁对谁错,此番论战由周鸿发起,无非是为其即将发布的特供机进行舆论造势,微博论战只是周鸿祎善用的借打击别家产品吸引用户关注度的同时推出自身产品一种新型营销方式,不得不承认虽然雷军憋了一肚子火,但至少也赚足了眼球。

  小米原是移动互联网企业,此番随着小米、360等相继进入手机行业,众多互联网“大佬们”坐不住了,特别是随着联发科、高通、展讯等的“turn key”平台的发布,进入智能手机的门槛大为降低,盛大、阿里巴巴、腾讯、百度等均已进入智能手机领域或有此打算。那么,为什么互联网企业要急于进入智能终端领域?

  互联网企业的盈利模式无外乎以下几种:一是卖应用,如各种安全软件、办公软件等,这种模式在国外有很好的生态市场,但是在国内,消费者倾向于选择免费的产品,厂商在各细分领域也有免费的产品供应,因此此种模式在国内可为步履维艰;二是内置广告,企业以自身产品的流量吸引广告商投放广告并收取一定的费用;三是提供增值服务,如在游戏中提供需付费的虚拟道具、需付费以提供更多的功能或者存储空间等;四是收取会员费,这主要是针对淘宝等B2C电商企业的盈利方式。

  从上面看到,无论哪种盈利模式,首要的前提是产品获得了足够的市场占有率和大量的用户群,互联网入口一多、流量一大,收入便水涨船高。即使还未有明晰的盈利模式,但拥有了足够的流量入口,何愁没有创收的手段。因此,跑马圈地成为了互联网企业的重中之重。互联网企业进入手机领域,可以在操作系统中就内置自身应用产品,由于具有一定的强制性,这种内置应用的激活率相较通过应用程序市场获得的激活率要大得多,因而互联网企业可以在扩大手机销售量的同时扩大自身互联网产品的入口数量。

  360在与华为(合作前景并不明朗)、TCL、海尔合作进入智能终端行业后,为合作方画了一个很大的饼。360依靠手中大量的用户资源与京东商城等电商企业谈判,并承诺在360浏览器、导航页、甚至弹窗等位置为其提供针对特供机销售页面的流量导入。在此之前,京东商城等电商企业都需付出大笔广告费才能取得一个较好位置。同时,上述位置也可对手机厂商在天猫设立的官方旗舰店或者自建电商渠道开放,帮助手机厂商扩大电商渠道的销量。作为交换条件,手机厂商不光要参与360的特供手机,还需承诺在非特供机型中预装相当合同数量的360各种应用软件。暂且不论效果如何,这似乎是一个“共赢”的模式:手机厂商在提高出货量的同时,降低了成本提高了利润率;电商平台降低了广告支出,并提高了销售额;用户购买到了低价位高配置的手机;360则获得了智能手机规模应用内置,把持住了移动互联网入口。可以看到,360这种互联网厂商仍然是以扩大流量的目的抢占尽可能多的互联网入口份额,从而为其广告、增值服务创造更多的收入来源。

  小米则不尽相同,雷军一直坚称自己的企业为移动互联网企业,在推出小米手机之前,小米的业务主要集中在基于Android深度定制miui操作系统与米聊,通过适配多种机型,miui操作系统占据了一定的智能终端入口,而米聊则一直被拥有过亿用户群的腾讯微信所打压。因此,小米的移动互联网产品的入口还是有限,并且通过miui系统和米聊,小米也还未探索出一个清晰的盈利模式。而通过自己开发并生产手机,硬件成为了其盈利的手段之一。雷军称,前30万台小米手机都是亏损的,30万台之后,小米手机才开始实现10%左右的“微利”。根据小米手机标准版售价1999元计算,也就是说,每部小米手机目前的利润是200元左右,硬件似乎成了小米的主要盈利渠道,至少从目前看来如此。相较于360,小米的核心价值还显得扑朔迷离。

分享到: 收藏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