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国际 >

分析:小米能否再造辉煌?

2015-08-24 10:29:13   作者:查尔斯·克洛弗    来源:FT中文网科技   评论:0  点击:


  小米的粉丝们已习惯于对这家中国智能手机制造商新贵充满期待,期望其创始人雷军带来大胆创新和惊人突破。但不久前小米最新发布的基于安卓(Android)的系统更新,让通常赞不绝口的“米粉”群体感到失望。

  雷军穿着他标志性的牛仔裤、衬衫和运动鞋,站在巨大的显示屏旁边,向观众演示新系统的细节:新增的大字体,视频来电显示,以及与竞争对手产品进行的速度测试,值得注意的是其中没有苹果(Apple)的iPhone。

  雷军之前的发布会树立起了高标杆,相比之下此次没能达到预期。各大论坛和微博上到处是谴责声。科技网站砍柴网高喊MIUI 7“严重缺乏创新”。搜狐网则惊呼“小米危机!核心凸显边缘化苗头”。腾讯科技频道表示雷军“强颜欢笑”,“难掩疲惫之姿”。

  小米的回应是在官网论坛上发布声明,承认一些忠实的米粉可能感到“失望”,但只简单解释:“不存在需要修正的实际问题。”

  2010年小米发布了第一个系统软件,一年后推出首部手机M1,自那以来该公司从未行差踏错,此次动摇并不寻常。

  麦肯锡(McKinsey)驻北京合伙人克里斯托弗?托马斯(Christopher Thomas)表示:“智能手机市场已变得像电影产业。对任何一家公司来说,想要一部接一部地大获成功,谈何容易?”

  小米仅用短短五年时间就站到了中国智能手机行业巅峰。就在不到一年前,小米在一轮风投融资中估值达到450亿美元,成为当时全球最有价值的科技初创企业。

  IDC的数据显示,小米第二季度销售仍保持在同比增长38%的水平,而且在中国仍是最畅销的智能手机品牌,前景看来是光明的。

  但分析师们质疑,随着市场日趋饱和,小米能否继续令人折服?小米企图建立的互联设备和服务“生态系统”似乎缺乏焦点,相关产品包括了电池充电器、智能电视、健身手环和空气净化器。独立的战略顾问、苹果公司原中国及亚洲营销负责人尼克?阿诺德(Nick Arnold)表示:“一个有意义的生态系统并不是用同一个品牌销售多种产品。小米似乎在朝着提供低成本产品的电子商务平台的方向发展,代价也许是无法打造出有意义的产品关联度。”

  成功让小米成了众矢之的,大批模仿者效仿着这家中国初创企业的制胜策略:培养忠实于品牌的“粉丝”群体,在线限时抢购,炫目的苹果式发布会,以及低价销售高规格产品。

  互联网企业乐视(LeTV)和奇虎360(Qihoo 360)最近都推出了各自的低价手机,手机制造商Oppo以“一加”(Oneplus)手机晋升中国五大智能手机品牌,一加与小米的M4非常相似。就连一些无缘排名的竞争者也进军智能手机市场,比如工程机械制造商三一重工(Sany Heavy),摇滚歌星崔健等。

  许多参与分羹的手机装有与小米一样的现成芯片组,并使用类似的基于安卓的操作系统,这意味着它们很容易复制。小米的MIUI版安卓系统经过修改后,可以替换掉其他制造商手机的原生操作系统。

  小米已与联芯科技(Leadcore Technologies)达成合作,此举或许意在设计自己的芯片组。联芯科技通过生产廉价的智能手机芯片与高通(Qualcomm)展开竞争。

  麦肯锡的托马斯说:“垂直整合,进军半导体领域是抵御抄袭的方法之一。”

  今年第一季度,全球最大的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同比收缩4%,再加上激烈的竞争,令小米倍受打击。小米上半年销售数字令人失望,总共售出3400万部手机,似乎表明该公司很难达到全年销售1亿部手机的目标,甚至修改后的8000万全年目标也难以企及。

  IDC的马伯远(Bryan Ma)表示:“小米要达到那个目标将有一定难度。”

  小米表示,下半年的销售形势历来强于上半年。

  小米创业之初得到了“中国的苹果”这一声誉。但到头来受益的可能还是苹果,许多购买了小米手机的用户都升级成了iPhone,让苹果在一季度暂时坐上了中国市场的头把交椅。

  小米本打算控制中端市场,但同样面临竞争对手的挤压。国内竞争对手华为(Huawei)在今年的排名中一路飙升,根据IDC的数据,今年二季度华为在中国市场拿到了15.8%的份额,仅略低于小米。

  小米已转向出口,将产品销往巴西、印度、马来西亚和新加坡。

  马伯远说:“小米一直有进军海外的抱负。但随着国内市场减速,现在他们的出口意识更加紧迫。”

分享到: 收藏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