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专家观点 >

产业链共议TD-LTE全要素:规模是最大信心来源

2012-07-17 09:07:24   作者:   来源:通信产业网   评论:0  点击:


  进入2012年,随着中国移动明确TD-LTE三年发展计划,TD-LTE产业链信心得到提振,TD-LTE的发展步伐明显加快。目前,规模试验二阶段已经圆满结束,体验网在多城市开放,扩大规模试验提上日程。 虽然TD-LTE的发展很快,但离商用的要求仍有差距。为了探讨TD-LTE商用前面临的问题,推动TD-LTE快速发展,《通信产业报》(网)记者采访了产业链的系统设备、芯片等重要厂商专家,共话TD-LTE未来。

  终端芯片是薄弱环节

  《通信产业报》(网):TD-LTE已经进入商用前的冲刺阶段,目前,产业链发展还面临哪些挑战?TD-LTE距离商用的要求还有多远?

  曾益:TD-LTE在商用之前还需要经历扩大规模试验的考验,更关注用户在网络中的体验,而这种体验离不开一个成熟的网络和终端支持。在产业链方面,相比系统设备,芯片和终端的成熟度和丰富程度都还有进一步完善的空间,就目前看,这一发展正在提速。

  陈明:从TD-LTE产业链总体来说,目前终端芯片还是薄弱环节,主要表现是性能不够稳定,功耗较大。另外,从国际经验来看,LTE的成功离不开智能手机,而目前能够商用的TD-LTE智能手机还没有出现。

  张辉:目前,TD-LTE产业链与FDD-LTE的差距主要来自五个方面。第一,TD-LTE产业链规模较FDD LTE存在一定差距,芯片和终端成熟度与FDD LTE相比较为明显;第二,据高盛的报告,全球已经有12家运营商加入TD-LTE阵营,但是截至今年6月,全球只有9家运营商启动TD-LTE商用服务;第三,目前TD-LTE尚在网络测试阶段,推出的终端只用于测试使用,终端类型多为数据卡,TD-LTE手机为数较少;第四,TD-LTE商用频谱还没有划定;第五,TD-LTE多模单芯片还不成熟。

  赵群:从TD-LTE产业链来看,经过规模试验两个阶段的测试,TD-LTE网络系统相对已经成熟,具备商用条件,但终端芯片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成熟,主要反映在终端产品种类较少,成本较高,不过目前这一问题已得到了长足改善,随着中国移动TD-LTE大规模部署时间表的公布,以及TD-LTE全球商用的逐步推广,TD-LTE终端芯片日新月异迅猛发展。

  华为:目前TD-LTE产业链最大的问题是终端发展相对滞后,由于目前TD-LTE的频段尚未确定,直接制约了终端的单芯片解决方案的推出。

  闫丽新:目前,TD-LTE无论是在芯片、终端还是布网方面,都还存在问题。以TD-LTE终端为例,它的不成熟是制约4G商用的因素之一。如果商用信息明确,TD-LTE芯片和终端企业一定能够及时满足运营商开展TD-LTE服务的需求。随着芯片开发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TD-LTE商用进程的进一步加速,TD-LTE芯片一定会迎来一个突飞猛进的快速发展期。

  尽管TD-LTE产业链存在上述问题,然而不争的事实是:“TD-LTE产业链已日趋成熟。”TD-LTE已形成由中国主导、全球广泛参与的产业链。

  加强互操作验证

  《通信产业报》(网):为推动TD-LTE全产业链共同发展,产业链各环节应该如何配合?作为产业链中的一环,贵公司将如何发挥自身的作用?

  陈明:下一阶段,从推动全面商用的角度来看,产业链面临的主要挑战是跨厂商端到端互操作验证和网络优化的挑战。应对这一挑战,需要全产业链共同努力。

  首先,从运营商的角度,建议梳理相关功能需求,根据网络发展的预期,制定现实有效的功能引入计划。优先选择成熟的基本功能,避免大而全,从而有效降低系统端到端优化的复杂度,增强系统部署初期主要性能指标可控性。从而获得良好的用户体验。这也是爱立信在LTE FDD商用部署过程中的重要成功经验之一。

  其次,爱立信作为LTE主要厂商,积极推进TD-LTE产业链发展。在推动系统和终端互操作方面,爱立信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加拿大渥太华和中国北京设立了多个LTE FDD/TDD多厂商互操作验证中心。目前,爱立信与全球12家领先移动宽带芯片厂商结成战略伙伴共推LTE FDD/TDD产业链。

  张辉:作为主要的TD-LTE基带芯片供应商之一,创毅视讯意识到终端和芯片的发展对于产业链的发展尤为重要。因此,创毅视讯在基带芯片WarpDrive5000的基础上推出了支持TD-LTE,TDS,GSM的多模数据卡,并且和移动研究院、广东移动密切合作,在今年5月推出了单卡双待的多模TD-LTE智能手机,很好的满足了移动未来GSM\TDS\LTE多网并存的业务需求。在2013年,创毅视讯还将推出支持TD-LTE,TDS,GSM的多模单芯片方案。在努力做好芯片和整个终端的解决方案基础上,创毅视讯也在积极支持中国移动的第一和第二阶段TD-LTE规模技术试验网测试及建设,主动参与产业链的多方合作,推动产业向前发展。

  建议运营商和系统厂商建立开放实验室和外场测试环境,推动从测试仪器,到终端和芯片、到系统、到创新的应用等各个方面的合作,带动产业链全面发展和进步。

  赵群:根据之前LTE商用网络的发展经验,虽然在网络部署初期,终端设备的发展可能落后于系统设备,但大规模的网络部署能有效推动终端设备快速发展。以Verizon为例,2010年12月宣布LTE商用时,Verizon只有两款LTE数据卡可供用户选择,而到今天已有近40款LTE商用终端,包括数据卡、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MiFi热点等。

  随着TD-LTE产业逐步成熟,相应的应用创新和商务模式也至关重要。因此,除了做好自己的“老本行”以外,上海贝尔很早就把目光投到了应用创新上。借助阿尔卡特朗讯早在2009年2月就正式发起成立的“NG Connect Program(下一代互联计划)”,上海贝尔积极整合国内外产业链合作伙伴,联合不同领域厂商,通过实践,共同探讨基于TD-LTE的全新业务和商务模式,打造全新的TD-LTE生态环境。

  华为:中国移动作为TD-LTE产业的领导者,产业链各个环节需要积极配合中国移动规模试验网的测试工作,加快规模试验的进度;华为从2010年的世博会开始就积极配合中国移动的TD-LTE方面的测试工作,从网络到终端提供端到端的解决方案。

  闫丽新:移动通信发展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芯片开发落后于系统开发是正常现象。设备厂商、系统设备厂商及芯片厂商之间需要完成互操作测试,这些系列测试有助于从测试仪器、终端、芯片、系统、应用等各个方面推动TD-LTE产业链加快成熟。

  长期以来,普天支持和推动TD-SCDMA和TD-LTE的发展,积极参加工业和信息化部和中国移动组织的各项测试。在终端的互操作方面,目前普天已经完成了与海思、创毅视讯、Altair等多家终端的IOT测试。

  TD-LTE的规模化商用发展需要更多的运营商和最终用户了解LTE。为此,普天充分把握中移动南京规模试验网的建设机会,力争让更多的用户了解和体验LTE的魅力。在前不久举行的南京移动与建邺区人民政府签署信息化合作协议的活动中,普天网络为签约活动现场提供了TD-LTE技术支持和应用演示工作。此次演示经测试,上行速率可达20M、下行速率可达60M。

  曾益:在产业链配合方面,诺西于2010年就在杭州设立全球首个TD-LTE开放实验室,以实际行动加快TD-LTE产业链建设与发展。该实验室为终端设备商提供TD-LTE开放实验环境,有助于终端芯片厂商与设备厂商进行互操作测试。到目前为止,已经和市场上的主流芯片厂商完成了IOT测试。与此同时,为了推动产业链发展,诺西还推出了多款自研的TD-LTE终端。其中,我们的TD多模MiFi,在产品设计,性能和功耗方面获得了客户的高度认可。

  在推动TD-LTE尽快成熟方面,诺西通过将创新技术应用于TD-LTE网络中,提升网络的成熟度。诺西的TD-LTE产品一开始就采用与全球规模发货的FDD-LTE一样的软硬件平台,保障了TD-LTE的成熟性建立在一个商用可靠的系统平台上。第二,诺西在TD-LTE基站上的智能调度器(Smart Scheduler)提供了强大的调度算法,实时结合无线环境的变化,充分配置资源,达到了系统性能的动态优化。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TD-LTE同频组网时,干扰管理变得异常重要,诺西在这个领域有着很多独特的优势。诺西独特的A-ICIC技术,能够双倍提升小区的下行处理能力和35%的提升小区的上行处理能力,这给运营商同频组网提供了非常好的技术支撑。

  亟待商用

  《通信产业报》(网):作为TD-LTE产业链的重要参与者,希望TD-LTE拥有怎样的生态系统?厂商希望得到政府和运营商怎样的支持?

  张辉:作为芯片厂商,希望得到政府和运营商更多的支持。第一,尽快发牌,鼓励更多的芯片和终端厂商投入TD-LTE研发工作;第二,运营商应该加大采购TD-LTE终端的力度,鼓励支持芯片和终端产业;第三,系统厂商开放实验室,供终端调测;第四,明确TD-LTE频谱规划;第五,政府加大重大专项和地方配套资金以及相关政策的支持力度;第六,运营商推动系统厂商和仪表厂商,提供系统设备和仪器仪表,供终端/芯片企业调测。

  赵群:在终端芯片方面,目前全球的终端和芯片厂家都在密切关注中国移动TD-LTE商用计划,其中包括高通、苹果等全球重量级厂商。随着中国移动2013年20万个TD-LTE基站建设信息发出,全球产业链为之振奋,中国移动TD-LTE大规模商用是对产业链发展最大的推动和信心来源。

  闫丽新:普天作为TD-LTE产业链的重要参与者,首先,希望政府有关部门能够进一步加大TD-LTE的扶持力度。国内TD-LTE发展规划、政策取向、商用计划、扶持政策的尚未明确,是制约TD-LTE商用化进程的重要原因之一。政府有关部门在基础资源、产业政策和规划等方面的支持力度是TD-LTE产业链快速发展重要推动力量。因此需要尽快确定TD-LTE发展规划、政策取向和商用计划,指导企业研发投资方向,及时完成技术积累和改进;同时,加大对TD-LTE产业链的政策扶持,制定针对TD-LTE的优惠政策,扶持和鼓励全球产业链厂家共同参与TD-LTE发展;此外,加强对TD-LTE频谱资源及牌照的倾斜,促进TD-LTE国际化进程。

  其次,希望运营商进一步加速TD-LTE商用进程。从通信历史发展经验看,2G、3G等国际通信技术标准的全球化进程,都是由其主要的推动者率先商用,发挥示范效应带动全球产业链快速发展,进而赢得全球的推广应用。因此对于中国运营商而言,在当前全球TD-LTE产业链发展相对滞后的情况下,我国自身的示范效应已经变得十分迫切。中国运营商的态度和部署进展,将带动整个TD-LTE产业链在国际上的发展。

  TDD与FDD差距正在缩小

  《通信产业报》(网):与FDD-LTE相比,TD-LTE还存在哪些差距?中国移动已经实现了杭州和香港的TDD/FDD双向漫游,这对于TD-LTE国际化十分重要。TDD/FDD融合取得了哪些进展?还面临哪些挑战?

  陈明:目前,TD-LTE与LTE FDD相比主要还是终端的成熟度和数量有明显差距。尽管和一年前相比,TD-LTE终端的发展获得长足进步,终端数量达到近百款。但是目前仍以数据卡为主,而FDD终端总数已经超过350款,其中约20%为智能手机。而LTE FDD的经验告诉我们智能手机对TD-LTE的成功至关重要。

  在推动TDD/FDD两种制式融合方面,爱立信率先实现了系统TDD/FDD系统设备共平台设计。二者仅需要简单软件配置,就可以实现制式转换。在推动TDD/FDD互操作方面,爱立信和中国移动香港公司一起,联合以色列终端芯片厂商Altair,在6月15日完成了全球首例TD-LTE/LTE FDD商用网双向切换。

  张辉:在芯片方面,创毅视讯早在2011年就推出了支持TDD/FDD共模的基带芯片WarpDrive5000,高通在MWC2012上展出的MSM8960和海思的Balong710两款多模终端芯片也都支持TD-LTE和FDD-LTE共模。

  此外,中国移动已在香港获得2.6GHz FDD频率和30MHz 2.3G TDD频率牌照。融合了TDD与FDD的多模终端是中移动2012年扩大规模试验的重点。

  FDD商用网的数量因商用的时间比TDD早,因此,目前数量比TDD多,成熟度也更高。国际上FDD-LTE运营商规模比TD-LTE运营商规模大,且FDD-LTE终端型量更多。

  曾益:TD-LTE与FDD-LTE在技术制式上看,差距本身不大,从标准化的角度,往未来看,随着载波聚合技术的推出和完善,对称频段和非对称频段的使用可以更加灵活,为TD-LTE和FDD-LTE进一步融合奠定了基础。从系统设备的成熟度来看,TD-LTE和FDD-LTE处在一个水平上,比如说,诺西的TD-LTE的Flexi基站设备所采用的软硬件平台和诺西已经在全球大规模部署的FDD-LTE完全一致。差距主要体现在于产业规模方面。由于FDD发展较早,在终端产品种类等方面领先于TD-LTE,最新的GSMA统计,在417款LTE终端中,仅有68款支持TDD,比例还不到20%,我们希望这个比例能够在未来的12-18个月内得到进一步改善的,有更多的支持TDD的终端推出。

  赵群:TD-LTE产业链的差距主要集中在终端芯片侧,目前终端芯片正在快速发展中。TD-LTE与FDD-LTE是LTE的两种技术,区别主要在于物理层实现的不同,主要在于eNodeB和终端侧由于空中接口设计不同而带来的差异。因此,上海贝尔采用共平台策略提供LTE-TDD及FDD-LTE的端到端解决方案,这样能使我们的资源利用最优化。

  LTE-TDD与FDD-LTE是互补关系而并非纯竞争关系。这是因为随着全球范围内的频率资源的愈发紧张,FDD-LTE所需要的成对的频率越来越难获得。相比较而言,TDD频率资源更加丰富,LTE-TDD与FDD-LTE共平台的方案使得运营商可以在网络向LTE循序演进时,根据自有的频率自由地选择LTE-TDD或者是FDD-LTE。

  华为:相对FDD,TDD产业链的短板还是在终端上,但是从标准来看,FDD和TDD有90%是一致,FDD和TDD融合是有基础支撑的,目前包括高通在内的各大芯片厂商,其芯片路标都是在向FDD/TDD多模方向发展,一致能力的终端支持“进的来、出的去”。

  闫丽新:TDD和FDD的协议一致性非常高,从产业链的角度看,硬件、芯片、软件的代码都很容易共用。目前普天已经启动了FDD的开发工作,普天的TD-LTE和FDD-LTE使用的是共用平台,这有助于利用优势资源,加快LTE的商用化进程。

 

分享到: 收藏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