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国内 >

中国手机厂家正误入歧途

2013-01-28 09:32:35   作者:   来源:IT商业新闻网    评论:0  点击:


  三星GALAXYNote2II在5.5英寸大屏的号召下全球热卖,成为一朵奇葩,三星也顺手给手机行业挖了个大坑。

  中国手机厂商正在奋力创造“世界奇迹”,先有华为AscendMate将屏幕扩展到6.1英寸,近日又闻,中兴NubiaZ7装备了分辨率高达2560×1440的6.3寸显示屏,着实让人“兴奋”,中国手机企业争创世界第一的行动估计让三星和苹果都自叹不如。

  其实在手机屏幕方面的“创新”只是中国手机厂家的“壮举”之一。自2012年初,在小米的带领下,国产手机产品的处理器迅速集体性的从单核走过双核,最后“成功”跨入四核时代,国产手机产品也从此进入了比拼产品配件的竞争环境。而与此相对应的,苹果和三星、HTC虽然2012年下半年才进入了四核时代,但他们从来没有把自己的处理器的核点作为卖点四处宣扬,而全球大卖的诺基亚Lumia920仍然是双核产品,除苹果外,这些厂家的产品中,除旗舰机型采用四核处理器外,最广泛的中端机型仍然是双核甚至是单核产品。

  这情景与几年前的PC环境何其相似?

  2007年前后,在英特尔和AMD的竞争中,双方CPU的主频迅速攀升到3G左右,在工艺无法保证更高的主频情况下,双方又开始了在CPU核心上的竞争,桌面级CPU的核心数量也迅速从单核发展至双核、四核,目前已达到了八核。各种测试表明,当时由于系统和应用软件并不支持多核心多线程处理,几家巨头们不断推高PC性能的结果是让用户买了高性能的计算机而无法发挥其效能,普通的应用只需要单核产品就已足够,让太多的用户花了冤枉钱。2010年后,PC行业对性能的追逐趋于理性,近两年CPU产品的频率和内核数量才没有发生大的变化,CPU厂家及PC厂家开始从追求高主频、多核心的参数回归到综合性能和用户体验上,更多的性能并不高但适合于细分市场的个性化产品逐年增多。

  今天的手机行业的情况与当年PC行业相似,在产品缺少个性和创新的情况下,各家唯一可比拼的“亮点”便成了配件的性能参数,但这些越来越高的性能参数,能带给用户更好的产品体验吗?

  早在2011年,有研究表明,安卓系统架构的问题,造成了安卓系统对CPU的主频和核心并不敏感,虽然安卓4.0版本后,安卓系统开始加强了对多核CPU的支持,但在实际应用中,安卓系统仍然无法发挥多核CPU的性能。最新测试表明,在主流的四核CPU手机上,正常应用时,CPU的性能只能发挥到20%~40%之间,更多的时候,多核CPU工作在单核状态下。

  这测试结论说明了什么问题呢?

  许多奔着四核CPU而购机的用户,其手机80%的时间工作在单核模式下,四核手机只是一个名词而已。这就是许多人在使用单核CPU的手机和四核CPU的手机时,在用户体验上,感觉不出来多少差别的深层原因。

  而对手机屏幕更大的追逐,更是一场步入歧途的闹剧。国产手机的屏幕从2012年初的3.5英寸,经过一年时间,现在主流产品已全部集中在了4.7英寸左右,5寸以上的显示屏也不在少数,而华为的AscendMate6.1和中兴NubiaZ7 6.3英寸,似乎又在把这个“军备竞赛”推向了6寸以上的战场。

  尽管三星的GALAXYNote5.5寸的屏幕打破了当年乔布斯认为的手握最佳尺寸3.5的定律,但用过三星GALAXYNote的人应该都会有同样的感受,5.5英寸在阅读、看视频等方面比4寸屏有很大的优势,但在使用电话等基础功能时,5.5英寸屏幕还是太大了,一是不好把握,二是单手操作没有可能,尽管三星GALAXY Note II优化了外形,手握感有所提高,但在以正常通讯为主的使用条件下,还是太大了。

  而现在的6寸以上屏幕,这种界到平板和手机之间以通讯为主的产品,让消费者一头雾水,在如此大的屏下,加上边框,这手机怎么拿,又怎么用呢?放在随身口袋里也有难度,这种以牺牲用户体验的个性化“创造”,很难与创新挂上关系。

分享到: 收藏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