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专家观点 >

影响力公式

2009-02-06 00:00:00   作者:   来源:   评论:0  点击:





  这个奇妙的公式告诉我们,要降低对方的抗拒力,有两个方法,一个是减少隔阂感,一个是增加需求感。

  有没有读者,你的孩子到了十几岁,你还会打孩子的吗?孩子还小的时候,因为对你的依赖感还非常强,依赖感超过了每次对他处罚造成的隔阂感,所以打骂还能产生效果。等到孩子到了十几岁,依赖感骤然下降,你每打一次,可能孩子因为尊重父母的结果,你还会收到短期效果,但长期的隔阂感却在底层不断的累积。

  我宝宝不知道为什么,很不喜欢琵琶膏或琵琶糖的味道,我每次回家,如果很忙着要做工作,而宝宝还一直黏着我要我陪着玩,我只要含一颗琵琶糖,宝宝马上就去找他妈,完全不会来烦我。

  一颗琵琶糖就有这么大产生隔阂感的力量。

  要降低隔阂感,就是要利用认同的力量,认同是一件很奇妙的事,你要让100个人一起抬头往上看,你只要找两个朋友站在马路边,一起抬头往上看,不要5分钟,就会有几十个人站在你旁边一起抬头,还一边问:你们在看什么啊?

  孩子到了十几岁,会比较听父母的,还是身边朋友的?让人难过的是,大部分的统计显示,都是比较听身边朋友的,答案很简单,就是跟父母产生了代沟,隔阂感远远超过了认同感。

  好,如果已经有了隔阂感,你又要怎么降低她的抗拒力呢?

  一个女孩子在荒郊野外有可能会跟一个陌生男子讲话吗?不可能。

  但如果她自己骑着电单车到郊外去玩,轮胎爆胎车子不会动了,眼看天就要黑了,一个男子骑车过来,女孩会跟他说话吗?

  我想答案应该是会,因为这时的需求感远远超过了隔阂感。

  为何爱情小说要比学校里面的课本好看多了?

  因为爱情小说充分的利用了需求感这个人性特点来吸引读者。

  你有没有发现好看的爱情小说或是偶像剧,里面男女主角的爱情从来没有顺顺利利的?明明两个人历尽千辛万苦,所有的误会全部都化解了,突然又有一个磨难让两个人分开,让两人再度接受考验?

  我发现金庸是其中最会利用这项心理学的高手,你看看神鵰侠侣里面的杨过和小龙女,两个人简直是从头到尾就在分离、重聚、再分离、再重聚的过程当中,但连我看了都很感动,连看了三天三夜没睡都舍不得放下,心理就是急着想要知道两个人到底有没有在一起,看到小龙女在绝情谷忍下心,假装不认识杨过的那一幕,我感动的几乎要哭了。

  我后来仔细想想,小龙女明明跟杨过已经可以过幸福快乐的生活了,干么想不开,又怕世人看不起杨过跟师傅在一起,又觉得自己已经不是清白之身,三番两次离杨过而去?

  但我回头想想,金庸真的是懂得人性心理学的超级高手,如果小龙女从此就幸福快乐的跟杨过在一起,那你还有那么大的兴趣看下去吗?

  因为你不知道结局是什么,不知道两个人到底是不是会在一起,一股简单却极度强大的力量,让你废寝忘食、昼夜难眠,就是捧着书一直看。

  这股力量就是需求感,你需要知道结局是什么,你有一个强大的需求,这股需求没有被满足,让你连觉都睡不着。

  我们说要改变一个人,那个人必须要有两件事情发生才有可能:一个是他必须要相信自己能做的到,一个是他必须要认为这个改变值得他去做,也就是他必须要有能力和动机,这两个要素缺一不可。

  而需求感刚好提供了最重要的要素:动机,你如果可以打中一个人的需求感,那你唯一剩下要做的,就是提供他需要的能力。

  需求感是一件奇妙的心理感受,我很孝顺我的母亲,因为我们小时候家里很穷,我母亲从来没有用过好东西,我常常认为给我母亲最好的物质享受会让她最开心,但我这次去美国,圣诞夜我们在赌城拉斯韦加斯度过,当天晚上在香榭巴黎这个大赌场里面,完全吃不到东西,只要是餐厅,外面全部排的满满的,我终于找到一个高档的牛排馆,感紧带我母亲和一家人进去,结果我母亲看到一个牛排要美金40多元,脸马上就拉了下来,我一直想,是我请客吃饭啊,母亲为何那么不开心?

  过了两天,我们从香榭巴黎酒店,换到拉曼贝海湾酒店去住,不知为何,酒店自动免费帮我们升级到四季酒店的顶层观景房,一住进去,我母亲从头开心到尾。

  我终于明白一个道理,我母亲因为年轻家里穷,一直非常的节俭,要让她开心,不是给她最好的东西,而是给她[最便宜]的好东西。

  她的需求感不是要奢侈的东西,而是要能以最便宜的价格拿到的奢侈品,而这两者中间有非常大的差别。

  你要打动一个人,就必须要明白她的需求感。

  我常跟话务班长说,我们做辅导,要帮助底下的话务代表,你走上去跟她说话之前,一定要先明白对方的需求是什么,你如果不明白对方的需求是什么,你根本没有资格来做辅导的工作。

  细心体会一下对方的需求,会帮助你扩大你的影响力,有一次一个班长跟我说,她底下有一个话务员小朱很想要当培训员,参加年度培训部门竞聘,没有考上,人就变的意志消沈,工作绩效大幅下降,这时要怎么改变她?

  小朱的需求是什么?她想要做培训部门的培训员,班长藉此改变她的方法,就是利用小朱需求感最强的部份,她要小朱负责班组里面的培训工作,并且承诺只要她做的好,下一次培训部门的竞聘,她会全力推荐。

  一个本来让小朱意志消沈的事件,结果变成激励小朱最有效的力量,小朱后来做的非常好,直接升起来变成班长助理。

  终于要回到我们一开始讲的故事,我从美国回到台湾的家里,对我岳父母的几袋小笼包和肉羹面感动不已,为什么?

  因为我当时最大的需求完全被打中了。

  我的需求不多,但能打中的人,就是对我影响力最大的人。

  这就是影响力公式。

CTI论坛编辑

相关阅读:

分享到: 收藏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