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专家观点 >

解析运营商3G差异化战略

2009-04-17 00:00:00   作者:   来源:   评论:0  点击:





  中国联通3G的卖点就是成熟的WCDMA甚至HSPA技术,以及海外运营商此前积累的3G业务及运营经验,其核心也是承载数据业务,因此,中国联通内部此前也一直在就数据业务经营进行深入的思考。因为,毕竟,在2G时代联通也和中国移动一样,只是一个以语音业务为主体的运营商,在数据业务方面可以说是一片空白。中国联通的统计数据显示,目前中国联通的增值业务总量已经占到总收入的20%,但这20%中,至少有一半来自短消息,因此,真正的以数据为代表的增值业务并不多,这是未来所有运营商都面临的挑战。

  要想发挥数据业务优势,中国联通的思路很明确,除大规模建网外,还要大力提升HSDPA和HSUPA,力图在重点区域配置HSDPA14.4Mbps和HSUPA5.76Mbps,与竞争对手在数据能力方面形成明显差异化优势。

  因此,中国联通认为,中国3G应契合产业链进展、用户习惯及盈利模式有节奏的发展,3G网络带来的高速率移动数据能力将给用户业务体验带来颠覆性的改变,通过手机进行的音乐、电影下载、互动游戏成为可能,中国联通将基于该网络大力发展移动宽带业务,降低数据业务资费,迅速发展新的3G用户。然而,以语音业务为主导的传统运营商在经营互联网内容及数据信息服务将面临巨大挑战。

  显然,即使解决了手机进入互联网所涉及的终端部分的问题也并不意味着就可以使数据业务顺利发展,因为,如果运营商只做“管道搬运工”是没有前途可言的,中国联通副总裁张范公开表示,未来,中国联通将着重考虑正确处理与CP、SP之间的关系,虽然此前在2G的增值业务发展中,已经就此进行了摸索,但还存在着一些总是,未来希望合作共赢。

  为了重点推广手机互联网、手机音乐、手机视频、移动搜索等产品以及推进手机定制,实现增值业务的强势运营,中国联通目前已经专门成立了中国联通音乐公司、中国联通视频公司,来推进增值业务的专业化运营和市场化运作。以独立公司运营特定的增值业务,可见中国联通将增值业务放在重要的战略地位,将要以此打造“内容+应用+接入+服务”的营销模式。

中国电信:锁定整合信息化产品

  CDMA的产业链相对小,而中国电信的固网资源相对强大,两者相结合,中国电信的总体战略走的是全业务运营的道路。

  从去年电信重组以来,中国电信着力塑造着三大品牌形象:商务领航、我的e家和天翼。在这里很明显地看出,中国电信并未刻意强调移动通信和3G的概念,而是有针对性地面向某一特定群体的客户推进其整合信息化产品。虽然天翼被定位为个人移动客户品牌,但这个移动品牌所面向的个人用户却需要通过针对政企客户的“商务领航”和针对家庭客户的“我的e家”品牌来带动。

  通过政企客户和家庭客户的信息化带动移动业务的发展,这正是中国电信的移动差异化发展策略。以中国电信针对公安系统的“警务e通”为例,“警务e通”行业应用产品是利用中国电信的电话网、移动网、互联网融合优势,通过移动网络为公安一线执法人员提供如短消息、数据传输等业务,该产品使用数据加密及身份认证等技术手段,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使用移动终端与公安信息网进行信息交换。同时,该产品使公安信息能够覆盖凡是移动通信网络通达的任何地方,达到公安部“三A”要求,即:任何地点,任何时间及任何方式都能够保障信息畅通。“警务e通”整合了政企用户所要求的功能,也带动了其中的个人终端应用。

  据了解,中国电信将这种从客户细分入手的3G推进模式称为双中心模式:其一是以细分客户群的需求为驱动,调动各专业领域的内容、应用、服务提供商积极参与;其二则是充分利用业务管理平台,吸引更多活力的团队加入产品创新、用户发展、内容运营。

  预计接下来,中国电信将进一步发挥其在集团用户和家庭用户方面的优势,将这些用户的综合信息化需求与目前着力推进的九大3G业务(无线宽带、综合办公、全球眼、爱音乐、天翼对讲、邮件推送、天翼LIVE、手机影视、可视电话)进行整合,在业务和应用层面打出组合拳。

通信世界网

相关阅读:

分享到: 收藏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