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将深入探讨和虚拟化相关的技术选择,以及和私有云相关的管理和自动化技术。如果你的企业已经在向私有云迁移,或者正计划迁移,那么本文会给你提供有益的建议。
一般来说,选择实施私有云的技术要比搞清楚私有云所需要的业务规则和运作流程容易得多。但是,选好将数据中心虚拟化的软件,然后挑选合适的自动化及协调管理工具仍然是非常之重要的。

走好第一步
如何构建私有云,取决于你如何起步。现有环境可能会限定你如何迈出第一步。如果你是从零起步的,那就必须以服务器虚拟化作为第一步。然后再开始对存储和网络进行虚拟化,由此开始构建你的私有云。
假如你想全面发挥私有云的优势,这些步骤就是前提条件。你必须能够根据客户的需求预配置好软硬件,然后部署硬件或服务;还需要有一种管理和控制环境的方法,需要有可管理从私有云到公有云的范式——也就是说,要有能力将工作负载在私有云和公有云之间往返迁移。
到目前为止,私有云的构建可谓因企业而异。
在准备构建私有云时,你必须提出并回答如下一些问题:
- 哪些应用计划放在私有云中运行,哪些不准备移入?
- 若有两个数据中心,那么我应该在何种范围内迁移应用,并在两者之间共享容量呢?云在哪里可提供帮助?又会在哪里造成伤害?
保罗·卡梅隆(Paul Cameron)是澳大利亚布里斯班一家大型金融服务机构Suncorp的企业服务负责人,他说,当他的公司开始规划并指定私有云战略时,首先要做的两件事就是创建基于服务的运营模式和一份服务目录。服务目录所包含的各种服务项目在公司内部正在实现自动化,并将通过一个自助服务门户向企业客户提供。
填写一份服务目录是相当耗时的。但如果你才用了像BMC Remedy或Service-now.com这样的IT服务管理和变更管理工具,并建立了一个适当的CMDB数据库的话,问题就简单多了。你可以从CMDB中选择合适的服务,便可在服务目录中提供自动化服务列表了。这正是Suncorp利用其基于BMC Remedy的CMDB所实现的。
卡梅隆说,Suncorp正在部署一个私有云,因为它必须为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更快捷地关照客户的业务。在传统数据中心里,企业通常要花费一周甚至数月才能配置好一台服务器,这还要看IT人员的工作量有多大,客户所要求的任务顺序有多长而定。
如今在Suncorp,客户可通过自助服务门户申请资源和服务。一旦提交了申请,这些服务的完成就会自动进行。Suncorp已将其数据中心的大部分服务器、存储等设备虚拟化了,如今它大约80%的数据中心服务都可以被自动化的自助服务门户所覆盖。
多数已拥有私有云的企业都会采用某种方法,比如扣费或者物理限制,来规定客户可以申请到的容量,以保障按需服务不至于落于空谈。不然的话,客户就可能会不停地配置虚拟服务器,很快就使用完所有的容量。
基本的云组件
杰弗瑞·德里斯科尔(Jeffrey Driscoll)是咨询公司Precision IT的系统工程师,他认为企业在构建私有云时,所使用到的一些基本的建筑砖块,就是服务器、存储(如SAN)和虚拟化软件。“然后便可开始构建一个集群,”他说,一旦集群构建完成,“容量规划就显得至关重要了。”
讲到容量规划的制定,就要搞清楚,当由于业务需求的增长而需要增加服务器和其他资源时会发生什么情况。容量规划是集群的一个重要组件,也是影响云性能的重要因素。如果容量规划没有制定好,那么最后得到的就可能是一个无用的系统,到了紧要关头甚至还不得不重新采用传统的、非云系统。

当私有云中的容量不够使用时,一种解决办法是创建混合的云环境,也就是把客户的容量请求转移到像亚马逊EC2的公有云上去。
一旦集群上线并开始运转,你便可以预配置虚拟服务器了。结果会得到一种包含服务器层、网络层和虚拟化层的分层架构。而在每一层都配有相应的管理工具。“现在就可以开始考虑自动化了,”德里斯科尔说。
网界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