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专家观点 >

支付行业新棋局 移动支付3年后将成主流

2012-08-31 09:06:17   作者: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评论:0  点击:


  从最初的互联网支付入手,到此后的POS收单,第三方支付企业的客户群、业务类型,与银行的重叠范围日益增加。

  与此同时,凭借灵活的业务创新能力等优势,第三方支付公司又与银行共同做大了支付行业的蛋糕。

  在当前支付业务爆炸式增长的背景下,应该如何评估整个中国支付行业的现状;支付链条日益复杂,主体日益增多的背景下,各方该如何寻找自身的角色定位;中国支付业下一步的发展重点在哪里?

  近日,《第一财经日报》邀请商业银行、第三方支付公司,以及专业咨询机构的多位资深人士就上述问题展开了圆桌讨论。

  支付行业新棋局

  嘉宾

  光大银行信用卡总经理 戴兵

  中国银行电子银行部助理总经理 董俊峰

  民生银行信用卡中心新兴支付网络部总经理 余金桥

  农业银行电子银行部电子商务处副处长 谢凯

  浦发银行北京分行银行卡部总经理 杨丹菊

  支付宝副总裁 樊治铭

  德勤中国金融服务业卓越中心 李军

  不管商业银行是否愿意,第三方支付企业的崛起,已在一定程度上与银行构成了竞争关系,或者更确切地说,是一种竞合关系。

  从最初的互联网支付入手,到此后的POS收单,第三方支付企业的客户群、业务类型,与银行的重叠范围日益增加。与此同时,凭借灵活的业务创新能力等优势,第三方支付公司又与银行共同做大了支付行业的蛋糕。

  根据易观智库的调查,2011年,中国网上银行市场全年交易额达到780.94万亿元;截至2011年底,网银注册用户数更是达到4.34亿。

  4.34亿的注册用户相当于日本总人口的3.4倍,也是美国总人口的1.4倍;780.94万亿元的规模则相当于中国2011年47万亿元GDP的16.5倍。

  “客户良好的体验最重要”

  戴兵:在我国支付体系中,第三方支付公司的加入推动了多元化支付的发展。如果没有方兴未艾的第三方支付的参与,有可能磁条卡支付的主导地位持续的时间会更长。但是,在这个多元支付的发展过程中,谁能最终像现在的磁条卡一样“一统江湖”,我觉得很难说,可能是指纹,可能是人脸识别,可能是瞳孔,也可能是手机。支付技术本身其实很简单,只有我们想不到的,没有技术实现不了的。那么什么是支付发展的关键呢?

  我在国外旅游的时候,碰见一些不了解银行卡业务的游客,他们纷纷将自己的亲身体验理解为银行卡境外支付的规则,并将这种“体验规则”加以传播。这说明,无论收单机构、发卡银行、银行卡组织怎么想、怎么定,在用户端,客户的体验就是最终的检验结果。因此,支付市场最终走向何方,如何形成全球化的“好用通用”的支付新格局,不仅在于支付链条中各参与方的选择,更为重要的是客户良好的体验,以及在良好体验基础上的传播。

  当然,在推动支付产业发展过程中,收单机构、发卡银行、第三方支付公司等等,需要尽职尽责做好自己的本分,这样才会形成正向的力量,把整个支付产业推向更健康的发展方向。目前,支付链条上的各参与方想法太多,做法太乱,越俎代庖,支付中出现的诸多问题基本上是发卡银行和持卡人被“扛”了。因此,从监管层面促使支付链条中各参与方做好各自应该做的事是当务之急。

分享到: 收藏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