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专家观点 >

WLAN产业变革 多元化发展带来商业模式创新

2015-09-07 16:41:12   作者:杨天一   来源:工信部电信研究院   评论:0  点击:


  近年来,Wi-Fi网络在认证、安全、网络性能等方面取得显着突破,从单纯的数据分流通道演变为可用性较高,且具备可观商业前景的战略级通信基础设施。Wi-Fi网络的兴起吸引了以互联网企业为代表的各类企业进入市场,整个产业的生态系统发生剧变。运营过程中,各类市场主体采用了不同的策略,大胆创新,争夺市场主动权。整个市场蓬勃发展,充满活力。

  一、 新技术发展驱动Wi-Fi 应用需求进一步提升

  近几年Wi-Fi网络的货币化趋势显着加快,归纳总结主要包括三方面的技术驱动原因

  一是互联互通类技术标准取得显着进展,推动Wi-Fi商业价值显着提升。相关互联互通类技术包括NGH、Hotspot 2.0、ANDSF等,均以实现Wi-Fi网络的无缝互联互通为宗旨,从不同角度入手,共同促进目标的实现:NGH重点解决网络侧的无缝切换和漫游问题;Wi-Fi联盟的Hotspot2.0技术在终端侧实现网络的自动检索和认证;ANDSF技术则能够充分有效的实现Wi-Fi网络和蜂窝网之间的切换。相关技术的快速发展从根本上改变了Wi-Fi产业的生态系统,推动运营商、公共场所服务商、互联网企业间建立Wi-Fi漫游关系,形成Wi-Fi漫游联盟。

  二是网络性能及容量显着提升,应用范围显着扩展。对于网络运营商来说,其对Wi-Fi网络的技术需要包括出色的传输速度、网络容量和网络密度,以满足数据流量迅猛上升的客观需要。2014年,Wi-Fi标准的重要演进之一是802.11ac的应用成为主流。该标准可提供包括20 MHz、40 MHz、80 MHz、160 MHz等传输带宽,理论峰值速率最高可达6.93Gbps。除802.11ac外,802.11ad 技术的应用也开始加速。802.11ad基于 60GHz的高频段,60GHz载波的传输速率高,网络容量大,但穿透力很差,主要用来作为智能家居中各设备间高速无线传输的通道。下一阶段,802.11ac和802.11ad 技术将融合应用于越来越多的产品中,以满足用户的网络应用需求。同为超高速Wi-Fi网络,802.11ac主打传输应用,802.11ad主打的是功能体验,两者具备很强的互补作用。

  三是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等新兴技术的迅猛发展驱动数据流量的重心从有线向无线网络加快转移。根据思科预测,2014年-2019年,移动数据总使用量将保持62%的年复合增长率。其中,Wi-Fi网络承载流量占所有无线数据流量的比例将从45%增长到54%。终端方面,物联网将进一步加快无线宽带网络的发展。WBA预测,具备Wi-Fi或蜂窝功能的终端数量将在2018年突破100亿。业务方面,增强现实、新一代游戏等应用,以及大屏终端、超高清显示器、四屛融合等新型终端体验的鹊起,都在进一步刺激这一趋势的发展。

  二、 Wi-Fi产业迎来大变革,带来商业模式创新

  近年来,全球Wi-Fi市场快速发展迅猛,整个生态系统发生剧变。传统的Wi-Fi市场仅包括两类主要企业,即在网络接入层提供公共Wi-Fi服务的电信运营商主体,以及在设备侧提供Wi-Fi接入的设备/终端厂商。其用途仅仅是为移动蜂窝网络分流数据压力。

  时至今日,受益于相关ICT技术及产业的快速发展,Wi-Fi市场的重要性日益提升,市场价值不断提高,吸引了各类企业加速进入市场。新时期商业Wi-Fi生态系统的第一个变化是参与主体由两类增加至四类:新的主体包括以互联网企业为代表的应用/内容服务提供商,以及以大数据分析技术见长的解决方案提供商。新生主体主要是通过后向收入模式获取收益,为整个产业带来了新的创收渠道。互联网模式的介入,也相应的将产业边界进一步扩张,吸引了如广告主、传统商户甚至个人进入到产业的价值链中。

  第二个变化是原有的两大主体也发生了变化:在接入层,除传统的电信运营商企业外,还涌入了大量专注于Wi-Fi网络的运营企业。在终端层,除提供应用服务的传统设备,还增加了瞄准细分市场,创造智能Wi-Fi网络环境的AP提供商,如FON、360/小米路由器等。

  商业Wi-Fi产业生态系统
 

  来源: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由于篇幅所限,这里仅介绍各层级的典型商业模式

  1)设备层:智能终端企业Wi-Fi运营模式

  智能终端企业的利润主体是终端设备,一切运营行为的最终目的都是为销售更多的终端产品服务。作为用户接入网络的刚性需求,终端企业目前主要从两方面提升自身在Wi-Fi领域的软实力:一是采用时下性能最先进的Wi-Fi芯片,为用户接入Wi-Fi网络提供最佳的操作体验。二是部分有实力的企业可以利用“终端+应用”模式通过Wi-Fi网络为用户提供独有的服务,与用户建立起更为长期的服务关系。

  以苹果为例,新款手机iPhone 6 和iPhone 6 Plus 均支持802.11ac 和 Hotspot 2.0技术,以先进Wi-Fi接入能力为卖点。软件层,iOS 8系统引入VoWi-Fi功能,使用户可以在Wi-Fi环境下实现免费通话。该业务并不能为苹果带来直接收益,但却能提升产品对于用户的吸引力。

  2)网络层:电信运营商Wi-Fi运营模式

  Wi-Fi已经成为移动互联网产业中最重要的接入手段之一。运营商的策略正在发生转变,从单一的流量分流和前向收费转向更多元化的运营模式,包括引入广告、发展家庭热点、利用Wi-Fi承载新应用、为促进视频业务提供免费Wi-Fi接入等。

  除运营商外,越来越多的企业参与到Wi-Fi接入业务中。由于建设运维成本偏高,一些企业并不直接建网,而是从运营商或其他拥有Wi-Fi热点资源的企业手中批发获得Wi-Fi接入资源,然后提供给第三方企业,同时为Wi-Fi接入运营商提供漫游及热点集成等解决方案。iPass在全球较早经营该服务,通过与全球150多家运营商及众多大型连锁场所经营者签约,形成了覆盖全球120个国家的Wi-Fi热点网络,全球热点数量超过1500万个,包括机场、酒店、会场、飞机、火车等。iPass定位于全球市场,为运营商提供多样化的漫游解决方案,,同时也针对跨国企业及中小企业提供跨境的WI-FI接入服务,目前用户已经超过130万。

  3)应用&内容层:O2O模式

  移动互联网产业边界不断扩张,从线上走向线下。互联网企业提供的LBS、移动支付、移动电子商务、手机打车等业务对传统行业带来了极大的冲击,而其自身也受到了移动网络难以满足“无所不在的服务”需要的影响。此时,Wi-Fi网络由于部署广泛,成为了互联网应用/内容服务提供商的重点合作对象。

  互联网企业通过Wi-Fi网络拓展其与用户间的关系,促进其用户更加频繁地使用其应用,或保持与企业之间的联系。以Facebook为例,其与思科公司自2013年开始展开合作,为中小型企业业主提供名为“Facebook Wi-Fi”的解决方案服务。中小型企业业主只需要具备符合其要求的路由器设备,经认证即可使自己的网络成为由Facebook统一管理的热点之一。通过Facebook Wi-Fi,用户仅需登录Facebook的账号即可享用合作中小企业(如电影院、咖啡厅、酒吧等)的Wi-Fi网络。对于中小企业业主来说,由于用户在登录后会自动登录到该企业在Facebook上的公共主页,这样可以方便了解到该店的最新优惠活动和通知,并直接在其主页上发表评价进行互动。

  4)数据分析层:数据分析模式

  基于大数据分析服务的初创企业提供一系列大数据分析信息,用于提高自身业务或出售给第三方。Wi-Fi接入点的聚合信息揭示了人流的动向,最受欢迎的地方等。例如,商场业主可以利用详细的分析数据对于商场的店铺租金,客户流量进行设置或调整。机场、体育场馆的工作人员可以利用类似数据改善运营和安全问题。

  以哥本哈根机场威力,利用整个机场的Wi-Fi网络的广泛信息,第三方企业根据机场运营中心的需求,向其提供实时的数据分析结果。基于实时的监测数据以及历史数据的分析结果,运营中心可以随时掌握机场的各类信息,如登机手续的等待时间,机场安全和机场人流的变化情况,以调整管理降低顾客的延误风险。未来,机场还计划增强在机场导购的定位和地图服务,以及开展广告促销活动。

  三、 商业Wi-Fi发展趋势

  商业Wi-Fi运营产业链将在不断整合中日趋完善。现阶段,Wi-Fi网络正处于蓬勃发展期,运营商、互联网、Wi-Fi网络运营商等主体纷纷进入市场,展开异质化竞争,产业的生态系统正发生剧烈的重构。未来,在市场竞争过程中,各方将逐步完成整合,运营能力强的企业将形成规模较大的集成商,控制Wi-Fi热点的接入权。经过对商业Wi-Fi市场的充分研究,本文的观点是运营商在网络质量上的优势将使其在企业(特别是大型企业)市场获得优势,互联网企业凭借其在应用方面的优势在与大众衣食住行相关的日常生活场景占得优势,Wi-Fi网络运营商则有可能与其中一方或两方建立合作关系获益。

  伴随着Wi-Fi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商业Wi-Fi的运营还将会出现新业态、新模式。网络层面,一方面,Wi-Fi能力的批发及交易将实现平台化,另一方面,伴随着越来越多的热点集成在一起,基于云平台的Wi-Fi资源管理的重要性将进一步提升;应用层面,除VoWi-Fi之外,会有越来越多以Wi-Fi为首选网络的应用出现,包括基于本地化的Wi-Fi应用分发平台、内容分发平台、社交平台、游戏平台等。

  作者简介:

  杨天一 工程师,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工学学士,中国科学院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在读。从事移动互联网及宽带无线接入市场等方面的软科学研究工作多年,是《2013移动互联网蓝皮书》LTE部分的主要作者。

分享到: 收藏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