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是:  首页 > 新闻 > 专家观点 >
 首页 > 新闻 > 专家观点 >

E-CORD政企业务随选实践

2017-02-23 15:30:42   作者:新华三数据中心解决方案架构师/田波   来源:CTI论坛   评论:0  点击:


  用户侧“拎包入住”式的弹性办公增强了业务粘性,想象一下,未来企业与园区客户再也不用开发IT系统、采购ICT软硬件,仅需一个网络接口即可开通所有ICT服务。
  伴随智能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以CORD为主要抓手,由内到外,自顶向下,从网络、业务到运营3个角度进行全面重构和全面体系改革的思路已初步在国内外运营商中达成共识。CORD的核心思路在于构建一个端到端的,融合SDN/NFV/Cloud架构能力的开放生态系统,实现运营商未来网络架构的灵活规模扩展与云实时交付的必要能力。本文仅从E-CORD(基于政企场景)尝试讨论满足当下和未来政企客户新兴业务体验需求与如何探索差异化运营模式变革的建设方案。
  围绕边缘位置打造E-CORD基础设施
\
  智能信息化业务流程图
  智能信息化最明显的变化就是增多了Process(流程)和Logic(逻辑),如图1所示。虽然云计算较好地解决了计算难题,但也遗留了不少痛点。诸如VR/AR、无人驾驶、远程医疗这些紧密关系民生的衍生业务应用对于延迟等指标的高要求对传统的CT(通信)管道提出了更高要求。以上这些绝大部分需重点依托于距离用户较近的网络边缘处,而非云端,所以围绕边缘位置部署E-CORD基础设施打造新型业务云计算形态成为下一步发展的重点。
  从政企业务的视角出发,基于当前规划的不同种类主营业务特性、“互联网+”的发展趋势、新型ICT云业务模式等,DC将根据业务类别分为两层分布:“低成本、大带宽、属地化业务”的边缘DC(主要承载如VR/AR、云桌面、智慧城市、边缘CDN和云安全等业务)和“低成本、时延不敏感、存储备份类业务”的区域DC(主要承载如智能电表、移动上网、环境监控、主机虚拟化备份等业务)。
  当前政企业务现状与痛点
  首先,政企侧组网与边缘云之间往往以WAN 3层方式互联上云,以传统互联网公司公有云业务举例:原先企业内部IT架构搬迁至云端会发生业务变化,无法维持用户侧业务网络模型;云内应用前端架构的类局域网体验,割裂的模型极大影响用户原先私有业务迁云或应用托管上云的决策(云并没有想象中那般美好);另外,基于局域网二层接入体验的应用场景难以实现(如云桌面、无盘应用等)。
  其次,传统ICT建设方式主要在客户侧叠加设备,依赖于日常运维人员的技术储备,同时也会导致投资建设成本高、建设周期长、系统缺乏灵活性与可伸缩性、运营维护成本高等问题。价值链主角仅为SI集成商、外包维护、软硬件提供商。
  再次,传统政企专线受理、调度和开通过于人工化,多业务分割且依赖半人工半客户经理角色的工单模式,这不仅是专线技术选择问题也是业务运营系统重载化的体现。
  最后,传统专线类型选择区间少且价格居高不下(例如无法基于客户需求自定义带宽区间或基于时长订购业务等);此外,从城域网运营视角发现政企侧ICT功能架构复杂、CPE小盒子成本难控制、运维体验不佳且软硬件耦合度过高等问题。
  综上,笔者认为,电信运营商ICT制胜的关键子在于能否发挥自身优势,提出有别于传统IT企业以及所谓互联网企业所提供的ICT服务模式,从而形成有利自身的差异竞争优势?
  随选的定义、受众和业务细节
  “随选网络”作为一味“药引子”,对症下药固然药到病除,但在过程中也是说易行难。
  随选网络有2个特点:自服务和定制化。自服务通过BoD(Bandwidth On Demand)形式满足用户侧定制化的带宽和业务需求,随选开通甚至可提供基于时间段的带宽扩缩容能力。定制化结合政企侧私有云端的特殊需求,完成电信级的业务交付与混合云的主打策略。
  随选实践对于运营商整体业务运营改革提出了诸多要求,包括自助Portal服务页面开发、自主创新的微服务能力对接平台和运维管控平台搭建等。实践总结出政企业务随选的4个细节:1、智能型以太网提供一站式CT基础网络打包服务;2、云资源/专线类基础云服务(如计算、存储、VPN和QoS等);3、虚拟化企业网实现VAS增值业务(如泛安全功能服务链、LB和行为审计等)交付;4、综合信息类PaaS/SaaS层级服务(如统一通信、视频、备份、应用商店等)。
  不过,并非所有政企客户都对随选“感冒”。
  根据需求细节可将政企客户分为三大类:大型企业(大型政企客户如传统行业大客户、OTT客户等)、中型企业(分支较多、跨省互联和科创基地园区等)和小型企业(小型创业公司、连锁型企业和商铺、酒店等)。不同类型的政企客户各自需求是不同的。
  大型企业对于专线业务高度苛求安全、稳定、可靠,以自建私有云体系和人才培养机制为主,重点聚焦在PaaS业务一体化发布。
  中、小型企业(随选受众)关注较低成本且相对安全的“云+专线(L2/3低成本的Overlay/VPN方案)”,力求快速自助云管端协同开通/调整(如带宽定制、业务可视等)/管理(适应搬迁所带来的业务随行),并在此基础能力之上再叠加融合式“云网安”ICT服务。
  具体到网络重构的随选,有四大场景。
  1. Site-To-DC:政企/园区用户从接入侧至边缘云端访问。
  2. Site-To-Site:为分支与分支/总部间提供安全的专线服务。
  3. Site-To-Internet:政企/园区用户访问互联网服务。
  4. Hosted VM Provided Floating IP:租户云业务对外发布服务。
  新型E-CORD政企业务随选过程与创新架构
  E-CORD随选最终交付形态必定是E2E电商化一站式模样。从企业自助开户、分钟级服务订购与支付、订单跟踪与变更、小于5分钟资源编排与开通到自服务运维一体化流程,实现一站式ICT服务打包入驻。
  一站式的服务交付,背后隐藏的是层次化的业务调用流程(如图2所示)。
\
   “一站式”的业务调用流程
  创新的E-CORD场景面向网络、业务和运营重构的架构将会分为4层。
  1. 门户层:分为政企门户(负责业务开通和自服务平台)和运营者门户(负责渠道或业务生态管理),负责自服务业务申请和电信级
  2. 建模编排层:基于数据建模的业务编排调度系统,将传统割裂的BSS-OSS半自动半人工的工单化业务流程转变为调用标准API接口全自动化对接各类云网资源的形态;其中业务接口包括传递可视化的专线参数、订购价格、云业务属性等(类比于OpenStack对应的Horizon组件),运维接口包括以Portal呈现各类CT与IT已申请资源状态列表与生命周期管理模块至已入驻租户实现自运维。依托定制化编排协同器O与Adapter(可解耦的南向异构厂家插件)的介入,能力封装集成移动互联云、虚拟化接入CT云、增值业务云等各类ICT生态。
  3. 随选控制层:集成SDN/NFV/Cloud领域内大部分与E-CORD相关的产品与系统,如ETSI架构中的NFVI/VIM/VNFM/EM、接入侧和Fabric内的控制器以及业务云OpenStack平台等,以上组件由O完成云管端协同和灵活的业务模型组合。
  4. 云管端基础层:实现城域网至边缘云内的端到端一致性的底层基础设施单元加载(如硬CPE/交换机/路由器/服务器/存储/传输等),满足各类复杂园区与政企接入场景,并具备类局域网的L2专网能力。
  最终E-CORD实现与特殊场景化服务
\
  运营商打造混合云
  运营商侧通过混合云策略打造政企业务随选(如图3所示),电信运营商可基于现有数据通路最大化地利旧城域光网管道,利用简单的CPE或存量ONU通过一根“专线”(此专线为逻辑专线,随选秒级开通或物理直接连通)的方式,在中小微企业连接互联网的“第一个跳点”上建云,云化后的端局具备一体化IaaS/PaaS/SaaS服务能力,并通过云计算技术完成边缘云内多企业VDC的共存和安全隔离。如不同企业可灵活自服务订购/变更不同类别的企业应用(A企业选择云桌面与云安全套餐,B企业选择专线和通信视频云服务等),并天然支持类局域网方式接入上云,实现差异化的混合云服务,提升用户体验。
\
  “拎包入住”式网络架构
  用户侧“拎包入住”式的弹性办公增强了业务粘性(如图4所示),想象一下,未来大部分企业与园区客户再也不用开发IT系统、采购ICT软硬件、招聘专业IT运维,通过简化用户侧网络结构,仅需一个网络接口即可“一站式”接入边缘云内访问已开通的所有ICT服务。此方案将专业级电信服务及应用延伸至用户桌面,提供如云桌面、虚拟路由、交换机、云打印、云FW等一整套资源,并通过随需扩展、随选开通的方式大幅度降低企业初期信息化建设成本,让企业快速聚焦自身核心业务。
  典型的双创园区类特殊场景化服务
  1. 有线/无线一体化准入:园区内一般按照工位方式出租,从安全性考虑,为防止不同入驻企业之间互相私接入侵,租户有线终端在园区内不同的物理端口上接入(园区内任意地点)时需始终依据“用户名+密码”的方式在进入边缘云之前被“重定向”至关联的企业VDC虚拟专线中,分配相同IP地址段,并连接账号属性关联的企业虚拟网关;无线准入同理。
  2. 服务链提供VAS服务:在租户订购完VAS业务之后,使用PBR/NSH的服务链方式在企业虚拟网关和Fabric之间按需将感兴趣流牵引至CT云资源池(如云FW)中处理后再转发;当前VAS服务以虚拟化的FW/LB/DPI功能为主,未来会扩充至上网行为管理、邮件防护等。
  2017~2018年,国内外运营商E-CORD随选重构势必迎来引爆点
  运营商全面重构,E-CORD先行。其中科创基地与双创园区场景作为政企业务高密度“产粮地”,优先适合发起重构,并可通过开展信息化基础设施、大数据中心、服务云平台等建设,运用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手段,打造集孵化服务、信息服务对接、园区管理、办公云环境等能力为一体的“一站式”服务云平台,提供差异化竞争优势的综合智能信息服务。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