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专家观点 >

呼叫中心建设需要克服三大障碍

2001-03-31 00:00:00   作者:   来源:   评论:0  点击:


 

  近日,记者采访北京峰华公司总经理任峰先生时,他向记者介绍了长期以来影响我国呼叫中心发展的三大制约因素:

  第一,过去长期以来建立呼叫中心的费用太高。由于过去没有自己的呼叫中心产品,基本依靠国外的品牌,造成了“天价”的建设费用。举例来说,有的企业建立一个10座席的普通呼叫中心需要花费上百万的投资,普通企业的确很难承担得起。

  第二,呼叫中心开发周期长。国外引进的排队机是一种封闭的电信技术,非常复杂难懂,对专业技术的要求很高,普通工程师从读懂它直至开发出企业特定的应用,至少需要花费一年的时间,一般的系统集成商很难开发出来。即使开发了一个特定的应用,由于用户的需求千差万别,面对新的应用又得重新开发,以至造成用户离不开集成商这根“拐棍”。

  第三,电信发展不平衡。免费呼叫号码配置不全,即使有些地区有了“800”免费电话,但地区之间的长话费用还是由企业自负,使企业每月的长话费用负担过重。

  针对这些制约因素,曾为北京电信成功开发出“112”电话障碍处理系统的峰华公司开发出了一套“傻瓜型”呼叫中心管理系统,采用3层结构的应用服务器结构,可实现高度控件化。用户开发应用时,基本可以忘掉电信术语,看到的是直观的界面而不需要关注底层,极大地简化了呼叫中心的开发过程。此外,配合这套管理系统,峰华公司推出了第二代智能交换平台,在一个平台上可以完成信令处理、呼叫接入和呼出、话路交换、排队控制与座席分配、自动语音应答受理、传真接收及回复等多功能应用。这种交换平台,可以作为全能的服务器,综合实现交换与排队、CTI服务器、IVR语音与传真服务器、IP网关服务器的功能。这些功能主要是由开放电信平台的功能板卡实现,因此,其价格也仅仅是国外同类产品的三分之二。

  随着通信技术、电子商务的不断发展,建立分布式、跨区域的呼叫中心,实现包括普通电话服务、传真服务、文本交谈、多媒体图像服务以及移动和远程企业台席在内的综合呼叫中心,已经成为今后发展的必然。峰华智能交换平台显现出的成熟技术、卓越功能和性能保障,将成为我国电信市场上一支强大的生力军。

《计算机世界》 _t_t

相关阅读:

分享到: 收藏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