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专家观点 >

《光谱》:电信业怎么了之集中网络的终结

2003-01-03 00:00:00   作者:   来源:   评论:0  点击:



  美国在1996年通过的《电信法》旨在应付技术上的这些变化,但它从根本上说是失败的,因为它没有反映一个关健的设计变化,即端到端原则。根据这一原则,网络的作用只不
  互联网最初的设计目标并非是端到端的,它完全继承了在计算资源很昂贵的年代形成的陈旧的设计原则。但是,随着微处理器运算能力不断的翻番(指的是摩尔定律),终端的设备具有了运行复杂通讯协议的能力,例如纠错、文件和电子邮件传输以及加密等协议。
  如果不是计算成本的急剧下降,运算通讯协议的机器将会仍然维持很高的价格,它们还必须“呆”在网络中心,由一个集中的机构进行控制。而由大型主机组成的端到端网络将是非常昂贵的,其成本是许多机构所不能随的。正是在摩尔定律驱动下的芯片产业的不断发展,才使得目前的网络终端设备尺寸小、功能强大、价格低廉,例如PC、家用路由器和媒体中心。正是由于终端设备具有如此强大的计算功能,将网络功能在网络的核心实现的需求才不强烈了。
  摩尔定律对网络架构的影响并不是明显的。在80年代早期,三位知名的互联网设计专家杰罗姆、戴维和克拉克建议,如果象纠错这样的功能能够在网络的终端设备上实现,互联网就会更加灵活,就可以在互联网上实现更多的应用,甚至是目前还不知道的未来的应用。
  这一争论的合理的结论将是被捆绑在一起的协议被分离为不同功能的协议,这种新的分层架构的第一个重要例子就是纠错协议从IP协议中分离了出来。目前,在IP层,网络仅仅负责审查数据包的目的地。如果象文件传输这样的应用需要强纠错措施,接收设备将使用TCP协议检查接收的数据,而且如果发现有错误,会要求发送的计算机重新发送。因为,即使一个电子试算表文件中有一位数据发生错误,也足以酿成一场灾难。
  事实已经表明,在一些应用不需要强错误检查机制。语音通讯就是这样一个例子,丢失一些数据不会对我们收听或理解别人的说话产生实质性的影响,否则,因重新传送错误数据造成的延迟将使对方的“语言”变得不流利。如果TCP协议和IP协议不分离,互联网就不会适合运行仅需要弱错误检查机制的应用。
  换句话说,如果没有互联网的端到端特性、没有使用UDP、RTP等不同的错误检查协议取代TCP的能力,象互联网电话、网络游戏等应用使用起来将非常不方便,而且价格会令人望而却步地贵。正是因为错误检查是在终端完成的,编程人员才能自由地根据应用的需求使用更强或更弱的错误检查机制。
  端到端原则的建议者并没有预测到互联网电话这样的应用,但他们明白,中间功能越少的功能就越灵活,就更能够胜任目前还没有想到的应用。
  互联网已经成为通讯的连接媒体,电话公司的网络仍然是一种只能运行单一应用的集中式网络,尽管数量流量已经超过了语音流量,但语音业务仍然是电话公司收入的主要来源。未来,随着互联网电话质量的不断改进,其通话质量终将会超过普通的电话服务。
  另外,智能化的终端设备能够比集中式网络更好地建立和管理电话呼叫。事实上,当语音在终端设备上实现时,将它与其他应用━━在线游戏、协作、Web浏览以及许多尚未被发现的应用结合后,通话是一种“专门活动”的概念就会消失。
  互联网已经处于使电话公司的所有功能“完全无用”的边缘,但这还不够,如果在目前的技术上再稍作改进,互联网在视频娱乐方面就会比电视、有线或卫星广播作得更好,它将很快能够包括所有现有专用网络的功能。
  电话公司不具有运行端到端网络的商业模式,它们依赖语音通讯的销售收入资助网络运行。现在,它们面临着这样一种局面,即语音通讯并不一定要在它们的网络上才能实现(电视公司也面临这样的尴尬)。
  电话公司不大可能运营基于端到端的网络的业务,因为这会破坏其单一应用的商业模式。这也是为什么贝尔实验室发明了大量的新技术,而AT&T公司却很少将它们推向市场的原因所在。象电子邮件、网络浏览、电子商务、即时通讯、流式音频、P2P文件共享等这些“王牌”应用没有一种是由电话公司推向市场的。
  电话公司可能面临二种命运,第一种是它们的网络将逐渐由破产法庭接管,拨号语音服务将维持下来,并随着其他通讯方式的成熟而逐渐衰退。新的公司甚至是客户将自由地探索运营端到端网络的成功商业模式。第二种命运是,电话公司将充分利用与政府机构的关系,使得端到端网络的进展成为“非法”活动。在这种情况下,互联网将成为一个集中式网络。但是,第二种情况可能是政府和公众所不愿意看到的,互联网也不可能再回到“集中”时代。

赛迪网 中国信息化(industry.ccidnet.com)

相关阅读:

分享到: 收藏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