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近两年来SIP标准已经开始被ITU-T SG16、ETSI TIPON、IMTE所接受并受到了广泛关注。SIP标准是ITEF组织在1999年提出的,其应用目标是基于Internet环境,实现数据、音视频实时通讯,通过目前高度发达的Internet将视频通讯应用大众化、平民化。相对于H.323协议而言,SIP协议在理念上显得更加简单、自由,厂商可以使用相对小的成本就可以构造满足应用的系统。微软基于SIP协议的MSN的迅速风靡就预示着这项应用的前景,尽管目前主要以文本形式的MSN仍然说明了这种应用在目前的不足。由于在技术的实现以及兼容性的解决等关键环节上仍存在着不少问题,还需要大规模的修订和完善,因此业内专家表示,SIP标准需要两到三年乃至更长的时间才能真正成熟。也就是说,虽然SIP标准另辟蹊径,但目前不会对H.323协议产品市场造成冲击,而且在未来有望与H.323标准形成互补关系。
尽管如此,国内外视频通讯厂商仍然保有很高的危机意识。在进一步开发H.323标准应用价值的同时纷纷未雨绸缪,积极考量SIP标准在他们未来发展中的战略意味。Radvision公司开始倡导解决SIP视频终端无法实现多方会议,以及在同一个会议中与H.323终端互通的难题,丰富基于SIP协议产品在视频通讯领域地应用;微软也下了前所未有的力度关注视频通讯市场,发展MSN;而国内视讯核心产品提供商鼎视通也表示,他们一直在密切关注、跟踪SIP协议的技术、市场信息,一旦SIP协议变成行业主流,或者有这个预兆,他们就能像当初介入H.323协议产品市场一样,迅速完成产品、技术的切换,占据主导地位。
北京鼎视通公司供稿 CTI论坛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