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专家观点 >

增值服务的效应

2003-11-07 00:00:00   作者:   来源:   评论:0  点击:



增值出来的首富
  2003年10月16日,胡润最新打造的2003年度中国内地百名富翁排行榜中,网易公司的首席架构执行官丁磊以75亿元人民币的身价坐上了头把交椅,然而这位32岁的中国首富在2000年仍然是一个屡屡遭遇滑铁卢的败将。2000年6月,网易在美国纳斯达克股票市场上市,开盘价为15.5美元,当天到收盘时股价以下跌至12.125美元,缩水了近21.77%。然而仅经历了短短三年时间,网易的股票从最低0.65美元上升到了最高72美元,一度经历了股市停牌的网易正是依靠着以短信为主的无线增值业务和网络游戏这两个收入来源起死回生的。
  在胡润的这份富翁排行榜上,另一个同样引人注目的人物与丁磊有着惊人的相似,他就是上海盛大网络发展有限公司的陈天桥,陈天桥以40亿元人民币的身价位居富豪排行榜的第十名。陈天桥将盛大公司2004年的目标锁定在纳斯达克股票市场上市,这份决心和信心来源于盛大公司2002年超过4亿元人民币的营业额,更有人大胆的估计这个数字有可能是7亿,净利润应该在2亿元左右,这个数字大大的超过了网易毛利润1.49亿人民币和净利润400万人民币的收入。而盛大公司依托发展与生存的仅仅是一款名为《传奇》的网络游戏,这款网络游戏在盛大的经营下已经成为了世界上最大人群数的网络游戏,当然,它的另一种解释是中国IT业最成功也是最赚钱的“电信增值服务”。
  其实依靠电信增值业务创造财富传奇的并不只有陈天桥和丁磊,根据三大门户的年报我们可以看出,他们都或多或少的从短信等电信增值服务中赚取了大把的钞票,摆脱了互联网的寒冬期。据统计显示,2003年仅手机短信一项增值服务就为移动增值服务带来了100亿元的收入,这还没有包括以短信息方式下载更高费用的铃声、笑话、图像等的收入。而短信呈现的仅仅是众多电信增值业务中的一个项目潜力而已,丰厚的利润让此时的IT企业相信,众多的正在开发和等待开发的增值项目将会带来更多与更大的蛋糕。
  据中国移动的预测,随着2.5G以及3G的局部商用乃至大规模使用,预计到2005年,全球将有1亿左右人使用移动商务,其交易额将达100亿美元。中国使用移动电子商务的人数在300万左右,交易额将达到3亿人民币;这个市场又会有多少份额是这些网站所瓜分?“二、八”定律在这里同样适用:20%的网站分食80%的市场。更何况,市场的不断细分还将带来新的机遇。在现在看来一个已经是不争的事实是:网站都是在全力往电信增值服务领域转。
增值服务之战
  随着增值电信服务市场逐步开放,国外及民营公司加速进入增值电信运营领域,这同时也就导致了当今增值电信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各项业务的竞争者不断增多。根据信息产业部电信管理局市场处统计显示,截止到2002年底,我国共颁发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有6000多个,其中部颁跨地区的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有近330个,而省内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则有5910个之多。在部颁的近330个许可证中, 其中增值电信业务较集中的业务有互联网接入服务(ISP)业务、呼叫中心业务、国内VSAT通信业务、无线寻呼业务、声讯业务等,在省颁的5910个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中,按业务统计,互联网信息服务(ICP)许可证3901个,占省颁总数的66%,而这些ICP中多数又都有如手机短信、网络游戏等相关的电信增值业务。
  众多企业的参战引来了电信增值市场一场白热化的厮杀,特别是在中国电信拆分之后,中国网通与中国电信便开始在各自势力弱势的地区展开了以增值服务为主的反击战,试图透过电信增值服务的优势保持弱势地区的竞争优势。在对方地盘上,由于是新介入者,中国电信和中国网通都处于“攻”的角色。这种“攻”在新业务的争夺上首先表现出了火药味。在固定增值业务方面,中国网通与中国电信不约而同的将筹码压在了小区宽带与专线业务上。而围绕在以网络教育、远程会议、无线上网、网络游戏等周边增值服务的竞争更为激烈。中国网通围绕着网络教育市场开发了“家长通”服务,期望以此占领中小学教育管理市场,相比之下中国电信似乎更看重无线网络的市场前景,锁定中高端用户围绕着“天翼通”项目大做文章。而两家的战场则在网络游戏业务中激烈的展开了,为此中国电信特地在其品牌“互联星空”下推出了“网游星空”,期望以此加入网络游戏的第一阵营。
  在网通“南进”与电信“北伐”的战争如火如荼的展开之时,曾经让众多门户网站及网络公司起死回生的移动增值服务更成为了各大网站与网络公司争夺的核心阵地。在短信业务的发展速度与惊人爆发力是移动通信运营商所始料不及的。虽然移动增值业务远不止短信这一项,但相比之下,其他的增值业务几乎无人问津。有数据显示,78.2%的移动用户经常使用移动增值业务,但在这其中有97.5%的用户仅仅使用短信这一项增值业务,只有2.5%的用户使用手机银行、手机炒股、定制消息等其他业务。在大多数人看来,手机最主要的功能就是打电话,其次是发短信,顶多再订个天气预报,有这些就足矣了。他们不需要或者消费不起速度慢、资费昂贵的手机上网业务,至于还有什么其他的增值业务,就更不关心了。
  虽然各类投资主体(包括主体运营商、中小企业、外资)都积极投身于增值电信业务市场,增值业务的种类也在不断增加,但大多数业务的市场小得可怜,有些业务几乎没有市场,增值电信业务的规模效应还未形成,用户对增值电信业务的潜在需求还没有被充分的开发和有效地利用。
增值服务内忧外患
  其实进入增值服务这个市场,门槛并不太高,硬件和软件投资成本都不大,技术实现也不难,但它的利润却属于暴利。这种低投入高产出的状况,导致在短短时间内冒出了数以千计的SP。面对五花八门的增值服务,消费者一时间简直无所适从。而在SP行业内,强者不强,很有点群龙无首的感觉。这个时候,一些原来有相当基础的SP,开始谋求当巨头而蠢蠢欲动,众多厂商选择了与国外巨头进行强强联手的合作。
  中国加入WTO为国内电信增值业务的发展提供了机遇。2002年1月1日,《外商投资电信企业管理规定》正式实行。根据协议,在中国正式加入WTO后,我国将最先开放电信增值服务业务,率先在该领域引入竞争。按照我国加入WTO时的承诺,在增值电信服务方面,加入WTO后将允许外国服务提供者在上海、广州和北京设立中外合营增值电信企业,外资比例不超过30%。中国加入WTO后一年内,开放地域扩大到成都、重庆、大连、福州、杭州、南京、宁波、青岛、沈阳、深圳、厦门、西安、太原和武汉。中国加入WTO后两年内,取消地域限制。从上边的政策规定和我国加入WTO时的承诺可以看出,我国管理层鼓励各类投资主体依法进入增值电信业务市场。显然,国外运营商,比如英国沃达丰、加拿大北电网络、日本NTT等,它们丰富的运营经验是管理层持鼓励态度的因素之一。  
  在外资进入我国电信增值业务市场的具体操作上,具备一定实力并具有丰富运作经验的国内企业是外资的首选合作伙伴。今年3月22日,上海信天通信有限公司开始正式营业,其主要业务包括IP虚拟专用网项、接入连接管理、用户端设备管理、防火墙管理、主机托管、电子商务等,业务范围均属电信增值服务。这是美国AT&T与上海信天通信合作的开始,也是中国政府批准的首家在国内运营的中外合资电信运营公司。紧随其后,英国电信与世纪互联签署合作协议,世纪互联将为英国电信的国际客户在中国以联合品牌的形式向客户提供托管、应用、系统集成和外包业务等基于数据中心完整的电信级IT服务,同时世纪互联还将采用英国电信的技术和解决方案,相互合作,共同开拓中国市场,显然这是英国电信进入中国电信市场的探索。同时,新加坡电信、英国沃达丰均表示2002年在中国的投资重点是与中国移动合作发展手机增值业务,以期切入中国电信增值业务市场。
  增值信息服务是创新的产业,是社会各行各业的纽带,是用信息改变人们生活和工作方式的重要力量。中国的增值电信业务市场潜力巨大,电信运营业的拆分重组,也使得增值电信运营商的选择增多。此外,增值电信所涉及的行业也更为宽泛,银行、证券、保险等行业都有增值电信服务施展拳脚的空间。但是事实上,现有用户对增值电信业务的需求目前还不旺盛,潜在的需求没有被充分地开发出来,这里不仅有资费、终端限制的原因,最关键的是增值电信业务提供商(包括主体运营商)对增值业务的宣传力度不够,消费者对大多数增值业务不了解,不知道这些业务能为自己带来什么样的附加价值,自然就不会去使用。电信增值服务在中国仅仅是一场刚刚开始的战争………

《电脑报》

相关阅读:

分享到: 收藏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