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小灵通增值业务话题成为电信市场瞩目的焦点,中兴、UT斯达康等设备供应商也相继推出小灵通增值业务平台,为小灵通增值业务产业链的合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灵动星空”、“无限星空”等一批小灵通增值业务品牌的推出、信息产业部日前对小灵通短信互联互通的批复,更是为小灵通的发展勾勒出一幅美妙的蓝图。然而,在一片叫好声中我们注意到,一直以来在电信增值服务产业链中最为活跃的SP却对此参与的热情并不是很高。
数据增值业务为小灵通开创了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同时也为产业链上各环节展现了增值业务的巨大潜力。然而,与小灵通厂商不断增加以及小灵通用户快速增长形成鲜明对比的是,SP对小灵通增值服务市场却大多持观望态度,表示出静观其变的态度。日前,网易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目前不宜谈论关于具体市场的话题。而TOM方面认为,他们目前正在观望,但还没有具体的计划。空中网人士也表示说,目前工作最重要的是把现有业务做好,业务量做大。
应该说,SP的观望有其自身的考虑:一方面,部分SP认为,目前小灵通用户相对于移动用户而言不是很多,加上小灵通用户多为低端用户,对于增值服务的需求不会很大。因此,其开发价值有待考虑。另一方面,在电信增值服务市场上,由于中移动的“移动梦网”、中联通的“联通无线”经过这些年的发展,产业链——包括分成制度、运营商和手机厂商、运营商和SP之间的关系已经比较成熟,因此SP还是更多地把重点放在移动、联通身上,继续做MMS、WAP、JAVA、彩铃等新业务。正是基于这些原因,SP多持观望态度。他们认为,小灵通数据增值业务“产业链的成熟需要时间”。
尽管众多SP表示出观望态度,但这并不意味着SP就会放弃这一广阔市场。从市场角度来看,小灵通短信市场增长空间极大,一旦实现和手机短信互联互通,小灵通的增值业务市场将进入一个新的阶段。而从用户角度考虑,用户对增值服务需求不高是相对的。目前,支持数据增值业务的小灵通型号不多、服务提供内容相对较为匮乏、与手机之间尚不能实现互联互通等因素严重制约着小灵通用户在增值业务上的需求。随着小灵通数量的不断增加和小灵通功能的不断拓展,小灵通在数据传输上的优势将逐渐显现出来。
从政策角度分析,市场壮大和技术的发展不会让SP们等待与观望太久。信息产业部近日批复了中国电信、中国网通两大固话运营商的联合请示,将小灵通划入短信互通范围。手机与小灵通全国短信互通的时间表已锁定在2004年3月底。目前,中国电信、中国网通正与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以及铁通进行相关准备工作,并在今年年底前分别在各自两个省进行固定网和移动网之间的短消息互联互通测试——这标志着小灵通与手机之间短信互通将成为现实,小灵通增值业务将步入新阶段。这对于打消SP的顾虑、吸引更多SP加入小灵通数据增值业务产业链中无疑具有决定性作用。
为了抓住新的发展机遇,对于电信企业而言,整合数据增值服务产业链、制定合理的游戏规则和建立一个有效的监管机制是实现整个小灵通数据增值服务产业链良性发展的当务之急。
总而言之,小灵通增值业务的可持续发展需要构建一个“双赢”的产业模式,实现电信增值服务产业链的互动,而这离不开SP的鼎力相助。
ChinaByte(e.chinabyt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