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时代,互联网得到快速发展,传统的电信业务正逐渐被一些新业务如即时通信等所代替。这些新的业务已经对传统的电信业务形成巨大的冲击,将使整个电信业格局产生新的变化。而与此同时,即时通信也为企业在网络应用方面开拓了新的领域。
有需求就有市场。互联网时代的人们对于信息的互动性要求越来越高,而即时通信的使用使得相互之间的联络和沟通越来越方便。因此,即时通信很快风靡全球,并逐渐被企业所认可和接受。
在信息社会里,人们已经能够很方便地从互联网、邮件、电视等媒体渠道获得大量的信息,信息和沟通的及时性越来越受到他们的青睐和追捧。
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即时通信为他们开拓了网络应用的新领域。据Gartner认为,一个企业通过使用最新信息可以在关键的商业流程中消除管理和实施中的延迟,从而提高竞争力。透过IM即时通信软件我们看到,人们青睐即时通信不仅仅在于能够娱乐和聊天,还在于即时通信软件显示出商务通信、居家办公的卓越功能。
IM即时通信凭借其实时在线交互的特性为人们提供了语音/视频聊天、传送文件、发送Email、多人聊天、在线感知(Presence Awareness)等功能,能够帮助企业实现效率与合作两大目标。事实证明,企业利用IM在线会议功能不仅能够增加工作效率,而且还会降低传统会议产生的种种成本;而通过在线感知功能,企业用户还可以确认同事是否在线。因此,IM即时通信被众多的企业用户应用。有消息称,在2002年底以前美国有70%的企业中的工作人员使用了用户IM。
即时通信既然广受公众和企业的喜欢,社会对IM的接收与企业对IM的需求正处于一个激增的趋势,随着它的进一步被应用,即时通信必然能够形成一个很大的市场。有人预测,2003将会达到91%,2007年则为100%。
据著名调研机构Radicati最近预测,全球的即时通信(IM)服务账户将由目前的5.9亿个增长到2007年的14.39亿个,而每天发送的即时通信消息数量也将由目前的5820亿条增长到2007年的13800亿条。更甚的是,企业账户数量将由目前的6000万增长到2007年的3.49亿个,增长幅度高达6倍。
不难看出,即时通信市场潜力巨大,正在成为国内外IM运营巨头争相蚕食的“大蛋糕”。
即时通信对传统语音业务形成分流,因此,即时通信市场不仅有虚拟运营商的存在,传统运营商肯定要进入这一市场。可以预见,未来即时通信市场的竞争会更加激烈。
即时通信与传统语音业务一样拥有及时互动性,而且,即时通信还具有更高的优势。它的价格相当便宜,因而对传统电信业务形成冲击波,对传统语音业务形成很大的分流。据北京邮电大学李洪教授分析,目前每天通过即时通信系统工作和沟通的平均在线人员达1000万,平均在线时间超过2.8小时;即时通信系统对电话业务已经形成的多重冲击。随着即时通信的进一步发展,语音业务还很可能被它所取代。
电信运营商不可能眼看着语音业务的被分流和取代,他们必须挽救这种分流,而挽救的最好方法不可能是去限制这种分流,而是进入到这一领域,把被分流的业务重新拿回来。因此,无论是移动运营商,还是固网运营商,都面临语音业务被分流和替代的危险,而其进入即时通信领域也就理所当然了。
现在,固网运营商固话业务不仅面临被移动业务所替代,还面临被即时通信所分流和替代的危险,试想,固网运营商如果继续无动于衷,不进入即时通信市场夺回应该拥有的业务,它还能够生存吗?
因此,固网运营商必定要进入即时通信市场,而且突破口就在企业级应用。
有人认为,传统运营商进入即时通信市场是对虚拟运营商的“围剿”。事实并非如此。即时通信市场大,谁也没有能力包办天下,这是其一;第二,传统运营商是选择尚末形成规模的企业级应用进入到即时通信市场。这两个方面的原因都说明传统运营商进入到这一市场来并不会形成对原有IM运营商的“围剿”,更不会掐着谁的脖子。
相反,即时通信市场有了传统运营商的加盟将推动竞争,从而促使即时通信的应用范围得到进一步拓展。
在即时通信市场上,AOL ICQ,QQ,雅虎通,MSN,朗玛UC等一个个地向我们敞开胸怀,一个个地被我们所熟知。这些即时通信软件集成了数据交换、语音聊天、视频会议、电子邮件等功能,正款款向企业走来。据了解,短信息、移动QQ等移动即时通信之后,中国电信正在开发将在明年面向企业级客户实现商用的即时通信VIM系统。
同时,中国电信的互联星空也提供了基于这一即时通信软件的信息点播和下载。中国电信互联网业务部总监刘志勇也指出,企业级客户将是VIM的首选目标,而且VIM的商用将主要瞄准此类客户。
可以看见,传统运营商的进入使得即时通信市场热门非凡,随着即时通信的进一步发展和应用,这一市场的竞争将会更加激烈,我们拭目以待。
即时通信的健康可持续发展需要寻找到一个商业模式。即时通信的发展告诉我们,互联网的进一步发展将与传统电信业更加融合,从而使得整个电信业格局产生新的变化。
我们一旦确定了即时通信市场是所有虚拟和传统运营商的事情,如何使即时通信得到健康快速和可持续的发展应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这就要求我们为即时通信寻找到一个商业模式,即收费模式。
收费是即时通信发展的最终归宿。运营商要长期运行这种即时通信,而又要提供优质的服务,即时通信就要能够盈利。也就是说,运营商必须对使用即时通信的用户实行收费。
从占领市场的角度来说,即时通信会经历一个不收费、不盈利的过程,但收费和实现盈利必须是即时通信运营商的最终目的。
ICQ早就推出了收费项目,QQ也推出一种付费的会员服务,而依然免费提供的MSN也已表示要在一些服务项目上采取收费模式。有消息称,中国电信VIM即时通信系统很有可能结即时通信的“免费时代”,据刘志勇介绍,由于VIM主要客户都是企业级的,收费会是一个方向,不过在此之前还需要一段市场培育时间。
透过即时通信我们看到,很多传统电信业务正跟新型的一些业务相融合。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它与传统电信业务形成越来越多的抵触,而这种抵触又刺激了它与传统电信业务的进一步融合。
我们必须意识到,互联网与传统电信业的不断融合,使得运营商融入到即时通信市场也就显得很自然。互联网与传统电信运营业的这种融合是一个趋势,并最终使得整个电信业格局产生新的变化。
ChinaByte(e.chinabyte.com)—通信信息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