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号通”挑起运营商之争?
“一号通”,一项甚至还没有开始试行的业务,却已搅得满城风雨。近日,广东电信即将推出“一号通”业务的消息一经传出,立即引起业界的强烈关注。
广东电信年中拟推“一号通”
所谓“一号通”,它可以将一个用户的多个电话号码(包括小灵通、手机、家庭或者单位固定电话等)捆绑在一个13位的虚拟号码上,并且按照用户需求进行排序。当别人拨打这个虚拟号码时,呼叫会被依次自动转移到用户预先设定好的电话上。由于这个虚拟号码以700打头,因此“一号通”又称700业务。
据广东电信综合业务推广中心有关负责人透露,目前广东电信正在对“一号通”业务进行技术开发和试验,具体的推出时间尚未敲定。不过,该人士预计广东电信会在五、六月份左右推出这项业务。
眼下,城市中一人多机、一人多号的情况普遍存在,特别是小灵通的出现,使很多用户不得不随时携带多部手机。更重要的是,电话号码一多,无形中也就增加了别人记忆的难度。“一号通”的出现则可能化解用户这个麻烦。用户只需告诉对方自己的700号码,拨通之后,呼叫会被自动转接到用户设定的第一个号码上;如果无应答,则依次转到第二个、第三个号码上去。
因此,作为一项电信增值业务,“一号通”为用户省钱、省麻烦,多少有些便民的味道。
运营商喜忧不一
而对于固话运营商来说,好处也是显而易见的。由于固定电话、小灵通的资费比手机便宜,还有“单向收费”的法宝,因而用户在给自己的号码排序时,多半会将小灵通或者固定电话排在最前面。这样一来,中国电信可以从中国移动、中国联通那里抢到更多的话务。
而且,“一号通”业务肯定会向用户收取月服务费,这也有利于中国电信提升固定电话用户的ARPU值。
但是,对于移动电话来说,这可能是一个挑战。固话运营商话务量增加的同时,也意味着移动通信运营商的话务和收入减少,这一点与广东电信所推的“游子归家”可以说非常类似。而今后一旦大量用户习惯于拨打700号码,对于移动电话的分流和冲击将更加严重。
因此,“一号通”是否能够得到广东移动、广东联通的认可仍存在很大的疑问。从“游子归家”此前引发的风波来看,“一号通”的推行也不可能太顺利。
变数:互联互通和换号成本
目前,广东移动、广东联通均未对“一号通”做出正式的评论。不过,广东移动与广东联通市场部人士均暗示,“一号通”将来可能在互联互通上存在问题。毕竟“一号通”属于电信增值业务,它的互联互通是否能得到信息产业部的强制性支持,目前尚存有很大的变数。
从技术上讲,用手机拨打700号码,必须经过移动或者联通的网络平台,如果这两家公司不允许手机拨打700号码,“一号通”业务的意义也就大打折扣。
而且,有关人士认为,广东联通、广东移动本身已有很多“来电包月”套餐、准单向收费套餐,移动电话资费的实质性降低,会大大减弱“一号通”业务的吸引力。再加上广东电信目前已经推出了“游子归家”、“双振铃”等具备号码整合功能的增值服务,“一号通”服务的替代性并不强。
此外,“一号通”所面临的另一个障碍是,它并没有消除用户的换号成本。从理论上讲,“一号通”免除了对方记忆多个号码的麻烦,但要做到这一点,用户还是得把自己新的700号码告诉对方,这相当于换号的麻烦依然存在。
事实上,铁通去年已经在全国各大主要城市推行“一号通”业务,但市场反应不尽人意。据了解,铁通在北京的“一号通”全年服务费仅240元,但发展近半年揽客还不到3000个;在广东,铁通的“一号通”也因为移动、联通资费的高台跳水而无所建树。铁通的受阻,固然与市场营销有很大关系,但至少也说明,“一号通”的市场前景充满变数。
ChinaByte(e.chinabyt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