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专家观点 >

企业IP电话规划五大因素

2004-04-26 00:00:00   作者:   来源:   评论:0  点击:



  国内电信市场的迅猛发展,使数据通信资费大幅下降,企业级网络带宽也得到了相应的提升。与此同时,IP语音技术的进步与成熟,使得基于IP网络的语音通信(VoIP),即IP电话系统,作为统一的企业基础通信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了数据网络中普遍开展的增值应用。
  大型的IP电话系统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加强工程中的全局规划,统筹考虑各种相关问题。笔者认为,在其规划中应该考虑以下五个主要因素。
IP电话系统使用的网络标准和协议
  当前,建设IP电话系统所使用的网络标准和协议,有H.323和SIP两种不同的技术体系。H.323技术经过多年的发展和完善,已经比较完备。目前全球商用的IP电话系统,大都采用H.323技术,其缺点是协议过于复杂,且版本较多。
  与传统的H.323相比,SIP推出较晚,具有简单、开放、扩展性好等特点,其简单高效的特点迅速得到了业界的普遍关注和认可,是IP电话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许多通信公司已相继推出支持SIP的产品,例如微软著名的Windows Messenger就采用了SIP协议。
  在我国的IP电话领域,采用H.323协议已是定论。但我们也应看到SIP简单灵活、分布式控制等优点。因此,在建设H.323 IP电话系统的同时,要关注SIP的发展,借鉴其有用之处。
  即使是同一协议体系下的IP电话设备,不同厂家的产品,很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无法顺畅互通。这会降低话音通信质量和效果,最终对系统整体运行产生负面作用。因此,各种不同IP电话设备之间互通性的严格测试,是系统取得成功的一个关键。
建设方案的选择
  目前,对于具体的IP电话系统建设方案,根据所使用的语音终端,主要分为3种方式:纯IP电话方式、模拟终端方式和混合方式。不同方式下建设方案的选择,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系统未来的应用和发展前景,必须慎重考虑。
  比如,使用模拟终端方式建设,所考虑的问题主要是节省长途话费,“压缩行政成本”是其主要推动因素。而使用纯IP电话方式建设,投资费用会上升,所考虑的主要应是系统功能和发展问题。如果采用两种终端混合运行的方式建设,则需要在建设规划和设备互通性上做好工作,保障系统良好的通话质量。
网络号码资源的规划和管理
  在IP电话系统中,话音和控制报文都是使用TCP/IP,通过IP地址及端口号来寻址,用户标识则使用满足E.164标准的电话号码或互联网中常用的各种别名地址。这些号码资源都是企业网络中的基本资源,是网络稳定运行的关键,具有有限性和不可再生性的特点。
  因此,加强包括IP地址在内的企业网络号码资源的统一规划和管理,也是IP电话系统建设中的一项关键因素。
网络服务质量保障
  IP电话系统的成功运行,必须依赖于企业全网的良好服务质量。目前,企业网络中往往运行了包括关键业务数据、语音、视频等在内的多种系统和业务。这些业务所使用的网络资源的合理利用与分配,可能会影响到其部署结构和建设方案,所以必须进行有效规划和管理。
与其他现有通信系统的统一和整合
  在企业网中,属于基础通信类别的业务系统包括电子邮件、IP电话、即时通信、会议电视等多种应用。在这些应用中,IP电话和会议电视可以基于H.323协议运行,技术上具有一致性。与此同时,IP电话和即时通信也可以基于SIP协议运行,建设中也有一定的相通性。
  对于这些基础通信系统,在未来发展中如何进行有效的整合和统一,也是建设一个企业级网络中的IP电话系统应该考虑的因素。

计算机世界网(www.ccw.com.cn)

相关阅读:

分享到: 收藏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