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十多年的发展,通信外包模式在欧美已有许多成功的案例,那么这种模式在国内是否会得到同样的追捧呢?
上海西门子移动通信(SSMC)是一家成立于1993年的中德合资企业,主要提供GSM、W-CDMA、TD-SCDMA等移动通信网络系统以及手机产品及工程和售后服务。随着业务网络和结构的迅速调整和扩张以及降低成本的压力驱动下,SSMC希望寻求一种能高效升级和管理其通信基础架构和网络的方案,从而与其业务扩张步伐保持一致。于是,2003年年初,SSMC与西门子数字程控通信系统有限公司(SBCS)签署了服务水准协议(SLA),正式采用管理服务以运营其整体商务通信,成为SBCS在中国第一家采用该全新商务通信服务模式的客户。通过对客户需求的深入分析,协议明确了两方面内容:SSMC仅仅需要按照实际的通信端口数量付费,而SBCS将负责管理运营设备及维护、服务桌面、服务管理及呼叫日志记录等服务。
采用外包服务可以使其通信主管摆脱日常运营工作的制约,进行公司高度的战略规划。
SBCS公司企业通信网络业务部全球服务副总裁 彼特·汤姆斯
通信外包—
一种全新商务通信运营模式
由于为客户提供了代管式的通信基础架构和服务,SBCS使SSMC不必投入巨资以购买适合大型企业的通信平台。同时SSMC也避免了技术投资的风险,而将其转移给了服务提供商。另一方面,SSMC总能安全地从最新的通信科技中获益,因为每次均由SBCS来投资并应用这些科技以不断提高服务品质。
据SBCS公司企业通信网络业务部彼特·汤姆斯介绍,通过采用管理服务的按使用端口计费的模式,SSMC能够更灵活地对其业务进行调整和扩展。
因为借助了来自专业人员的丰富知识和经验,SSMC不需再承担培训通信技术专家和维护人员的费用。而由于SSMC依据事先精心规划的服务水准协议采用了管理服务,它可从服务提供者处获得更高品质的通信服务,其效率、可靠性和专业程度远胜于以往雇佣内部员工提供的商务通信服务。
SSMC不再需要为日常通信运营和管理花费额外的时间和精力,这使它能够专注于其核心业务及竞争优势之上。
最后的关键一点是,无论是代管通信运营带来的费用节省、或是灵活的业务扩张性、服务可靠性和优化的业务流程,采用管理服务都为SSMC带来了更快的投资回报。在正式运营仅6个月后,SSMC已从如下方面获得诸多利益:
一个千头万绪的市场
事实上,SBCS并非第一个打算进军通信外包服务市场的先锋,其他通信设备制造商,包括朗讯、诺基亚、爱立信都已经在国内成立了相关部门。而且,在这一市场上竞争的企业并不仅仅包括像SBCS这样的通信设备制造商,电信运营商早已对这个市场虎视眈眈,最典型的例子就是AT&T“包下”了IBM全球的通信以及网络服务业务。而且,随着技术的发展,通信与IT之间的界限已经不那么清晰,此时,一些IT厂商也能够提供诸如VPN、网络搭设等模糊于IT与通信之间的业务。这使得通信外包市场变得更加扑朔迷离。
一般而言,实施通信外包服务主要遵循这样一个流程:
不难看出,在整个过程中,IT企业、通信企业和运营商“纠缠”在一起,有时候他们是竞争对手,比如在进行系统集成和客户化开发,IT企业和通信企业同样有这样的能力;有时候是合作伙伴,比如在进行运营支持时,最终都要得到运营商端的支持。
那么,与电信运营商相比,设备制造商提供通信外包服务究竟有什么优势呢?其实,设备商和运营商在许多时候都是合作伙伴,比如IBM在欧洲把自己的通信业务包给了西门子,而把网络业务包给AT&T;同时,设备商还有一点独特的优势,即用户总是能够享受到最新的技术所带来的优势。
今年5月18日,惠普公司和英国电信宣布签署未来7年、价值15亿美元的数份外包协议。根据协议,惠普公司将负责管理英国电信在英国的中型机及桌面信息技术基础设施;英国电信则将负责管理惠普公司在欧洲、中东和非洲地区的语音数据网络和产品服务呼叫中心。
这份协议的签订,也许最佳地诠释了通信外包服务中的一些角色构成和未来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