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专家观点 >

评论:移动支付要从观赏到实用

2005-01-12 00:00:00   作者:   来源:   评论:0  点击:



  其余的钥匙在哪里?是人们缺乏响应吗?过去告诉我们,早在前几年的北京国际通信展上,就曾经出现人群在中国移动"发短信买可乐"的自动售货机前排长队的情景。而2004年初联通在深圳开展的"手机银行"试点也在中小业主群体中取得了空前的成功,这才有了2004年底"手机银行"在全国范围的统一登场。
  但根据了解到的情况,虽然全国都已经开通了移动支付业务,但发展情况却不容乐观。一位地方移动运营商的市场销售经理非常直白:"集团公司统一部署推移动支付,我们也就推了,但短期看来,这项业务发展的用户数有限,收入更是可以不计。所以对我们基层来说,这项业务还没有纳入重点工作中。"
  赛迪顾问高级分析员林起劲认为,移动支付毫无疑问是未来移动数据业务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而它目前面对的是所有新业务推出时都会面对的处境,即尚没有形成广泛的认知性,导致有效的口口相传不能由点及面,最后品牌号召乏力,所以短时间内无法改变用户的使用习惯,在发展过程中处于"观赏性业务"的尴尬阶段。
  如何从"观赏"到"实用",是移动支付必须突破的障碍。但这个障碍的突破还需要价值链各方的努力。业内专家认为,运营商"单枪匹马"很难取得突破,只有靠"联合部队"才可能在短时间内普及移动支付的认知性,有效改变部分用户的支付习惯。这些"部队"成员包括运营商、银行营业厅、连锁卖场、公交系统、饮食连锁店以及互联网电子商务企业等等。
  另外,专家还认为,运营商不应该把移动支付当作一个单独的业务来推,而是应该把移动支付业务整合在针对特定目标人群的"一揽子"业务中,进行有效的捆绑营销和交叉营销,在市场销售的战术层次上取得主动。由此,才能取得其余的钥匙逐步打开移动支付的"三重门"。

新浪科技(tech.sina.com.cn)—通信产业报

相关阅读:

分享到: 收藏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