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呼叫中心越来越趋向精细化、数字化管理,KPI管理成为一种有效的管理手段。通常,呼叫中心的运营管理者们通过分解运营目标制订各种KPI指标,通过KPI指标来引导座席代表行为,从而达到完成项目运营目标。
大部分呼叫中心采用呼叫中心集成系统和座席操作系统,另外还有强大的运营管理系统进行数据支持,所以为实行数字化管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KPI 的英文名字是Key Performance Indications,即指关键绩效指标,是通过对组织内部某一流程的输入端、输出端的关键参数进行设置、取样、计算、分析,衡量流程绩效的一种目标式量化管理指标,是把企业的战略目标分解为可运作的远景目标的工具,是企业绩效管理系统的基础。KPI符合一个重要的管理原理--"二八原则"。在一个企业的价值创造过程中,存在着"20/80"的规律,即20%的骨干人员创造企业80%的价值;而且在每一位员工身上"二八原理"同样适用,即80%的工作任务是由20%的关键行为完成的。因此,必须抓住20%的关键行为,对之进行分析和衡量,这样就能抓住业绩评价的重心。
每个呼叫中心都有自己的KPI指标,指标的数量各不相同,有的多到一百多个,有的少到只有三五个。这里介绍常用的20个KPI指标。这些KPI指标源于美国普度大学消费品质量监测中心琼·安顿教授提出了23个与客户服务中心运营相关的数字化规范指标,根据目前行业软硬件的发展及所在公司的经验,进行重新的修改。其中数据标准部分,一部分来源于行业标准,一部门来源于某些呼叫中心的历史数据。但是,无论怎样制定这些标准,KPI值应有挑战性,即应略高于现有水平或至少不低于现有水平,要对完成上一级目标有所贡献并成为完成上一级目标的主要推动力。
一、接通率
对于呼出式业务来说,接通率是指座席呼出电话后接通量与呼出电话总量之比。
二、呼入项目占有率
- 定义:呼出项目的工作效率是衡量呼出项目座席工作负荷率的主要KPI,一般指某段统计时间内,总处理时长与登录系统时长的比率。对于没有座席操作系统的呼叫中心可以将分母换成计划工作时长。
- 数据来源:这些数据可以从CTI或是ACD中提取出来,进行分析统计得到。
- 定义:是指对于呼入项目来说,某个统计时间段内X秒内应答电话数量与呼叫中心接入电话的百分比。
- 行业标准:80%的电话在20秒以内做出应答。
- 改进措施:服务水平是衡量呼叫中心服务能力的重要指标,也是即影响客户满意度又影响呼叫中心成本的关键指标。呼叫中心在制定这个指标时,需要衡量满意度和成本之间的关系。如果指标定的过高会耗费呼叫中心大量的资源,过低会造成顾客等待时间过长,影响顾客的满意度。座席数量的配置与服务水平直接相关,质量管理者要随时关注服务水平状况,及时进行座席数据调配,以使呼叫中心在保持适当顾客满意度的基础上尽可能的降低成本。
- 数据来源:定期对客户进行满意调查获得。
- 建议标准:需要使客户100%的对我们的服务结果满意,并再次签单。
- 定义:顾客对于呼叫中心来说,是那些直接与呼叫中心话务员接触的企业最终的消费者们。顾客满意度是指顾客对于呼叫中心提供的服务的满意程度。
- 行业标准:无
- 改进措施:顾客的满意度直接会影响客户对呼叫中心的满意度,是呼叫中心质量管理的最为关键的两个指标之一。影响顾客满意度的因素有很多,呼叫中心作企业的服务受托方,主要需要从服务态度、解决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周期、业务知识的熟练度等等方面进行管理。如果顾客满意度下降,质量管理者需要对顾客满意度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寻找顾客不满意的原因,并着手改进。可以通过加强监控、培训、现场指导、负强化等等手段来帮助员工提高服务质量,从而提高顾客满意度。
- 数据来源:可以从CTI或是ACD中直接提取。
- 定义:是某段统计时间内,呼叫者听到IVR或是人工座席接起电话之前的电话振铃次数之和与呼叫次数之比。
- 行业标准:2-3次
- 改进措施:平均振铃次数是影响顾客满意度的重要指标,顾客一般可以忍受的振铃次数为3次,否则会失去耐心而抱怨。呼叫中心需要严格控制电话振铃次数,以减少顾客等待时长,同时控制振铃次数也可以提高线路的使用率,从而节省呼叫中心的成本。质量管理需要经常检查这一个指标,如果不合乎要求,要及时采取纠正措施。可以通过对座席理念的培训、监控等等手段控制该指标。
- 数据来源:可以从CTI或是ACD中直接提取。
- 建议标准:≤15秒
- 定义:是指在某段统计时间内,质量人数通过监控、电话录音等手段抽查座席的服务质量的合格率。
- 行业标准:
- 改进措施:在呼叫中心监控、监听是服务质量管理的重要手段。质量管理人员必须对所监听的电话进行问题分析,找出服务不合格的原因,通过录音共享、座席自我监听、培训等手段提高座席的服务意识和服务质量。
- 数据来源:可以从CTI和ACD中提取所需要的数据。
- 定义:即一线员工的占有率,是指一线员工数量与项目总人数之比。
- 数据来源:人力资源部可以提供
- 定义:一般是针对呼出项目制定的KPI,指座席每天需要呼出的电话量。
- 行业标准:无
- 改进措施:对于呼出项目,呼出量是实行目标管理的有效方法,但是呼出量必须与呼出成功量、数据质量配合使用。管理者需要定期检查座席的呼出量完成情况,对于经常不能完成的员工进行问题分析,帮助员工提高业务知识、呼出技巧、控制非工作事务的浪费等等。如果项目里有大部分员工不能达到要求,项目经理就需要考虑KPI值制定的合理性了,需要调整KPI值。
- 数据来源:项目经理根据业务特点、对通话时长、后处理时长、数据质量的分析,确定每个员工的每天的呼出成功量。
- 建议标准:由于项目业务特点的不同,不同的项目往往具有不同的成功量KPI。
- 定义:是指在某个统计时段内,某个班组实际出勤的人数与计划出勤的人数的百分率。
- 数据来源:可以从人力资源部或是项目管理者处获得。
- 数据来源:财务部门获得。
- 定义:指座席每分钟录入中文的字数。
- 行业标准:≥60字/分钟
- 改进措施:中文录入速度是呼叫中心座席的一种基本技能,速度过慢会影响员工的工作速度,增加呼叫中心的成本。所以管理者必须对录入速度做出明确的规定,并定期进行检查,并将检查的结果与员工的奖金或是其它工资进行挂钩,产生控制和激励的作用。
- 数据来源:可以进行抽查和每月例行考核。
- 建议标准:座席对业务知识的掌握程度直接影响到顾客的满意程度和工作效率,是呼叫中心进行质量管理的重要指标。要求座席的业务知识的考核成绩在80分以上。
- 数据来源:可以从运营报表进行统计后得到。
- 定义:是指某段统计时间内,呼叫中心的全部费用除以电话处理量。
- 1、定义:指某段统计时间内,顾客对座席服务态度的投诉量与呼叫量的比率。
呼叫中心质量管理的KPI指标远远不止这些,不同的呼叫中心制定不同数量的KPI指标数量,但是在进行KPI指标选择时,务必得根据呼叫中心的质量管理目标进行结合。除了关注以上19个KPI指标时,还需要对平均通话时长、平均后处理时长、呼叫转接率、呼叫放弃率等等指标做出明确的要求。
作者供稿 CTI论坛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