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西游记》的人都知道,杨二郎有只"第三只眼",孙大圣有双火眼金睛。不管是一只还是两个,那眼睛的功能都是"可以认出原形,不管是妖怪变的还是神仙变的"。
我们把客户看作上帝。有位老师又给我讲,"客户是皇帝",因为上帝是虚无飘渺的,而皇帝是握有生杀之权的,所以说客户应该是皇帝不是上帝。其实不管皇帝还是上帝,无非说出了客户的重要性。这个大家都知道,客户是企业的衣食父母吗,得罪不得。
那么要服务好客户,我们必须了解客户的真实用意与意图,看来如果我们也有个"第三只眼"或"火眼金睛"就好了。那么问题就是"如何才能了解客户的真实意图?"
举个例子:
- 马上"十一长假"就到了,去年我全家走的是"海参崴、长白山"线路。今年还是想出去走走,先打去年的旅行社,很遗憾,他们已经把我忘了。又打电话到其他旅行社问了几个旅游线路的价格、成团情况等,也没有合适的。我的真实想法是:一家3口,参加一个小团(不超20人),时间在4-5天。其实和去年的情况很相仿。
- 我有个朋友,只穿一个品牌的衣服。去年在那个品牌的专卖店,买了2套西服,5-6件衬衣,还有其他的东东。可每次去都要填顾客卡。他就有了这些疑问:为何不能将我的资料记录下来,用计算机管理?我都经常买这个牌子啦,为什么不能打个电话就能买,还非得到这来?为何有新的款式时不能告诉我一声(打个电话就行吗)?
不管是面对面的还是"数字柜台"面对的。其实任何客户的意图都会通过自己的"购买轨迹"显露出来,如果我们将客户的购买轨迹跟踪分析,我们就得到了非常重要的"客户视图"。这个视图能够将客户的购买意图凸显出来。
您或许说了,不就是客户档案吗?有换个名词来来忽悠。
我们分析,问题如下:
- 我们把客户数据建成了"档案"成了死数据,有了数据万事大吉;
- 客户档案没有与此客户的购买行为关联,还是死数据;
- 客户档案只与成功的购买行为关联,不与咨询行为关联;
- 客户档案只与面对面销售行为关联,不与"数字柜台(电话、网站销售)"关联,这样的数据不够丰富、完整;
- 没有分析、回馈。
第三只眼看“企业呼叫中心”之五 企业虚化
HOLLYCRM公司供稿 CTI论坛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