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作为一位通信领域的权威专家,现在又在主持国家CNGI项目,您对NGN和NGI将来发展的趋势怎么看?
邬贺铨:NGN、NGI的概念的提出源自不同背景的标准化组织,最终的应用目标没什么区别,NGN更全面或者说更多考虑电信业的要求,例如更重视QoS和安全性等。目前一些国家试验的NGI坚持原来互联网的基本原则,即无连接、端到端和尽力而为。正在制订的NGN标准则表现出NGN可能采用互联网的技术而不采用其机理,即不会单纯依靠终端的自律,而要发挥网络在资源分配和管理方面的主导作用,例如可能引入面向连接的特性来辅助无连接模式。就目前所知,NGN和NGI底层技术没有什么区别,传送模式都会基于分组,使用IP特别是IPv6。我们在CNGI项目设立之初就明确提出,CNGI项目开发支持NGI并有可能向NGN发展的网络软、硬件和应用,在国际上第一次提出鼓励开展旨在促进NGI与NGN在技术发展方向上协调的研究试验,简言之,CNGI在探索NGI与NGN融合之路。正因为有这样的目标,我国电信运营商积极参与CNGI项目。与国外进行的NGI试验不同,CNGI重视支持QoS的体系和技术的研究,在意对无线和移动业务的支持,以走向商业应用为目标关注网络和业务的可控可管。为此我们进行了能够实现跨不同运营商、不同网络之间互联的试验平台建设,安排了一批研究项目、试验项目以及应用示范项目,诸如视频会议、移动多媒体业务、数字家庭、数字奥运、智能交通系统、远程教育、地震监控、虚拟现实等研究试验项目,包括开发一些具有IPv6特点而在目前电信网还不太涉及的应用和服务,为今后的商业应用打下基础。
最近,美国自然科学基金会拟启动旨在创造新的网络体系和分布系统——“改进的新的互联网”的项目(GENI),对该网络的首要要求就是安全性和鲁棒性以及对设施的控制管理能力等,这与NGN的要求基本一致。该项目立足于对现有互联网重新思考,鼓励探讨新的网络体系。GENI的启动更加坚定了我们在CNGI上的研究方向,在探索下一代网络的路上,我们处在一个与国外差距较近的起点,这既是难得的机遇也充满对创新的挑战。
中国信息产业网(www.cnii.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