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张是一家软件公司的技术总监,做程序员这行已经十年了,从DOS到DOTNET,看惯了程序江湖上的花开花落,处在世界软件业上游的美国巨头们一波又一波的技术产品广告很难再让他触动,十年程序生涯,老张已经过了需要靠掌握一门新的开发工具在职场胜出的阶段,当然也可以说已经过了吃青春饭的年龄。他不再理睬XML、UML等所有头脑体操的东西,新来的小伙子总是能设计出更好的架构,写出更强悍的代码,老张只需用记事本写出工作安排,在手下兄弟们因过度投入而头脑混乱的时候轻轻点拨一下迷津。"程序员老了写不动程序怎么办?"、"你的开发工具落伍了,要被新人淘汰了"对这些外行人的担心,老张们一笑置之。程序员的最高境界就是"不会编程",对于公司技术人员中最高权威的技术总监来说,商业头脑已经比编程技术更重要,公司的技术资源可以根据商业方向而调整,什么技术过时,什么技术吃香,完全取决于它的商业前景,跟本身的技术含量无关。商业判断失误,对技术资源的消耗与浪费是致命的,老张们常说的一句话就是"不懂销售的人就不懂技术"。象老张这样的老牛属于程序江湖里的知天命者,他们大都是软件公司或大单位里的技术总监,对技术圈里的那些潮起潮落早已心中有数,难为所动,但他们却对商业上的概念、应用技术时刻保持着警觉,他们是公司产品的灵魂人物,他们的技术判断决定着公司SALES们的视野范围,也决定着公司的发展方向,公司的新业务几乎都是来自老张的技术感觉,而很少来自策划部门,所以老张的意见也格外受到老板的重视。
所以当看到越来越多的公司,选择与"中国短信"合作,借助 "无线商务引擎"快速开发出一套短信软件与移动公司分钱的时候,老张们明白是时候把"无线商务"(也叫移动商务)从幻灯片写进编译器了。就像ERP、CRM经过几年的完善与成熟,已经从专家讲坛走进企业电脑,在客户那里切切实实发挥起作用了一样,无线商务的真正应用时代也真正开始了。
老张们的谨慎不是没有理由的,因为无线商务的造势早在6年前就开始了,一直没有在市场上得到过主流认可。那时候手机短信还没有普及,手机只是昂贵的通话工具,无线商务的终端是掌上电脑,一部四、五千元的掌上电脑PDA是高端商务人士的标志,在那个年代,"无线商务"几乎是昂贵技术的代名词,只有少数大企业才会在急切需要的部门使用它,率先提出无线商务服务方案的软件商们经营惨淡。然而当手机短信在近几年广泛普及后,无线商务市场也带来了新的转机。手机已经成了中国人的标配,不需要再做终端上的投资;一毛钱的短信也让企业欣然接受;多年的市场教育也让客户非常容易接受无线商务的服务产品与方案,万事具备,只欠东风,谁能抢先推出基于企业短信平台、符合客户管理需求的无线商务软件,谁就能成为无线商务淘金之旅的大赢家。来得早不及来得巧,无数嗅觉敏锐的技术总监在评测了几家公司的短信引擎后,迅速向公司提出了基于"中国短信"的 "无线商务引擎"的产品方案,不少公司的产品已经进入了销售盈利阶段,无线商务市场的井喷时期隐隐若现。
总监们选择"中国短信"的 "无线商务引擎"不是没有理由的,大家选择与第三方合作,而不是自己去接入通道、开发协议,就是为了省心,集中精力在自己的核心卖点上。张小龙在98年介绍自己开发FOXMAIL的技术时,讲了两点:第一是选择DELPHI这个开发工具,因为DELPHI做界面的控件功能齐全而强大,可以花很少的时间就做出FOXMAIL的界面;第二FOXMAIL的核心是邮件功能,所以尽管互联网上有很多共享的、甚至开放源代码的邮件程序或控件,他也绝不会使用,所有邮件功能的代码都是自己一行行写就,以打造FOXMAIL的核心竞争力。开发无线商务软件也面临着与张小龙当年同样的技术选型问题,显然找一个象DELPHI一样稳定而强悍的第三方来托管所有的短信功能是最明智的选择。
"中国短信"的 "无线商务引擎"是目前最容易学会的短信接口了,它由三大插件组成,分别为网页程序员、微软程序员、java程序员量身定制,一个普通程序员用不到半小时就可以完全掌握。短信引擎不同于"控件",它与微软的"web服务"异曲同工,是一种365X24的服务系统。稳定、容错、全网覆盖是对考量一个短信服务系统的三大指标。"中国短信"的 "无线商务引擎"拥有国内独创的多通道负载均衡技术与异地多服务器部署,不仅可以保证在局部电信网络故障时期的短信畅通,还可以保证在短信高峰期的分流,稳定、容错都没问题;而做为首家实现移动、联通、小灵通的三网合一、全国上下行的企业短信服务商,他们那国内投资规模最大的企业短信软硬件平台的确值得信赖。
通讯市场上的技术总监最关注的不是技术,而是技术的政策。信产部电信管理局将收回所有SP短信代码,统一进行分配的消息不啻一声春雷,震动着整个SP行业,据称电信管理局统一分配的SP代码适用于各个运营商,以后所有SP在移动、联通、小灵通上只有一个统一以106开头的8位号码。据知情人士透露,即使一些著名SP已经广泛宣传的四位吉祥号码已将不得不忍痛弃用,可想而知,号码统一将带来多少后台软件系统的修改。如同2000年前的"千年虫"问题,软件架构设计开始就要为统一号码做准备,才能避免后期代码层面修改的严重损失。最好的方法就是要求短信合作商提供二次开发功能都是以号码数量为单位的,无论将来SP政策如何变化,号码数量在合同期内不变,由服务商消化政策影响,而自己的软件不需要任何变化。一些手中掌握着即将失效的短号码资源的SP企图利用软件公司技术总监对通讯政策不太了解的弱点,将其即将失效的短号码资源吹得天花乱坠,然后转卖给软件公司,现在最要提防的就是这种"号码骗局"。一般这样的公司都是短期经营导向,技术总监们只要多关注通讯行业政策,在互联网上仔细调查一下公司经营状况,识破这种圈套并不难。
无线商务软件技术的市场虽然非常广阔,但技术路线把握起来却要小心谨慎,不可冒进。因为虽然"商务"可以让客户愿意掏钱,但"无线"是基础,不是所有的"商务"现在都可以上"无线",有基础网络硬件环境的限制也有服务支持软性环境的限制。现在短信仍然是一种低端的通讯产品,通讯质量不能做到百分百的可靠,技术总监们一方面要能筛选出通讯质量要求不太苛刻的"商务"系统去开发,另一方面就是要架构起一个多通道互为备份的支撑平台。这个平台可以自己搭建,选择多家不同企业短信服务服务商的平台,也可以交给国内独家拥有多通道负载均衡技术的中国短信,好处是省钱省力,服务也更专业。
总之,无线商务从幻灯片走进编译器的时代已经来临,无线商务的应用开发并不要太高难的技术,但它却比以往任何一项软件技术都更有利润钱景,而选择一家正确的合作伙伴将会让技术总监们避免因陷入各种通讯故障的技术陷阱而拖累开发进度,轻松快乐地帮助公司奔赴无线商务的"无限钱景"。
中国短信投稿 CTI论坛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