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业务上线前,务必选用科学工具对内容提供商提交的各项服务进行功能性测试。
对SP和CP的业务内容进行可用性和正确性测试,目的是了解这些业务在终端用户上的真实体现和使用过程中的用户体验,进而对产品优化提供必要的参考数据。同时,通过提前行性大规模页面检查、快速验证、超人工的准确性与大工作量的测试,可以进一步考证增值业务连贯性和高保和度工作状态的可操作性。
二、通过模拟测试,进一步保障已有的和新的业务内容能够在各移动终端上获得正确支持。
通过专业软件,可以自动化模拟相关手机环境,或者通过系统控制实际手机,模拟端到端方案的整个执行过程,通过实时操作,达到“真实访问数据”的状态,以检验新业务的运行情况和用户体验情况。在各种数据服务或手机设备入网前,也就是真实用户操作真实设备使用真实业务之前,运营商通常也应当对其可用性、兼容性、交互能力和性能等进行测试。
三、针对各类数据增值业务内容实施自动监控。
2006年的移动新业务呈现价值链影响力变化的态势,运营商依然保持主导地位,新业务成为争夺和保留客户的重要手段;运营商对于集团客户的真正关注将催生一批为企业服务的增值企业;内容商逐渐成为运营商间甚至运营商与SP间争夺的目标。为了保证运营商品牌的专业性和优质性,需要有手段对于第三方提供的增值数据业务内容进行测试和控制。而利用第三方业务内容监控功能,对SP/CP提供的页面格式是否遵从业务规范,包含具体业务的内容进行完善的监控,正是为了保证运营商合作伙伴也遵从品牌的专业性与优质性。
同时,运营商也可以通过实时监控全网数据增值业务网络日常运行的状况,对移动全网的数据服务进行7×24小时不间断测试,随时掌握本运营商不同地区的网络状况以及各内容提供商所提供的业务质量。
计算机世界网(www.ccw.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