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专家观点 >

芝麻开门——语音识别控制技术商机乍现

2006-05-08 00:00:00   作者:   来源:   评论:0  点击:





  由于语音识别技术的成熟,VOIP(Voice over Internet Protocol)网络通话服务目前已经成为热点。费用低廉的VOIP也是传统通信方式的有力竞争对手。VOIP的应用1996年就已经有一些专业的计算机人员在国际通话中应用,当时还是单工的方式,网速也很慢,通话软件界面是英文的,语音信号质量也没有保障。今天这项技术已经已经克服了上面提到的种种不便,成为设备经销商和运营服务商争抢的新“高地”。




  现在的语音技术解决了语音识别不够准确、在嘈杂环境中无法应用、人员身份无法识别等困扰难题。

  微软为确保计算机能够在办公场所以外的嘈杂环境(如汽车或人流较多的餐馆内)中使用语音识别信息技术,在雷蒙德和中国成立研发团队开展一个称作Dr. Who的研究项目,旨在解决噪音问题。

  笔者日前参加了由北京中科信利技术有限公司(中科院声学所的科学研究成果产品化市场化的下属产业)和美国富迪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发布的结盟会议。其语音识别控制技术已经可以免除周边的回声和噪音干扰,甚至解决了还在困扰微软的噪音问题。

  中信科利的人机互动技术包括语音输入处理任务和音频内容检索。2005年中信科利通过三家VAR(增值服务商)将语音技术应用于中国电信、中国网通、中国移动的20个省的语音呼叫服务上;在嵌入式方面中信科利已经和夏新手机展开合作,并且和手机设计商北京中电赛龙通信研究中心、德信无线通讯科技有限公司等展开了深层次的语音输入处理任务合作;在语音查询方面中信科利和华为等通信器材厂商进行了支持语音识别技术的通信设备开发合作。中信科利称,其2006年市场预期收入将达到1000万元,较上年度将有100%的增长。

  国内的另一家语音合成技术企业安徽中科大讯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通过和美国Nuance公司的合作,在语音识别技术市场将和中信科利展开角逐。美国Nuance公司在全球的语音市场占有近一半的份额,凭借其多达28个语种的语音识别技术和在美国宇航局太空总署最新研发的宇宙飞船中的语音控制技术,将有力地推动国内语音市场的进步。

  相信随着语音识别控制技术,在计算机、通信、软件、家电领域的产品化、市场化,采用这项新技术的设备厂商将获得领先于对手的竞争优势,并得到丰厚的利润。同时,这项新技术也将给各种语音识别技术产品的方案商带来新的市场机会和获利空间。

《电脑商报》

相关阅读:

分享到: 收藏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