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专家观点 >

中国电信和中国网通中小企业信息化策略对比

2006-10-17 00:00:00   作者:   来源:   评论:0  点击:









(资料来源:根据浙江网通ePower网站资料整理,2006年5月)

  在上表中,我们看到,ePower的产品框架与中国电信的“商务领航”非常类似。除了基础接入以外,网络传真、邮箱等具有IT特征的产品也被纳入进来。在其ASP应用服务模块,更是出现了客户关系管理、供应链管理等信息系统的内容。

  随着业务的发展,2006年3月9日,浙江网通联合浙江省信息产业厅、浙江省中小企业局,成立了“浙江中小企业信息化推进联盟”,正式在全省范围内推出ePower平台。而在4月份,中国网通正式在全国范围内升级其“宽带商务”业务品牌。它整合了企业内外部通信需求,同时融入了全面的企业内部信息化管理服务。这次升级得益于浙江ePower的尝试,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借鉴了竞争对手的信息化策略。

  这样,我们就非常清晰地看到了中国网通在信息化业务推广上的策略选择:整体面上相对保守,而个别试点先行。这样的策略导致中国网通的信息化业务从整体上看要稍微落后于中国电信,至少从声势上如此;而且由于集团层面对于信息化业务重视不够,没有给出强有力的战略方向,因此,各个省公司或者本地网在实践的过程中,缺乏统一的规划。事实上,我们在各种媒体中见到的各地网通信息化业务,更多的是由下而上的行为,而不是自上而下的战略安排。

  但是,“试点先行”的优点也是明显的。这种策略相对稳妥一些,风险也小一些。笔者认为,中国网通把着眼点放在通信应用层面,包装在“宽带商务”中着力推广,虽然对业务的外延扩展不足,但可能会是更容易成功的一种选择,因为围绕的产品仍然是以通信为基础的,能够比较好地发挥通信运营商原有的优势。而与此同时,“试点”与“整体”之间良好的互动,当然,也可能是“跟随策略”的结果,逐渐地扩展着业务的外延,为传统业务向信息化业务的转型做着准备。从表3到表1的产品升级,就是一个非常好的例证。

中国信息产业网(www.cnii.com.cn)

相关阅读:

分享到: 收藏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