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专家观点 >

新贸易时代的竞争格局与应对思路

2008-05-29 00:00:00   作者:   来源:   评论:0  点击:






  第二次分工使得分工冲破了企业的围墙,进入到作业的层面。如果说第一次分工时代是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一个企业在竞争中胜出对这个企业内所有的工种都有利,那么第二次分工则使得即使受雇于在竞争中获胜的企业的工种,也可能因为外包到其他地区或国家而受到损失。

  作为BPO的提供地,也就是作业贸易的出口方,也应当有完全不同于产品贸易时代的竞争思路。我认为在企业的层面最重要的有以下两点:
  • 基于成本的竞争几乎没有意义, 因为生产一件产品或提供一项服务涉及几个可能相距遥远的企业之间的配合,生产上的低成本很容易被沟通上的高成本(指误解频发、配合困难)抵消;


  • 对流程的深刻理解提高到空前重要的程度,象制造业一样仅仅遵守某个标准或达到某些指标远远不够了;
  以上两点正好是我们在成为世界工厂的过程中不曾被要求过的,因而无从继承或模仿。象产品生产一样地尝试也不再可能,因为企业的“黑箱”已经被打开,我们再也无法营造一个封闭的环境关起门来做试验,做好了再拿出去卖。如果说改革开放以来的制造业成就还有解放以来倾全民之力苦心打造的现代工业体系为基础,我们在新贸易时代则看不到什么坚实的基础可以立足。然而,尽管看到这样的挑战,我们却没有退路。固守制造业是坐以待毙;说华语市场已经足够大,“足够我们吃的”,很显然不合全球化的时宜,最终难免挨饿。

  参考文献

  1. The Rise of Offshoring: It’s Not Wine for Cloth Anymore, Gene M. Grossman & Esteban Rossi-Hansberg, August 2006

  2. Globalisation: The Great Unbundling(s), Richard Baldwin, September 2006

  3. Offshoring: The Next Industrial Revolution? Alan S. Blinder, March/April 2006

王志荣:德勤管理咨询公司咨询总监

丰祖军:德勤管理咨询公司咨询经理

作者供稿 原文刊登于《客户世界》

相关阅读:

分享到: 收藏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