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专家观点 >

NYC311呼叫中心:1亿个来电告诉我们什么?

2015-07-21 16:46:52   作者:   来源:译言网   评论:0  点击:


  311呼叫中心电话的初衷,就是为了在大都市中重建小城镇那样的人情味。而公民参与也是311电话的另一个使命:通过为纽约市民提供途径反映故障街灯、涂鸦或超时施工等问题,帮助他们参与到改善切身生活的过程中。

\
9月8日至15日期间,311中心接到共34522个电话,这里按时段展示最常见的投诉类型

  纽约人早已适应强烈的异味,但几年前一股新的异味弥漫着整个城市。与过去的相比(垃圾、汗臭、尿味)这股气味简直令人愉悦,因为它闻起来甜甜的,像是枫糖浆。然而味道时断时续,有时在晨边高地弥漫一个下午,然后消失一整周,又在切尔西区重新出现那么几小时,接着又消失了。数以百计的纽约市民担心这或许是化学袭击,纷纷向政府反映,不管真凶是詹米玛大婶(Aunt Jemima,美国食品牌子)还是基地组织。到了2005年10月,《纽约时报》有了首篇报道,当地人通过博客跟踪每一个新进展,掌握第一手资料的记者也热烈参与到评论中。

  市政府很快得出结论,这种气味是无害的。然而在长达4年时间里,气味的源头依然是个谜。这股气味后来被称为“枫糖浆事件”,期间纽约311热线的话务员们除了登记投诉内容、提供学校停课信息,也告诉每一位来电市民,他们可以照常工作生活。

  但市政官员们有个主意。他们意识到那些忧心忡忡打来311的电话,不只是投诉那么简单,它们是线索。

  2009年1月29日,枫糖浆事件再次在北曼哈顿区上演。第一位接报者立刻启动了新预案,将所有相关投诉发送到应急办公室和环境保护部门,向每位问到气味的市民了解具体地址信息。几小时内,调查人员在受污染区域中提取空气样本。所有的来电内容都按照地点分类,并标注在地图上与过往的投诉进行比较。另一个工作小组收集此前枫糖浆事件时的气象信息,包括气温、湿度、风向、风速。

  所有的信息都指向了新泽西东北部的一群厂房。经过长久艰辛的调查,政府终于找到了一个叫“花辰”(Frutarom)的调料制造厂,1月29日那天工厂正在加工葫芦巴种子。葫芦巴在世界很多国家都作为一种多用途的香料,但在美国的超市里,它通常作为枫糖浆的廉价替代品摆在货架上。

  历经15个月,枫糖浆之谜终于解开,布隆伯格市长专程访问了位于曼哈顿、与世贸大厦废墟只隔着几个街区的311话务中心。在你听见150至200名客服专员持续不停地通话前,话务中心房间看起来像个新创立的互联网公司,有着高高的天花板、精巧的地毯,每个坐席上都配有双显示屏电脑。一个超大的仪表板挂在墙上,大大的蓝色、红色、绿色的LED像素点记录着当天的工作情况:等候电话、最高等候时长、通话人员数,以及最重要的“服务水平”--来电30秒内接通率。布隆伯格5月份这次访问为纪念311的第1亿个电话而来。为了拍照需要,市长还亲自接了一个电话,来电人马上认出了是布隆伯格的声音,原来他就是市长当年在所罗门兄弟投资银行工作时的同事。诺大一个纽约城,竟也如小镇一般。

分享到: 收藏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