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是:  首页 > 资讯 > 文章精选 >
 首页 > 资讯 > 文章精选 >

IBM大中华区CEO包卓蓝对话《财经》:中国数字化进程和疫后转型新契机

2021-06-08 10:41:57   作者:   来源:IBM中国微信公众号   评论:0  点击:


  本文及视频转载自 《财经》新媒体
  2021年,全球新冠疫情依然不容乐观。世卫组织年初甚至表示,考虑到未来变异病毒的流动传播,全球疫情或将更加严峻。面对这一人类共同的挑战,全球经济变局下的企业数字化转型速度更快,紧迫感更强。众多企业正纷纷发力构建更加坚韧的 IT 基础架构。IBM 预测,今明两年企业数字化的深度、广度与速度,将是 2020年之前的 2至 3倍。
  “现在每个人都在谈论人工智能。如 IBM CEO Arvind Krishna 所说,IBM 将把人工智能带给每个人和每家公司,就像我们曾经帮助所有行业信息化一样。这就是我们所关注的。现在,IBM 上下一心专注于混合云和人工智能战略。”
  日前,《财经》杂志总编辑王波明邀请 IBM 大中华区首席执行官包卓蓝(Alain Benichou)共同探讨了 IBM 前沿技术创新的实践价值,也为中国数字化进程带来多个重要议题的独特视角。
  王波明: 作为一个拥有百年历史的公司,IBM 本身就是一个创新和转型的典范。回首往昔,从 20世纪初制表机的发明,到 20世纪 50年代世界上第一个计算机硬盘存储,再到 20世纪 60年代语音识别解决方案 “Shoebox”,80年代引领个人电脑市场,再到 21世纪的量子计算,IBM 一直走在技术创新的前沿。IBM 创新领导力的秘诀是什么?你们将如何维持这种领导地位?
  包卓蓝:您的问题非常具有洞察力,IBM 一直在持续进行创新。可以说,创新几乎是我们基因的一部分。此外,创新也是我们的重要价值观,我们不断探索对 IBM 和全世界都至关重要的技术,这意味着我们一直在开发和拓展,始终走在创新的前沿。以量子计算为例,我们有望在 2023年交付超过 1000量子比特的处理器,这绝对是巨大的(成就)。我们刚刚公布了两纳米芯片技术的突破性创新,这将彻底改变数据中心节省能源的方式。
  所有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创新。我们也非常重视科学,我们在社会上提倡科学。我们相信科学使人团结。科学没有边界。我们认为,这个世界需要科学。我们迫切需要科学来解决人类目前面临的一些最严重的问题,尤其是流行病,还有气候变化。基于此,我们也在中国在内的全球范围进行研发。我们吸纳最优秀的人才。通过多样性、包容性、还有重视人才的文化,我们持续不断地创新。这是我们正在做的。
  王波明:那么在你们的新计划中,IBM 在 2020年决定全面发展混合云和人工智能。是什么驱使 IBM 做出这个决定的?
  包卓蓝:我们将混合云称为我们的“第四平台”。您说得很对。这是一个巨大的转变。与此同时,我们调整了战略。我们决定剥离基础架构管理服务业务,该业务将成为一家名为 Kyndryl 的新公司,这样 IBM 就能完全专注于混合云和人工智能。我们过去曾打造过类似的平台。事实上,1964年的“Big Bet”中,IBM 打造了第一个平台主机系统,顺便说一下,到今天它依然是世界上众多银行(包括大型银行)的首选平台。
  第二个平台是服务业务,它既包括即将被剥离的基础架构管理服务,也包括我们的咨询服务。第三个平台是中间件软件。这是一个非常强大的平台,为 IBM、我们的客户和股东创造了数十年的价值。我们现在完全专注于混合云和人工智能平台上。为什么呢?很明显,首先,IDC(国际数据公司)认为这(混合云)是一个价值 1万亿美元的市场机会,所以这是一个巨大的机会。
  第二,我们接触过和熟悉的所有公司,他们都告诉我们,业务上“云”、“云端”创新并非易事。他们需要一个平台,帮助他们以安全、可持续的方式,将工作负载从一个云端转移到另一个云端,从本地转移到线上。
  这是我们的想法。人工智能将融入这些过程。您还记得十年前,我们将 IBM 的 Watson 人工智能用于什么地方吗?您很了解美国,您知道“危险边缘” (Jeopardy )这个智力问答竞赛节目,对吧?这是该节目第一次迎来人机对决,Watson 作为拥有自然语言处理能力的人工智能,能识别出所有细节问题并击败最厉害的人类选手。
  现在每个人都在谈论人工智能。如 IBM CEO Arvind Krishna 所说,我们将把人工智能带给每个人和每家公司,就像我们曾经帮助所有行业信息化一样。这就是我们所关注的。现在,IBM 上下一心专注于混合云和人工智能战略。
  王波明:您能详细说明一下私有云和混合云的区别吗?
  包卓蓝:当你谈到云计算的时候,可能是公共云,比如 AWS (亚马逊云服务)或腾讯云。这些平台能提供云计算服务。你也可以将部分工作负载放在自己的私有云上。因为你不希望与任何云服务供应商共享这部分数据。所以现实是,一部分的工作负载和应用程序,可以利用某一个云服务提供商的创新优势,因为他有更好的工具、更好的带宽或更好的性能。
  突然间,你可能想用容器化的方式,将这些负载转移到另一个更适合的平台。你要怎么做?这一过程是手动且复杂的。事实上,我们担心客户会被锁定在一个特定的云中。我们支持开放的创新和开源软件。这就是 IBM 的立场,我们不希望任何人被锁定。因此,我们借助 “OpenShift” 平台,帮助客户将工作负载转移到他们认为最适合的地方。这就是我们正在努力做的。这有点复杂。但对于我们所有客户的 CTO 来说,这非常重要。这正是他们所需要的。这是一个万亿美元的机会,由于种种限制,目前只有 25% (的工作负载)在云端。还有另外 75% 需要完成(上云)。这就是我们正在努力的方向。
  王波明:好的,谢谢您。在今年的 2021 IBM think 中国论坛之前,IBM 宣布了一系列最新的创新成果和市场进入策略的进展。例如,两纳米芯片技术和新的量子计算解决方案。这些消息一直受到业界的密切关注。你能简要总结一下 2021 IBM think 中国论坛吗?
  包卓蓝:首先,我刚才提到的两纳米芯片技术是一个重要突破。它通常会为笔记本电脑提供更强大的计算能力,也适用于智能手机。它还将为世界减少能源消耗。我一直认为,借助于科学和技术的突破,我们将解决一些人类面临的严重问题。多年来,IBM 一直领跑美国专利榜。2020年一共注册了 9000多个专利,(连续 28年)位居第一。我们这么做不仅仅是为了赢得竞争,也是为了分享创新。我们的另外一项创新研究也至关重要,也就是量子计算。正如我所说,我们正在努力开发超过 1000量子比特的处理器。我们的相关软件产品 Qiskit Runtime,有望将量子工作负载的速度提高 120倍,这就是量子计算的潜力和能力。
  然后,我们将与大学、学术界以及其他行业合作,将这项创新推向世界。这就是我们发展的方式,与客户共同创造。最后一点,你提到了市场进入策略。这一点也非常重要。我们现在正转向更多的体验式销售。我们不想只谈论 IBM 的技术,我更希望你可以亲身体验技术。通过 IBM 的车库创新工作坊,我们可以直观地展示 IBM 的 Cloud Pak、AIOps 等产品,如何发挥混合云和人工智能的价值,为行业带来革新。
  我们正在将这些技术运用到中国市场。我们很幸运。为什么呢?因为我们在中国有几千名 IBM 开发人员。他们打造了我们所说的“鲁班”计划,其中已有 9个本地化的技术演示方案落地,这些方案都用了 IBM 的技术和产品,比如 Cloud Pak。任何行业客户都可以针对自身的业务情况,对 IBM 技术能为他们带来何种收益一目了然。
  王波明:我们来聊聊 IBM 与中国的关系。今年是 2021年,即IBM 成立 110周年。IBM 与中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 20世纪早期。1932年,中国第一台 IBM 机器安装在北京协和医学院。改革开放后,IBM 积极参与了中国 IT 产业的发展。那么,中国市场对 IBM 意味着什么? IBM 帮助中国企业加速数字化转型的计划是什么?
  包卓蓝:首先,我们一直对中国的市场规模印象深刻。同时中国的经济也在复苏,尽管疫情仍未结束,中国的 GDP 预计仍将增长 8%。这是世界上唯一有如此发展前景的主要经济体。第二点是,我相信 IBM 能为中国的“十四五规划”有所贡献。我们认为中国政府设定了正确的目标,特别是成为更高价值经济体的这一目标。如何通过加强技术应用和数字化业务流程来获得高价值?这需要人工智能技术注入工作流程,需要驾驭多“云”环境。这正是 IBM 的策略。我们正身处其中,我们正为中国的目标做出贡献。当然 IBM 经常被认为是一家美国公司,但波明,我一直在讲,我是法国人,我认为我们是一个全球性的公司,而不仅仅是一家美国公司。IBM 在中国是一家主要由中国员工组成的中国公司。我认为现实情况是,我们想要做的是贴近客户需求,确保客户体验 IBM 的技术,这样我们就可以加速数字化。你说的很对,消费者端的数字化,是当下的重要目标。现在是企业数字化的时候了。这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因为企业赖以生存的数据大多都留在现存 IT 系统中。
  我们需要释放数字化转型的力量,我们正在中国市场进行尝试。比如,我此前提到的“鲁班”计划,其展示方案也是基于具体行业的。在银行业,我们在企业 IT 架构方面有首屈一指的专业咨询团队,帮助银行实现向新的核心银行系统的转型。为此,IBM 和中国的一些国有银行紧密合作,也得到来自中国人民银行的肯定。
  去年 11月,我见到了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范一飞。他感谢了 IBM 为中国金融行业做出的贡献,并希望将来 IBM 能继续发挥积极作用。我认为 IBM 已经准备好抓住市场机遇,也得到了大多数客户的高度评价。
  王波明:我们谈论了美国和中国,但最近几年,中国和美国的关系面临更多的不确定性。“去全球化”和“脱钩”的声音时有出现。你如何看待全球化和中美技术合作的趋势?
  包卓蓝:我们确实听到了很多这种声音,比如关于“中美脱钩”、“去全球化”,我们也注意到供应链方面的一些变化,原因很简单,就是中国正在向价值链的上游移动。但我观察到的情况与“脱钩”恰恰相反。2020年美国对中国的出口大幅增加。我们也认为全球经济是相互紧密关联的,很难分离。
  我想告诉您我们对科技的看法。我说过,科技创新是 IBM 基因的一部分,我们认为科技没有国界。对全球的 IT 供应商而言,开源技术无处不在。而且你能分辨出是中国人贡献的,还是美国人贡献的吗?没有办法。他们都是开源社区的一份子,都为当下技术中使用的算法和其他部分做出了贡献。
  当然,我们不回避竞争。只要是在公平竞争的环境下,竞争往往利大于弊。我们认同健康的竞争环境。我们相信,协作和持续全球化是唯一的出路,IBM 在内的跨国企业将继续为此做出贡献。
  王波明:谢谢您。您在 IBM 中国工作了多久了?
  包卓蓝:超过 2年了。我来中国工作的一年后,疫情爆发了,中美之间也有一些摩擦,所以我感觉在同样的一段时间里,过去两年中我体验到了更多事情。虽然只有两年,但是感觉经历了很多。
  王波明:谢谢您,包卓蓝先生,这是一次很精彩的谈话。
  包卓蓝:谢谢您。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CTI论坛无关。CTI论坛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相关热词搜索: IBM

上一篇:减轻远程座席联络中心的安全威胁

下一篇:最后一页

专题

CTI论坛会员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