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是:  首页 > 资讯 > 文章精选 >
 首页 > 资讯 > 文章精选 >

SIP协议及新IP企业通信网络技术概论-核心SIP技术介绍-7

--关于SIP移动性及Dialog,Call-ID和tag关系说明

2021-12-07 13:18:25   作者:james.zhu    来源:Asterisk开源派   评论:0  点击:


  我们处在一个每天或者每小时,甚至于每分钟都在变化的时代。大数据,人工智能,5G,以至于XG都是推动变化的发动机。新的IP企业通信环境中,和传统的或者以前的企业通信相比,一个比较重要的变化是SIP端的变化。SIP终端从单一固定物理形态改变为可移动的多形态8终端。这个变化是革命性的变化,通过这个变化,才使得IP企业通信的用户可以实现移动办公,远程办公,包括现在的物联网IOT终端等应用场景,也实现了立体的云端IPPBX和用户终端的连接。但是,如果实现SIP移动支持的话,SIP呼叫的信令交互就因为多终端处理,它们相关的dialog,tag和事务可能会发生相应的变化。今天,笔者就SIP的移动性和SIP移动性引发的Dialog,Call-ID等方面的变化做一些讨论说明。
  此图片以及以下部分图片均来自于互联网资源
  自从2005年起, 著名的基于开源的Asterisk被Linksys WRT54G series应用到低端的企业和中小型企业的路由器中以后,紧接着在2006年,SIP协议栈被诺基亚迁移到了基于塞班操作系统的E系列诺基亚终端以后,SIP的移动性才真正开始获得认可。随着业务场景和需求的变化,网络系统的变化,现在的IPPBX或者电话系统中,SIP终端可以支持很多不同的类型,包括智能手机端APP,物理SIP话机和PC端的SIP软电话等几种不同的形态,但是,无论SIP终端以何种形态或者存在方式,同一SIP账号下的多种形态都需要注册到SIP代理服务器,通过SIP代理服务器结合定位服务来实现不同形态SIP终端的呼叫控制。
  1.SIP移动性背景说明
  关于SIP移动性讨论的分享,笔者在以前的文章中有过比较详细的描述,读者也可以参考历史文档来获得这方面的讨论:SIP系列讲座-SIP移动性的场景介绍 。此文档是针对历史文章的进一步补充,主要特别针对SIP移动场景中针对Dialog,Call-ID进行进一步阐述。
  
  通过以上图例,我们可以看到,SIP移动性主要针对SIP终端的移动性进行物理上的移动处理支持,SIP移动性支持了用户终端自由移动,通过SIP代理服务器实现对移动地址的灵活支持,用户可以使用已注册的任意一种移动终端接听电话,因此SIP移动性必须具备以下四个方面的特征:
  1. SIP通过SIP代理和转发请求方式支持用户的移动性,查询地址后转发到新的在线状态地址。
  2. SIP用户端形态可以是PC端的软电话,物理SIP话机,手机APP,IOT终端或者其他无线SIP话机。
  3. 用户必须注册其当前的地址到SIP代理服务器。
  4. 代理服务器根据其定位地址来决定最终呼叫目的地。
  2.SIP分叉呼叫中的并发呼叫和按序呼叫讨论
  在以上关于移动性的讨论中,我们注意到一个比较重要的问题。当呼叫方呼叫被呼叫方时,如果SIP代理服务器配置了不同方式的呼叫的话,被呼叫方就会因为移动端支持的不同,可能出现不同被呼叫方具体的结果。在SIP代理服务器可以支持SIP分叉并行呼叫和SIP按序呼叫两种方式。关于SIP fork的细节,读者可以参考:分叉呼叫(Fork) 具体处理流程分析,笔者这里仅重新回顾这些细节以便读者方便了解后续的讨论。这两种方式会按照SIP呼叫流程的协商形式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的呼叫流程和呼叫结果,最终会影响被呼叫方呼叫状态。
 
  在以上的并行呼叫处理中,SIP代理服务器会同时呼叫两个SIP终端用户。如果其中一个首先应答的话(SIP物理话机-鼎信SIP话机(B-1)),代理服务器然后执行呼叫方和之间的呼叫流程(180 ring),然后代理服务器会取消另外一个呼叫(B-2的PC端软电话),最后确认ACK握手,对另外一台终端执行最终ACK处理。然后再执行应答终端之间的RTP创建,并且开始双方RTP流的传输。
  SIP分叉呼叫中的按序处理方式则和并行呼叫的处理方式有所不同,按序方式中,SIP代理服务器会根据呼叫顺序依次进行呼叫。读者参考以下SIP分叉处理的按序呼叫流程示意图,如果其中一台SIP终端因为其他原因(Busy或者其他状态)不能接听了SIP的话,则返回302,然后确认302以后。代理服务器依次进行下一个SIP终端呼叫,直到其中一个SIP用户应答了呼叫,然后进行RTP流创建,双方开始语音传输。
  在分叉呼叫中,如果同一账号支持了不同SIP终端实例注册的话,在分叉呼叫中就会出现不同的连接状态。当出现问题用户,对其进行跟踪排查是一个比较困难的事情。因此,如何对这些终端进行跟踪就显得比较重要。比较幸运的是,所有的SIP终端在不同事务中都根据不同的SIP头和其他终端进行了区别。
  我们现在讨论一个在分叉呼叫中比较极端的场景,如果呼叫方A呼叫了被呼叫方B,被呼叫方B的两个终端同时应答了呼叫的话,然后一段时间后,其中一个被呼叫方终端挂断了呼叫,那么,接下来的SIP呼叫流程会如何处理呢?在进行详细说明之前,笔者首先对呼叫的两个重要概念做一点提前说明。这两个基本概念是call leg和dialog。在早期的SIP协议规范RFC2543中,call leg是定义两个UA之间的SIP信令之间的关系,在RFC3261中使用dialog替代了call leg的定义。
  • Call Leg: Another name for a dialog [31]; no longer used in this
  • specification. (RFC3261 section 8)
  因此,在后续介绍中为了避免用户的困惑,我们这里首先说明。目前,很多用户为了表达的方便,或者也有部分读者对dialog比较迷惑,容易对这些功能误用,希望读者能够引起注意。如果需要详细了解dialog的规范说明,建议读者参考RFC3261和RFC2543的规范。在以下的特殊呼叫场景中,我们可以看到,呼叫方A收到了请求的200 OK响应,一个呼叫产生了两个call legs或者dialogs。
  3.SIP分叉呼叫中dialog创建
  根据以下这个特殊的流程,如果我们取消了移动端的呼叫的话,我们看一下如何处理不同的dialog以及其后续流程的变化。
  
  在进一步讨论之前,我们首先说明一下关于SIP dialog的定义。一个SIP dialog 是通过Call-ID,From中的local/本地tag和To远端的tag组合定义的。现在让我们一步步结合这个特殊示例进行呼叫分析,说明Call-ID,本地tag,远端tag以及2以及CSeq的变化。在呼叫方发起第一个呼叫时,在以下的示例中,已经生成了Call-ID,本地的tag,但是没有生成远端的tag值。
 
  SIP代理拒绝了第一个呼叫以后,同一呼叫方另外应该呼叫发起以后,SIP INVITE中出现了稍微不同的消息内容。Call-ID相同,但是CSeq 出现了递增(递增1),并且因为这是应该新的事务,而且branch也出现了不同。
  
  现在,被呼叫方回复了200 OK以后,dialog创建就已经完成,针对此Call-ID和From tag=86aee210添加了本地的tag。
  
  到此为止,一个完整的dialog就生成了。如果是另外一个终端应答了呼叫,其处理流程基本一致,Call-ID,From tag 始终是一样的,To tag会有所不同。因此,分叉呼叫会导致多个dialog,每个dialog是完全唯一,它本身具有其独特的。dialog创建以后,SIP代理负责绑定了双方终端具体的呼叫业务关系,呼叫方和被呼叫方之间可以继续进行其他的业务操作,例如呼叫保持,呼叫保持重启,订阅等等业务控制。这些业务都会生成不同的事务,但是,这些事务都属于此dialog中。
 
  如果读者想了解更多关于dialog 和事务的详解,读者可以参考历史文章:
  再论SIP呼叫中的Call,Dialog和Transaction。通过以上流程详解,我们可以看到SIP代理是如何一步步针对SIP的移动性功能支持流程进行处理的。
  4.总结
  SIP的移动性支持是来自于网络发展的必然,也是现代企业融合通信的要求。越来越多的员工使用了移动设备,多点办公也逐渐成为常态。通过SIP移动性的支持,各种移动终端可以实现无缝呼叫连接。
  笔者首先介绍了关于SIP移动端的起源,然后介绍了SIP移动性所引起的呼叫不同类型。在SIP代理服务器端,代理服务器可能根据配置的不同,支持了并发呼叫或者按序呼叫两种形态。SIP代理服务器根据不同类型的呼叫产生了不同的dialog以及其他tag的变化。在特殊场景中,SIP的dialog根据呼叫状态也发生了变化。最后,笔者根据示例介绍了具体的tag,dialog等相关概念在SIP移动性方面的支持和变化情况,这些变化可能导致SIP移动支持中产生多个dialog。虽然,SIP移动性通过代理服务器以后,产生了多种SIP消息变化,只要读者在排查过程中重点找到相关的dialog以及绑定的tag标签,可以比较轻松获得呼叫的完整路径。
  虽然笔者在以上的讨论中列举了应该比较特殊的示例,但是足以说明SIP移动性支持中关于SIP信令的处理。读者可以根据SIPdialog做更深入学习。
  参考资料:
  • https://en.wikipedia.org/wiki/Session_Initiation_Protocol
  • www.dinstar.cn
  • www.asterisk.org.cn
  • https://datatracker.ietf.org/doc/html/rfc3261#section-8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CTI论坛无关。CTI论坛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专题

CTI论坛会员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