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专家观点 >

通信制造商如何把握电信业转轨机会?

2003-07-23 00:00:00   作者:   来源:   评论:0  点击:



  目前,业界普遍认为是电信业需求不足把通信制造商带入寒冷的冬天。据路透法兰克福消息,诺基亚执行长Jorma Ollila指出,诺基亚公司并不预期电信运营商的支出在2004年底前将会回升。他认为,在电信运营方面,未来18个月内不会有大幅投资。另据信息产业部消息,2003年我国电信业固定资产投资将继续下降,从2002年的2035亿元缩减为2000亿元。种种迹象都表明,跟以前两年相比,运营商投资支出的“裤带紧勒”确实造成了电信设备市场的需求不足。但是,我们又必须看到,当前的电信市场正在步入一个历史性的转轨期,这对于通信制造商来说无疑是发展的好机会。
  我国电信业目前正面临转轨,例如窄带向宽带过渡,传统通信网络IP化,语音业务向数据业务转型等等,这些都将为通信制造商创造巨大商机。
  通信网络在近几年得以蓬勃发展,接入网作为联结运营商业务和利润的源头,是整个通信网络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专家指出,电信业面临转轨,接入网络的发展将呈现以下几个趋势:宽带化和IP化的趋势;综合化的接入需求,以话音为主的通信体系向融合话音、数据、图像在内的多业务体系转变;接入走向无线化。电信业的转轨代替了先前的批量建设,同样能够为通信制造商带来巨大的需求。
  首先,窄带向宽带的过渡。宽带热潮席卷全球,宽带产业链条中的接入商们纷纷加入到宽带市场的竞争大潮中,如中国电信联合国际国内多家知名企业,掀起了“宽带极速之旅2003”活动,并提供“ADSL网络快车”、“LAN宽带通”和“WLAN天翼通”等宽带接入业务,大力推广“互联星空”计划。另据Strategyana Lytics公司预测,在DSL服务迅速发展的推动下,中国宽带网业务2003年底将增长654.7%,中国宽带用户将会是840万户,而到2008年将达到3670万户。如此发展迅速的用户群,对于产业链中包括通信制造商在内的任何一环,都具有极大的诱惑力。
  其次,传统通信网络IP化。网络业务的数据化趋势实质上主要是网络IP化,其主要优点包括移动性、节约成本、高效率和业务连续性。在因特网市场和业务需求的强力冲击下,网络IP化被认为是整个通信网络发展的大方向。据Avaya调查表明,2003年整个IP语音通信市场的增幅有望比2002年上升约65%。网络IP化将为通信制造商带来无限商机。
  最后,语音业务向数据业务转型。据IDC统计,在世界网络业务中,数据业务年增长率为40%,按照这样的发展速度,到2020年数据业务将取代话音业务成为电信的主营业务。但目前,我国数据业务收入才占运营商业务总收入的4.6%。因此,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等着通信制造商参与。
  可见,电信运营市场上的宽带化、IP化以及向数据业务转轨,通信设备更新换代在所难免。处于产业链重要一环的通信制造商自然不能置身事外,必须积极参与设备的更新和技术的创新,按照市场要求开发新产品,进而满足并扩大市场需求。
  是否把握住电信业转轨机遇,最终取决于通信制造商能否顺势而为。
  众所周知,通信制造商目前处境艰难。鉴于此,监管机构应该助力市场运营从而扩大市场需求,运营商多渠道拓展业务,通信制造商更应该顺势而为,加大对终端产品的研发,从而把握市场机会。
  一般而言,电信市场的运营程度影响着通信制造商能否突围。市场运营增加了,活力上来了,固网运营商才有可能在原有固网设备的基础上扩大开支购买移动网络设备,而移动运营商也会扩大支出采购固网设备,从而为通信设备制造商带来巨大的市场需求。所以,监管机构应该出台新政策助力市场运营,这就要做到发放3G牌照,启动3G,推动电信运营商的全业务经营。
  运营商要成功转轨就必须适应通信终端的发展,在对原有网络充分利用的基础上加大对终端产品的投资和研发,这就给通信终端产品带来很大的机会。这是因为,多元化电信业务的发展加快了通信终端产品的革命,而相应的终端的革命也在迅速推动电信业务的革新,而在很多情况下通信终端产品甚至可以直接刺激新业务的推出。如中国电信 “家家e”业务就是基于“家家e”话机;中国移动“GPRS”的开通也是手机等终端创新所致的。
  从自身因素来说,通信设备制造商不能再因循守旧,必须顺势而为,抓住电信业转轨对终端产品加大研发和投资的机会,进军终端市场。可见,面对电信业的转轨,如果通信制造商不加以跟进,那么“厄运”必将一直延续下去。
  通信制造商要把握电信业转轨机会并非易事。通信制造商要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应当开发市场所需产品,打造核心竞争力,融入电信产业价值链,并积极开拓海外市场。
  顺应形势,通信制造商必须把握电信业转轨机会,这就涉及到一个如何把握的问题。通过对当前电信市场的理性分析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即通信制造商必须更新观念。
  首先,深入分析市场,以市场为导向,开发出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新形势下,无论是电信运营商还是通信制造商,都必须深入市场,通过细分市场,发掘市场潜力,开发出符合市场需求并为大众所接受的新业务或新产品。这样,通信制造商需求“不足”的问题才能得以解决,并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其次,加大研发力度,积极打造核心竞争力。技术创新是一个企业得以延续的关键所在,是否继续加大研发力度,能否创造优势技术,将决定通信制造商在电信业转轨期的竞争成败。
  再次,积极融入电信产业价值链。信息时代要求电信运营商必须与设备制造商等加强合作,形成完整的产业链,这样才能在市场竞争中取得成功。所以,通信制造商要以主人翁的姿态积极入主产业链,适应运营商和最终用户的需求。例如,中国电信在2003年上半年就和中兴、华为等九家国内外电信设备厂商签署了新的一批集中采购宽带设备协议。
  最后,积极开拓海外市场,尤其是东南亚、非洲以及南美洲等一些新兴的电信市场。拓展海外发展空间是通信制造商拓宽市场和减少库存的有效途径,例如,华为于1990年开始向海外市场发展,如今建树颇丰,已经成为独联体和东欧最主要的GSM/CDMA移动通信设备供应商之一;近期,其又获俄罗斯第三大移动运营商Megafon公司的5600万美元大单。
  可见,通信制造商把握电信业转轨机会,时不我待。新观念、新策略将最终决定通信制造商在未来市场的竞争成败。因此,只要把握住机遇,我们有理由相信通信制造商能够走出寒冷的冬天。

中国通信信息(www.cci.cn.net)

相关阅读:

分享到: 收藏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