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专家观点 >

侯自强谈NGN的业务模型和发展方向

2005-03-24 00:00:00   作者:   来源:   评论:0  点击:



  这种情况下就动摇了目前NGN的基础。所以我今天讲的是探讨我们如何面对这样一个问题,原来中国移动的老总黄总到中国电信之后,做的第一件事提出了中国电信的转型问题。要从传统的电信传输运营变成综合信息的服务商。实际上就是对这个挑战的应对,我觉得与其说转型不如说变革好。实际上我们的电信业正在面临一次电信变革的需求。而面对变革的最主要问题是应对互联网的,下面我讲一下我演讲的主要内容。

  今天两个固网运营商拥有的固网和核心网,都已经意识到了,开始分离,把原来的163、169变成公共互联网,宽带业务接入,居民的ADSL或者是以太网接入全部接入163的公共互联网,与此同时在物理上分离,另外建立一个可管理的IP网。中国电信建的CN库,是IP/MPLS可管理的IP网。网通利用原来小网通CNC也在发展MPLS,可管理的IP网。前者面临的是公共大众的互联网接入,而可管理网面对的是企业、大客户、VIP,可以收钱。但是如果总今天固网运营商都在讲生存危机,ARPU值下降,退户很多,觉得危机很大。
  以中国电信为例看一下,我在中国电信年报上2004年上半年的报告,可以看最右边的,话音业务现在还占了收入了73.1%,但是国际长途费是下降的,市话如果没有下灵通也是下降的,现在是靠小灵通撑的。看一看另外一块公共互联网,收入两块,一块是宽带接入的,8.7%,另外一块是网际互联,主要业务是互联网的业务,这两个加起来我们看到占到了中国电信收入的15.3%。这一块是由谁提供的?是163提供的,就是中国互联网提供的。另一块可管理数据占2%,专线出租占2.8%,合起来占4.8%,所以我们看到VIP大客户、企业用户的贡献量差不多只占到宽带个人用户收入的三分之一,这两项加起来是20%多。比较2003一季度和2004一季度就会发现唯一增长最快的是宽带接入。
  宽带的特点是什么呢?宽带业务模型是包月,中国电信也好、中国网通也好,只有采用了100、120、80块钱包月宽带才出现这样的局面,有两千三四百万用户,如果不是包月是不可能的。但是包月这件事情就强烈地冲击了NGN的基础。如果包月的话NGN的QoS、收费都没有了,这个基础就不存在了。NGN只能在可管理的IP网上,而且它的收入贡献也是有限的,这是我们不得不面临的问题。
  大家讲今天不管运营商面临着什么样的生存的危机、威胁,我们赶快上NGN,后面我们看到上NGN能不能解决这个问题呢?可能并不能。移动始终坚持按量收费的原则,移动是最多提供套餐,还有回报率,因此移动的收入是丰厚的,所以王总如果在移动的话不会提出转型的问题,到了中国电信就非提转型的问题,不提不行了。但是我要说一句话:移动的好日子快要结束了。为什么?请看这张图,这张图是最近NEC提供的,说的中心问题是什么?日本在推动3G以后发现,宽带移动互联网接入用户上不去,收费太贵了,用户不接受,从2004年月份开始DoCoMo率先实行包月,随后KDDI也是包月的。看这张图,下面的蓝线是沃达丰的,原来是差不多的,一开始KDDI搞包月,沃达丰不搞,结果半年用户差了一百用户,沃达丰最后被迫也包月了,从去年12月开始包月了。
  所以移动一旦走向包月,流量急增、用户急增,打开局面了,但是网络吃不消了,所以要解决问题。我们要思考的问题是一旦包月,IMS的基础将受到强烈的冲击。这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问题,这是日本人提供的日本移动市场分析,他讲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日本移动快速增长靠的是I—mode,第二阶段靠的是照片邮件,第三个是包月,已经成为新的数据业务的特征。而这件事的影响是什么?大家想一个例子,如果我拿一个手机,是有3G的,可以上网,我包月了,就可以不关机了,老挂在网上,我再下载一个软件,打电话就不花钱了。一旦出现这个现象,移动面临的问题和固网面临的问题是一样的。你的优势是你把顾客捆绑了,可以收费了,这都是电信运营商的有时,但是你的模式如果是包月的时候,原来的模型就不存在了,这个威胁是非常大的。所以我们讲包月这个模型不能支持你的NGN和IMS基础。如果IMS只退守到可管理那一段,那么公共互联网那一段谁管?所以我讲的主题是NGN必须扩大它的内涵,不能只管可管理这一块,要出去把那一块管起来,那一块才是你未来业务最大的增长点。

ChinaByte(e.chinabyte.com)

相关阅读:

分享到: 收藏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