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专家观点 >

公有云新潮之我见

2014-06-23 09:41:47   作者:《网络世界》特约撰稿人 逸凡   来源:网界网   评论:0  点击:


  在经过将近两年的相对沉寂之后,“云”又回来了,公有云是这轮新潮中的热点。与以往不同的是,云的这次回归伴随着真金白银。

  “云”、特别是公有云,又强势回到了公众的视线。从技术角度来讲,小变大的“分为云”以及大变小的“合为云”的策略,虽然从长远来看有着融合的趋势,但目前的状态仍然不可相互替代。公有云服务商总是在强调利用以开源体系主导的小变大“分为云”的技术策略,来建设其云基础设施。而抛开大众的云需求不谈,对行业企业而言,这一策略在技术上到底是否准备好了?对公有云的技术架构来讲,到底什么才是美?

  两种技术策略:“分”与“合”

  与以往不同的是,云这一次回归,伴随着真金白银。如今,业界已经没有人再讨论到底什么才是“云”的话题,IaaS(基础设施即服务)、PaaS(平台即服务)、SaaS(软件即服务)已经成为公共常识,那些“水龙头”与“发电厂”的比喻早已经深入人心了。而与同样火爆的大数据不同的是,云的商业模式更加清晰,与利润之间的逻辑也更直接,虽然也有可能是负值。

  另一个大的区别是,此次最受关注的是以前被人们认为有些距离的“公有云”,而不是某张所谓云计算发展路线预测图谱上稍微靠前的私有云!现在的话题是:在未来,不但公共大众(包括小微企业)的各种IT需求要上“云”,而且行业企业的各层IT需求也要上“公有云”!

  前者显然是毫无疑问的。虽然公有云服务商们还需要在“通过武装到牙齿的精细化服务吸引并粘住大众”这条道路上走很远才行,但趋势似乎是不容质疑的。我们所要讨论的重点则是后者,即行业企业的公有云道路。

  这里我们暂且抛开安全与观念的障碍不谈,重点来看云计算的技术理念。迄今为止,实现云计算的技术策略主要分为两种:即小变大的“分为云”与大变小的“合为云”。其中,“分为云”是指,综合一大堆微小型的IT设施,基于分布式计算与存储技术,完成一项大的任务。这需要对任务或数据进行分割;“合为云”则指的是,将较大型的、集中的IT基础设施分割使用,这需要首先对分散的资源进行集约化管理。

  前者不算什么新的核心技术革新,分布式、并行技术由来已久,只不过没有目前这么容易普及而已。目前,这一领域主要以新兴的Hadoop、NoSQL以及非商业化的分布式文件管理技术等开源技术体系为主导。“合为云”方面,可能普遍被认为是以虚拟化技术为主,而实际上,在真正意义的PaaS层面,“整合分割”却是以对内存、CPU、网络、存储等各级资源的精细化管理技术为主导的,这些技术目前主要由各大传统IT厂商研发并提供。

  “分”与“合”尚未融合,什么才是美?

  从技术本质与其发展趋势来看,特别是在数据管理领域,“分与云”与“合为云”这两种技术策略有明显的相向而行的趋势。这一点从各大传统IT厂商最新的产品架构就可以看出,大多数所谓的一体机实际上是x86集群的物理架构。而其最新的关系型数据库内核中,也逐渐融入了MapReduce与Hadoop的元素。

  当然,在x86集群架构之上再一次的精细化资源管理技术(并非虚拟化技术内核的资源分割、资源Race Condition等),以及严格、完整、成熟的通用产品化战略不同于目前以开源体系主导的技术阵营的主流。当然,很多人指出(这其中包括笔者本人),在物理基础设施层面,分布式集群技术架构是大趋势;而在软基础设施层面,开源技术体系是大趋势(起码在数据管理领域是如此),摒弃产品销售为主导的商业模式,以技术服务为主体应该是各大传统IT厂商应该尽早考虑的策略。但笔者还想表达的一个观点是,通用化的产品策略与就事论事的解决方案并不应该会融为一体。

  目前的问题是,广受追捧的公有云服务商们,除了强调其云业务模式之外,在技术路线上,也坚持以“分为云”开源技术体系为主导(甚至是指全部),其策略赢得青睐与信任的依据是某个海量高负载案例的成功。从云的概念与商业目标来讲,这似乎也不是完全必须的理念。然而更重要的是,“分为云”开源技术体系从纯技术的角度来讲,能否完全应对行业企业的IT需求?或者说,在未来能够满足行业的IT需求吗?云的技术架构,到底什么才是美?

  对于这个问题,笔者不想与不能作答,因为我也不一定掌握了真正正确的答案。但起码有一点是明显的:即使分布式集群确实是未来IT物理基础设施的主流技术架构,“分与云”与“合为云”的技术策略目前尚未真正融合,两者还不能互相替代,并且各有其专有的适用场景。

  另外,笔者认为,至少有一点似乎是值得思考的:公有云的建设,特别是面向行业企业需求时,是不是可以以业务模式与商业目标作为检验是否为云的唯一标准,而对于技术策略的选择,可否考虑选择“合适就是美”的指导方针?

分享到: 收藏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