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专家观点 >

泰利特:物联网倒逼商业模式重构

2015-03-11 14:31:46   作者: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评论:0  点击:


  未来,以硬件作为基础,为客户提供一站式服务会是一种趋势。对于客户来说,并不需要什么东西都自己做,那样运行成本很高,很多公共设施完全可以共享。大家可以专注在自己更有能力的部分来做,社会分工更加优化。

  物联网是刚刚在西班牙落下帷幕的2015世界移动通信大会(MWC)的绝对热门话题。在工业4.0和万物互联的愿景之下,5G以其低时延、高速率和所能提供的巨大连接数而被各界寄予厚望。

  事实上,在5G之前,或者更进一步说,在“物联网”这个名词风靡之前,机器与机器之间的通讯或者说连接(M2M)早已存在。尽管与未来可以想象的空间相比,这个市场目前并不算大,但这并不妨碍诸如泰利特这样的先行者默默布局。

  “目前泰利特在所在细分市场上的占有率大概能到31%。”3月9日,泰利特无线通讯有限公司亚太区市场总监Kyungjun Lee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总部在意大利的泰利特是一家在英国伦敦上市的公司,主要业务集中在M2M领域。提供包括蜂窝通信模块、卫星定位模块和短距离点对点通信模块等硬件产品,以及云服务和连接等增值服务等,2014年的营收约为3亿美元。

  在2015年MWC大会上,泰利特展示了其最新的4GLTE通信模块产品。而在Kyungjun Lee看来,更能代表物联网趋向和泰利特商业模式转型的则是其m2mAIR云服务。

  基于泰利特在2013年收购的ILS公司,泰利特于去年推出了m2mAIR云服务。前者是美国的一家提供中间件解决方案的公司,其前身是IBM的一个部门。这起收购也意味着泰利特从硬件公司向应用平台和云服务迈进。

  向云平台转型

  《21世纪》:物联网是一个产业链很长的领域,M2M在其中的角色是什么?

  Kyungjun Lee:M2M通信在整个物联网里面起到管道的作用,实现从机器到机器或者是机器到人的通信。人与人之间沟通的方式叫互联网,物联网其实是管理机器的,这就需要让机器智能化。传统的机器如何智能起来?怎么样可以让它们被远程管理,可以被控制?在这样的愿景之下,机器到机器的通信就变得至关重要。

  泰利特就是这样的一家提供“一站式服务”的供应商,我们不仅提供通信的模块,还有一些卫星定位的产品和短距离通信的产品,我们当然还提供云服务,这些机器不仅仅可以管理和通信,可以互动,可以控制,我们还可以通过管理的平台帮助客户把这些数据呈现出来。

  《21世纪》:你们的通讯模块是一个标准化的产品,还是需要针对不同的行业来定制开发?

  Kyungjun Lee:很大部分是通用的,但是我们其实做了很多定制化,提供了很灵活的定制化的开发。我们绝大部分的员工是研发人员,有8个研发中心,泰利特这块的响应非常快,很灵活。

  《21世纪》:长期以来,泰利特一直是以M2M硬件提供商的面目示人,你怎么看公司在云服务上的转型?

  Kyungjun Lee:之前泰利特更多地关注在硬件模块上,收购了ILS之后,我们为用户提供从硬件到软件的一站式服务。

  云服务的价值之一是即插即用,可以极大地为用户带来便利。举一个例子,现在有家物流公司想去监测100辆或者是500辆卡车的状况。放在以前,他需要从不同的供应商那里,也许是泰利特也许是其他的竞争对手,采购一些模块。接下来,他可能需要决定和设计一个终端。同时,他还需要建立自己的服务器。除此之外,对于企业来说。他要验证这个产品和服务器的有效性、可靠性,要做大量的测试。而在云的场景之下,这些工作都不需要做,泰利特会帮你解决大部分的工作。

  目前,泰利特的云平台上已经有130多个API,可以满足M2M行业几乎所有的垂直应用,比如说监控路灯、监控卡车、监控挖掘机等等。

  这些不同的业务流程所产生的数据,会传到泰利特的云平台上。客户可以通过我们给予的用户名和密码,看到实时的状态,并对数据进行管理。

  我们的云平台是一个中间件,也就是说它并不依赖于某种硬件,数据传输可以通过GPS,也可以通过3G或者是4G,或者通过WiFi以及其他的方式。它不关心底下承载的具体物理链路。

  这个系统最早是IBM开发的,它已经跟业界主流的存储、服务和后端的网络设备有很好的对接接口,用户不需要自己开发了。

  《21世纪》:对于泰利特来说,云服务也是一项新业务,你怎么看它所带来的变化?

  Kyungjun Lee:对于客户来说,我们的云平台可以让他们快速地开发出自己的应用。我们的云服务的基础部分包括了安全、连接等,这些公共部分由我们提供之后,客户就可以将精力集中在自己的应用上,进行快速开发,加快产品上市的时间,并实现成本的降低。

  未来,以硬件作为基础,为客户提供一站式服务会是一种趋势。对于客户来说,并不需要什么东西都自己做,那样运行成本很高,很多公共设施完全可以共享。大家可以专注在自己更有能力的部分来做,社会分工更加优化。

  《21世纪》:对于你们自身的业务增长来说呢?

  Kyungjun Lee:提供云服务,对我们来讲也是非常地重要,因为这是趋势。以前我们只是卖硬件,现在我们可以把云服务也提供出来,这对公司的可持续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目前整个生态系统其实在发生变化,从硬件到软件到平台到服务,这是一个趋势,目前我们其实在顺应这样一个趋势。

  现在硬件开发越来越容易,竞争也很激烈,如果我们不转向服务和软件的话,竞争是会越来越激烈,这会很有问题。硬件基本上在一两年内就可以被复制掉,而从服务提供商的角度来看,我们收购的企业之前已经做了13年,很难被替代和拷贝。

  物联网亟待标准管理

  《21世纪》:物联网这个概念是2008年IBM提“智慧的地球”之后才逐渐火起来,但M2M是很早就存在的。在这之前和之后的M2M有什么区别?

  Kyungjun Lee:2008年之前应该讲整个物联网的市场还是在培育的阶段,比较成规模的应用只有一个,就是智能电网。再有就是一些比较简单的应用,如出租车的管理。到2008年以后,市场真正地开始做到了快速增长,各种各样不同的应用就起来了,比如汽车行业的车联网,再比如环境监控等等。

  除了市场规模的变化,还有一点非常重要的就是商业模式的变化。也就是之前提到的云服务的引入。我们提供的云服务的品牌叫M2M AIR,这项服务是由deviceWISE技术驱动的。

  以前M2M通信所收集的数据是企业自己来管理,企业需要自己来建平台,现在就可以放到云上,这是云计算发展的结果,也是一个很大的变化。

  我们的云服务在国际上已经有大量的客户和很多成功的案例,因为在我们收购之前,ILS已经是一家独立公司,从IBM剥离出来的,尤其在美国有很多的客户。当然我们这一块在中国市场,才刚刚开始。

  《21世纪》:目前大家对物联网有很多的设想,想象了很多美好的场景,但从目前的现状来看,与理想的距离是不是还比较大?

  Kyungjun Lee:目前有很多的数据是可以用2G、3G可以解决掉的,有一些数据是很小的,比如说用1K、2K来管理一个灯的开关,这个很容易。当然很多物联网的应用场景,对带宽和速度有要求,目前还跟不上。当然,现实跟理想永远有差距,我们的理想总是要比现实高那么一点点才好。同时也要看到,带宽会很快得到解决,4G在全球范围内已经在大规模地部署,包括中国也是如此。

  另外一点需要提及的是标准。目前,各种物联网的应用千奇百怪,很杂、很散,但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来进行管理,以便让大家方便地开发和部署自己的产品。未来这种情况应该会有一些改变。

  《21世纪》:最近几年中国出现了很多的模块厂商,也拿了很多的投资,阿里、小米、360都有类似的投资,你如何看这一拨创业公司的前景?是不是竞争对手?

  Kyungjun Lee:这类公司基本上是做蓝牙、Wi-Fi等近距离通信模块,而泰利特主要是基于蜂窝通信、定位和短距离产品。因此,我们跟这样的公司可以形成某种合作,我们可以充当某种网关。他们的设备如果需要一些远距离的通信功能,就需要用到我们的模块。他们的设备外面有很多的传感器,而需要把数据传到远端时,就需要用到泰利特的模块。

分享到: 收藏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