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专家观点 >

运营商做“互联网+”找准价值增值点是关键

2015-06-16 10:50:33   作者:席晓 中国联通西安研究院    来源:通信世界网   评论:0  点击: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两次敦促“提速降费”,运营商纷纷采取措施,积极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希望通过“互联网+”发掘新的“蓝海”市场,弥补“提速降费”带来的收益损失。对于运营商来说,“互联网+”如何才能有效实现自身收益的快速增值?笔者认为,运营商做“互联网+”,找准自己的价值增值点是关键。

  运营商向“互联网+”发展现状

  目前,运营商纷纷投入巨资建设云数据中心、与OTT开展各种合作,以及自己推出丰富多彩的业务应用,但这些是否已经为运营商带来了规模收益,或者未来将促使运营商受益,恐怕现在还是未知数。

  中国联通建设十大新一代云数据中心,广泛承载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化服务,目前这些数据中心的总机架数超过25万架,总带宽超过30T,具备300万台服务器的承载能力;今年5月19日,中国联通在云数据中心资源产品推介会上,全面推出全国性的数据中心资源,并与阿里巴巴、百度、腾讯、搜狐等100多家合作伙伴举行了签约仪式。

  在加大与OTT的合作力度方面,中国电信推出了“189.cn体验店中国电信OTT套餐”,在大众点评网上,价值1100元的中国电信OTT套餐仅售380元,而且还送机顶盒,老用户宽带直升8M;中国移动则不断试水互联网电视业务,2014年1月四川移动就宣布其互联网电视(OTT)业务正式运营。

  运营商做“互联网+”存在的问题

  笔者认为,运营商做“互联网+”需要解决三大问题。

  首先,运营商的“互联网+”业务应用,其业务应用的主导权完全掌控在自己手上,运营商根据自身发展推出相应的新业务应用,并按照“新业务应用—市场—最终用户”的宣传推广流程,让用户按照需求匹配运营商的新业务应用。这样做的问题在于,运营商的新业务应用功能有的并不能满足用户需求,有的虽然满足了用户需求,但其他许多功能纯属多余,运营商在开发过程中的大量工作成果被浪费掉了,很多功能甚至是做了无用功。

  其次,运营商做“互联网+”的运营模式不切合实际,对于新业务应用,最关键的不是技术,而是运营模式的创新。众所周知,“滴滴打车”的运营模式很成功,其实在微信上曾有另外一款比“滴滴打车”更早的叫车软件,但现在已经退出市场。笔者认为,“滴滴打车”能够生存下来的主要原因在于其自始至终都是服务于司机,而之前的那个软件更关注行业监管者,放弃了最终用户的需求。运营商做“互联网+”也是如此,新业务运营模式不能很好地契合当地用户的实际需求,就不会吸引大量用户使用新业务应用。运营商应通过“互联网+”更好地整合行业参与者,切不能盲目布局,找准自己的价值增值点进行运营模式的创新才是关键。

  最后,运营商做“互联网+”盲目地全盘云化,运营商在建设云数据中心时全盘采用新兴的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认为采用先进的技术建设的系统平台就一定会被用户青睐,但现实情况未必如此。例如一些银行、金融机构、政府机构等保密级别较高的客户,就不愿意将系统放到运营商的云化数据中心上,他们担心其系统数据会被泄露,也就是说新技术并没有让运营商对政府、银行这部分客户的价值得到增值。

  运营商做“互联网+”的相关建议

  首先,运营商要利用“互联网+”整合客户资源。在过去和现有的通信运营模式中,降价已成为运营商争夺和稳定用户的惟一办法。但在如今的市场经济和商品社会中,一切都变得没那么容易。在“互联网+”时代,谁能通过互联网模式,让客户在消费通信产品的同时还能产生财富,谁就将引导通信市场,并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

  也许有人说,为客户创造财富是不可能的,但在“互联网+”时代中,这绝对有可能。比如北京罗麦科技有限公司的会员客户可按照不同级别,为罗麦品质360电子商务平台推荐1~4款吃住行乐等不同产品,而通过平台交易产品所得利润的30%将会奖励给推荐会员。这就是一个三方共赢的商业运营模式,罗麦公司可以通过给会员创造价值,稳定和不断增加会员的规模;厂商不用投资一分钱,可以增加产品销售渠道,提升销量;会员可以在消费罗麦公司产品的同时,提升会员层级,向电子平台推荐更多的产品从而获利。这不正是运营商做“互联网+”应该思考和借鉴的运营模式吗?

  其次,运营商要利用“互联网+”实现定制化服务,如新锐手机品牌“青橙手机”,其推出的C2B定制手机能够提供硬件、软件、配件、外观、售后等全方位的定制服务。在外观方面,1000多种后壳可供选择;在硬件方面,可实现对ROM大小、前后摄像头像素、显示屏分辨率、内存等个性化需求;在软件方面,除了提供预装服务,还提供了个人专属APP的个性化增值服务。运营商做“互联网+”也该如此,以用户的个性化需求为发掘价值的着力点,为用户量身定制个性化服务,满足用户多变的需求。

  最后,运营商要依托“互联网+”加快传统业务转型升级,将传统业务和“互联网+”结合起来,打造新的业务产品,如中国联通“智慧沃家”应用就是基于联通固定宽带、移动网络优势,以家庭用户为目标,通过积木式自由组合,将宽带、语音、流量、短信打包整合在一起,通过“通信全家桶”一个家庭一个账户、一份账单、一人付费,实现家庭成员之间宽带、流量、语音、短信等业务的全面共享;同时“全家桶套餐”还可以实现用户自定义,用户可通过手机、电视等终端营业厅自主修改套餐内的宽带、语音、流量等。

  总之,在“互联网+”时代,运营商不能盲目自大,构建全盘云化的数据中心、引入一大堆不能实现价值增值的业务应用;运营商需要找准使自己价值增值的业务应用,依托“互联网+”迅速推进,才能掘金“互联网+”的“蓝海”市场,摆脱目前“降费提速”压力下的发展困境。

分享到: 收藏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