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专家观点 >

回归数据中心主营业务—世纪互联数据中心战略调整

2015-05-11 14:55:50   作者:   来源:中国计算机报   评论:0  点击:


  世纪互联曾经是国内最早试水云计算的企业。当年,世纪互联的全资子公司云快线是国内最早提供公有云服务的。但因种种原因,世纪互联最终停止了云快线公司业务并且退出了云计算研发领域。不过,世纪互联并没有停止对新兴业务领域的探索和开拓。因此,在面对云计算、大数据等新趋势带来的挑战时,其他厂商考虑更多的是要不要跟从,而世纪互联则要考虑是不是应该放慢脚步,不要超前得太多。

  随着业务的快速发展,世纪互联也遇到了一些棘手的问题:一方面,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许多从其他领域跨界而来的或新崛起的数据中心服务提供商对世纪互联的业务造成了一定冲击;另一方面,由于外界对世纪互联的一些误解,让世纪互联痛定思痛,一定要把业务做得纯粹、透明。2015年,世纪互联下决心回归最核心的数据中心主营业务,回归到为客户创造价值上来。世纪互联数据中心有限公司首席运营官宁琪坦言,将重心聚焦在聚焦为客户创造价值其实在很大程度是受雷军思想的影响和启发。

  退一步海阔天空

  2015年,世纪互联有一个响亮的口号——第一品牌,客户首选。宁琪知道,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要想巩固世纪互联过去多年积累起来的业界影响力和地位十分不易,而回归到为客户创造价值这一核心上来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具体来说,世纪互联就是要回到自己最擅长的机柜业务加BGP的服务器托管。以前,世纪互联的机柜业务主要面向的是互联网企业(占60%以上)、少数几个垂直行业的客户和IT公司。现在,世纪互联拥有2万个机柜的存量,而未来3~5年内,这一数量每年还会翻番,5年后将达到10万个机柜。世纪互联的目标是,5年后占据中国数据中心市场10%~15%的份额。世纪互联义无返顾地回归机柜这一主营业务,并希望不断扩大机柜的规模。“这种竞争靠的就是不断扩大规模,提高效率,降低运营成本,把尽可能多的利益让给客户。”宁琪表示。

  为了能够扩大业务规模,世纪互联做出了一系列调整。第一,改革公司架构,从过去的事业部制改为现在的区域制,形成总分的结构,把整个区域打开,用叠加的方式实现扩张。第二,关注重点客户。在总部,世纪互联设立了大客户部服务机制,针对一些大型的客户可以提供定制化的解决方案,并强调与重点客户一起成长。第三,调整和扩充产品线,促进业务增长。

  “过去,在我们的客户结构中,互联网企业是大头。但是与微软、IBM等合作,不仅提升了我们的技术和运维能力,而且也坚定了我们进入企业级市场的信心。”宁琪介绍说,“以前,我们主做IDC业务,没有涉足EDC(企业数据中心)领域。因为当时我们的一大优势是网络,而EDC客户对网络的要求并不高。现在则不同了,EDC客户对于网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2013年开始,世纪互联开始布局EDC业务,并重点攻克金融等高端客户。

  数据中心领域的进入门槛相对较低,但如果想做出规模,将业务做大做强也非易事。世纪互联对客户进行了细分,分别提供有针对性的产品和解决方案。“除了产品持续创新以外,如果想在数据中心市场上有所作为,企业还要建立一个响当当的品牌,不断提升服务质量和服务能力,可以支撑大规模运营,同时实现业务的标准化和规范化。这就要求我们踏踏实实地将主营的基础业务做好。”

  规模很重要

  这次世纪互联组织架构调整的力度非常大。三四年前,世纪互联也曾尝试过总分架构,但无疾而终。宁琪认为,究其原因,是因为没有形成对路的产品线,所以在业务上规模时比较吃力:“以前,我们可以用宽带业务的收入弥补其他业务的缺口。但是现在,我们要回归传统的数据中心业务,这是一个非常明确的战略。公司进行的组织架构调整和业务调整对公司整个业务的影响非常大,但是即使有再大的困难,也不会动摇我们的变革决心。”

  区域、大客户和产品是世纪互联的三大支柱。宁琪希望这三方面的调整可以应对未来3~5年公司规模化的成长。如今,世纪互联已基本完成了组织架构的调整,重新梳理了产品线,归纳出六大产品线,由专业的团队负责产品的开发和推广,支持区域的发展和大客户。宁琪相信,只要这样坚持做下去,未来一两年之内,世纪互联的业务将有较大的改观。

  2011年上市后,世纪互联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资本市场的牵引,没能完全按照公司最初的设想发展。所以,今年,世纪互联果断地进行了组织架构、业务和产品线的调整,目的是回归到最单纯的机柜业务这一轨道上来。

  戴尔公司私有化后,戴尔公司首席执行官迈克尔·戴尔曾经表示,他终于可以逃脱华尔街的监视,更专注于客户和研发。作为在美国上市的企业,世纪互联必须在满足华尔街对公司业务增长期许的要求,以及企业自身可持续发展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我们要快速增长,也要赢得良好的口碑。为了实现这些目标,我们已经对组织架构进行了调整,坚持走专业化的道路。”宁琪向记者表示,“我们要增加收入,赢得更多客户,最重要的是实现规模的迅速扩张。这对我们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在今后几年中,持续扩大业务规模是世纪互联首要的任务。在数据中心这个行业,没有规模就没有未来。除了扩大业务规模以外,世纪互联已经着手调整和扩充产品线,一方面利用传统的网络上的优势,巩固原有的核心业务,保证其健康发展;另一方面,建立新的产品线,为EDC业务的发展铺路。不管未来针对企业级客户提供的是私有云、公有云还是混合云服务,世纪互联都必须先拥有一个可以实现统一交付、柔性、灵活的数据中心基础架构。世纪互联与微软、IBM在公有云服务方面的成功合作已经验证了这一点。现在,世纪互联正在与合作伙伴规划数据中心3.0的发展蓝图,目标是建立一个包含三个层次的服务框架,从底层到上层分别是数据中心机房服务、网络带宽服务和运维服务。

  正处于高速发展时期的世纪互联能够停下来认真思考一下未来的发展,回归最单纯的机柜业务,重新明确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这是一个艰难的抉择,需要极大的勇气。“我们做出调整,其实也是被动的选择。”宁琪坦言,“数据中心市场上的竞争对手越来越多。有时,我们只是稍一迟疑,就被竞争对手捷足先登,在我们已经看好的一块地上建立了数据中心。我们必须有忧患意识,必须重新确立自己的核心竞争优势,开拓新的市场,再加上辛勤的耕耘,才有可能在数据中心市场上立于不败之地。只有把业务做得更单纯些,才更容易实现规模化。”

  IDC迅速上规模 EDC弯道超车

  目前,世纪互联在国内的30多个城市拥有80个数据中心。未来,世纪互联还会自建更多的数据中心。如今,世纪互联把EDC业务和服务于能源、航空、金融等高端企业级客户视为新的业务增长点。虽然涉足EDC领域只有两年时间,业务还不太成熟,但与那些不具有网络资源的EDC服务商相比,世纪互联最大的优势就是拥有覆盖全国的骨干网络、区域的光纤网络等。“今年,来自EDC的业务收入能够占总收入的10%左右,我就很满意了。”宁琪表示。

  世纪互联从以IDC业务为核心到积极开拓EDC业务,关键是专业的运维、安全等企业用户十分看重的服务要跟得上。“我们正在将EDC产品团队与原来的IDC产品团队进行分割,主要涉及的就是运维这部分内容。”宁琪介绍说,世纪互联主要通过以下两方面提升运维水平:第一,通过与微软、IBM近两年在云服务方面的合作,世纪互联培养了一支400人左右的具有专业经验和技能的团队;第二,逐步建立一套适合EDC需求的运维规则和标准,降低运维成本,提高效率。

  数据中心的“绿化”不是锦上添花的事,而是每个数据中心企业必须负起的责任和要达到的目标。在机房的选址、设计、建造,以及数据中心基础设施的部署上,世纪互联已经采用了很多节能的方法和设备,效果显着。除了可以有效降低成本以外,绿色数据中心的另一层含义是环保。在这方面,世纪互联去年底成立了能源创新实验室,近日又宣布与清华大学能源互联网创新研究院合作。世纪互联希望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去审视电力供应、节能减排,目的是更好地支持生产。“通过一系列节能措施,我们计划今年将数据中心的用电成本降低10%。”宁琪表示。

分享到: 收藏

专题